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灌区种植业一直受到灌区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作物种植比较单一,水时轮作面积逐年减少,旱作物面积逐年扩大。如果在耕作时,用地与养地不协调,在用地过程中不能恢复土地生产力,或者养地水平较低,作物产量潜力就难以发挥,也就很难确保农业生产的全面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2.
充分用地,积极养地是农业增产的中心环节。万物土中生,土地是农业生产資料,地力是农作物产量的基础。合理的用地养地,必須与气候、土壤、水利、肥料、劳畜力等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适应,做到用中有养,养中有用,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农作物能够保持大面积均衡稳定增产。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不断地发展农业生产,最近省农学会与土壤学会联合召开了一次稻区用地养地学术討論会。会上交流了“八百斤地区”稻田用地养地經驗,鑑定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养地措施,探索了今后用地养地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研究的方法。会議一致認为,合理的輪作換茬制度是用地养地的关键,而发展綠肥則是关鍵的关鍵。現将会議对稻区輪作換茬与发展綠肥問題的意見綜合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壤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恢复地力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云 《吉林农业》2011,(10):78-78
全球性土壤退化是本世纪最被低估的挑战之一,土壤也需要休息,调养与呵护。由于人t:/的压力,养地和用地的矛盾始终很尖锐。种地不养地或重用轻养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我县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結合的丰富經驗。凡是遵循这些经驗的地方,土地越种越肥,产量逐年提高,但也有部份社、队没有根据当地的水、肥和劳畜力的实际状况,过分地提高了复种指数,打乱了一些合理的輪作換茬制度,结果“事与愿违”。因此,恢复和提高土地肥力,使用地与养地正确地結合起来,是当前、也是今后值得重视的間题。为此,我們于1962年初步地总結了一下本县农民用地与养地相結合的經驗,現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谚说:“换茬如换油”,“茬口倒得顺、粮食装满屯”。通过轮换倒茬,可使根系深浅不同、吸收养分不同的作物互相搭配,达到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目的,提高种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是优质的牧草品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棉田套种紫花苜蓿可以轮作倒茬,改土肥地,同时把用地、养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是农牧结合发展农区畜牧业的需要。现将我团棉田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韩冰 《甘肃农业》2005,(3):85-86
从我省农田施用化肥以来,有机、无机肥料结合使用就逐步形成一种施肥制度。“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既是我国多年来合理用肥和地力建设的科学总结,也是我省施肥工作的方针,是解决肥料问题的长远大计、根本大计。我省使用化肥60年来,甘肃省从民国31年(1942年  相似文献   

8.
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原则。重视优质有机肥的施用,合理配施化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低于1∶1,用地养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 充分用地、积极养地,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关鍵間題,也是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課題。养地是用地的基础,用地是养地的目的。土地的用和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們之間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辯証关系。单純强調养地,过多地休閑和反对复种、間种,結果就要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往往会反过求影响养地的效果。相反的,只用不养或多用少养,必然会带来地力减退,甚至土壤盐化、碱化等現象,使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很多,而氮、磷、鉀则是土壤中較缺的三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氮素,对土壤肥力的关系最密切。氮素营养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氮在蛋白质中含量很  相似文献   

10.
广东稻、菜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分析了目前广东一些耕作制度存在过分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及对耕地资源从外在数量到内在质量的过度利用,带来粮食安全与稻田效益增长不协调、菜田用地与养地不协调两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要突破传统种植制度观念束缚、以“菜稻(一季中晚稻)菜”轮作高效耕作制(123种植模式)为主要内容推动广东稻(菜)田耕作制度改革的策略,阐述了“123种植模式”的科学与技术内涵和创新实质以及实施该耕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广东稻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目前广东一些耕作制度存在过分强调直接经济效益及对耕地资源从外在数量到内在质量的过度利用,带来粮食安全与稻田效益增长不协调、菜田用地与养地不协调两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要突破传统种植制度观念束缚、以“菜稻(一季中晚稻)菜”轮作高效耕作制(123种植模式)为主要内容推动广东稻(菜)田耕作制度改革的策略,阐述了“123种植模式”的科学与技术内涵和创新实质以及实施该耕作模式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方法培肥土壤,首先要有合理的耕作制度和一系列的养地措施,来完成土壤中各成分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比例。  相似文献   

13.
作物的轮作倒茬是合理用地养地,用养结合,保证农业增产稳收的基本措施。作物连作,不仅降低产量,而且也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广大农民极为重视作物的合理轮作倒茬,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压。“倒茬如上粪”,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区夏大豆面积大,形成了麦——豆两  相似文献   

14.
浅论秸秆还田@傅雨露¥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学校浅论秸秆还田傅雨露从宏观上来说,“秸秆还田”是“以草养田”、“以草压草”,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从微观上说,“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增加通透性;保存和固定土壤氮素,避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垦》2021,(1):54-54
2020年,皖垦种业积极探索“绿稻红花”种子产品新模式,通过“优质糯稻+紫云英”连作,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发展。基地主要对多抗、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开展技术研究、杂交选育、生产繁育、展示示范、宣传和推广工作,并根据试验制定水稻栽培的技术规程,实现良法与良种配套推广,持续扩大优质特色水稻新品种的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6.
于2018年在肇东市进行鲜食玉米施用有机肥试验,验证有机肥肥效,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改良土壤,提高产品品质,施用有机肥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各县(区)的土壤肥力正在日趋下降,已成为实现稳产高产的一个障碍因素。目前,一般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只有1%左右,有的在0.5%以下。情况是严重的。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用地与养地脱节。多年来掠夺式的经营,只顾用地,而忽视了养地,使土壤养分长期处于入不抵出的恶性循环状态。据估算,我省衣村一年用于生活燃料而烧掉的作物秸秆达一千万吨以上,约占秸秆年产量的80%。直接把秸秆做为燃料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既不经济又不科学,其热能的利用率只占10%左右,并使秸秆的有机质遭到破坏,造成营养物质的挥发损失。由于大量的作物秸秆不能还田肥土,因而使土壤与作物之间的物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农民历来就有秸秆还田的传统,从宏观上秸秆还田可以以草养田、以草压草,达到用地养地结合,培肥地力的作用。现阶段秸秆还田已成为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9.
土壤板结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耕地土壤板结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作物产量及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分析了土壤板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以期为建立耕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农业生产上越来越突出的一个存在问题,就是不少地方的农民没有坚持科学种田,生产怕麻烦,图方便,用地不养地,忽视调茬轮作,忽视有机肥,盲目加大使用化肥量,焚烧秸草、破坏耕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