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燕 《广西植保》2006,19(4):34-35
稻飞虱是钦北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主,近年来,稻飞虱发生日趋严重,而且有提前发生为害的趋势,2005年由于虫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局部大发生,发生早、面积大、数量多,为近年来所少见。通过对其局部大发生原因的分析,可为今后的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1发生特点1·1发生范围广,受害面积大2005年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为9 300hm2,同比增16·7%,比前5a的平均值增22·8%,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2·9%,同比增32·3%,比前5a的平均值增41·1%;虽经大力防治,防治面积达8 000hm2,为害损失基本…  相似文献   

2.
抓紧防治三代稻飞虱、紧防四代大暴发受到热带高压影响,我省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双季稻区收早插晚,中稻也已进入孕穗抽穗期,二代发生量大的白背飞虱因生存环境和食料条件的改变而大量北迁,仍有一部分将留在鄂北一季中稻区,我省三代稻飞虱的发生区域将北移,白背飞...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作物病虫基数、品种布局以及气侯趋势,结合病虫历年发生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四川省植保站近期预计2012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8亿亩次。其中,小麦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水稻病虫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玉米病虫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1900万亩次。以条锈病、赤霉病、麦蚜、油菜菌核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和西藏飞蝗等为主。  相似文献   

4.
谭梅清 《广西植保》2009,22(4):38-40
稻飞虱是陆川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历来第7代稻飞虱在陆川县不是主害代,但近几年来,第7代稻飞虱发生为害非常严重。由于第7代稻飞虱发生的时期正是水稻抽穗扬花和灌浆期,防治难度大,如防治不好易出现“穿顶落窝”现象,最终造成整株枯死,导致晚稻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5.
做好第4代稻飞虱防治工作是保证江汉平原中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潜江市2006年第4代稻飞虱呈现大暴发,中稻种植面积2.84万hm2,第4代稻飞虱发生率100%,因预报及时、措施得力、防治得法,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面积17.3万hm2,挽回损失11.96万t,实际损失0.94万t,其中,穿顶倒伏面积553.8hm2 ,占中稻种植面积的1.95%.分析第4代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探讨综合防治策略,为江汉平原第4代稻飞虱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6年陕西省二代粘虫偏重发生粘虫是一种暴发性害虫,在我省一般年份发生3代。第一代为害小麦,第二代为害玉米、谷子等,第三代仍在秋田为害,以二代为主要为害代,三代在局部地方造成为害。80年代中期以后,粘虫连续多年发生较轻,但1996年其发生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7.
罗世随 《广西植保》2007,20(Z1):61-63
稻飞虱是为害八步区水稻生产最主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由于2006年暖冬的影响,2007年春异地虫源迁入量大,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阴雨天气,大量外地虫源随风雨不断迁入,加之田间苗情正处于幼穗分化期,适温高湿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第3代稻飞虱的产卵繁殖,导致虫量急剧上升,无论是灯  相似文献   

8.
第四代棉铃虫将大发生7月27~28日我站召开了各地、市、足二十四个主要产棉县(市)(含棉铃虫监测站)测报会议,对第四代棉铃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据会上反映三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棉花长势、天气预报和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第四代棉铃虫全省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合浦县是稻飞虱迁飞的经过路径.县内水稻稻飞虱以第3、第5、第6代为主害代.但近年来,稻飞虱为害逐年加重,呈现出非主害代为害也严重的趋势.2008年合浦县第2代稻飞虱迁入量大,为历年罕见.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月上中旬,正当福鼎县进入早稻扦插大忙时期,许多农民发现自己的秧苗高低悬殊、早插大田又发生普遍死亡现象。每天均有大批群众带着病秧和备用晚季种子,到各乡镇农技站、种子站,有的成群结队赶到县农业局、种子公司,有的询问原因和急救办  相似文献   

11.
1991年稻飞虱主要是褐稻虱在我市严重发生,全市种植水稻47.87万亩,稻飞虱发生面积达36.9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万多亩。尤其是沿黄河引黄灌溉稻区发生危害更重。其特点是:发生迟、来势猛、危害重。预计全市减收稻谷220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蚱蝉在我区柑桔园大发生冯春钢(重庆市万县五桥区植保植检站634020蚱蝉又名黑蝉、知了,俗名蝉子、催谷雀、叽啦子,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之一。我区地处长江柑桔带,夏季多雨,7月下旬后气温持续偏高,有利于虫源基数的积累。近几年蚱蝉在我区柑桔园大发生,年...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含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是岑溪县目前发生危害最大的水稻害虫,一年发生8个世代。经19年的冬后调查说明有本地虫源,其中以白背飞虱为多。早稻秧田虫量与3月上中旬沟边若虫量有一定关联性(r=0.6730);外地虫源迁入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第三代系主害代,其若虫高峰期与早稻抽穗盛期至灌浆初期相吻合;经十多年调查资料整理筛选出预测第三代高峰期成若虫密度的相关因子:3月上中旬沟边若虫平均密度(x_1)、3月中下旬秧田成若虫平均密度(x_2)、5月份降雨量(x_5)及5月15~25日平均成若虫密度(x_6)、5月份降雨系数(x_7)等,分别建立、修订预测式:y=0.176x_1+0.222x_2+0.203x_5+2.302(级)……Ⅰ'、y=2.507+0.340x_6+0.171x_1(级)…Ⅱ'。R值和F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历史符合率为94.7%~100%。  相似文献   

14.
粘虫在华北全年发生3—4个世代,主要为害禾谷类粮食作物。在山东省:鲁西、鲁北;河北省:冀东、冀中、冀南和河南省豫北等地,主要以第三代幼虫为害谷子、玉米等作物为最严重,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威胁,这些地区常称为:“粘虫三代多发区”,在这里作好第三代粘虫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稻飞虱大发生及其原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受大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国外虫源等因素的影响,1991年水稻稻飞虱在南方大部分稻区和部分北方稻区大发生,发生范围和发生危害程度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重的1987年, 北方稻区褐飞虱暴发为害是史无前例的。据初步统计,全国稻飞虱全年发生3.14亿亩,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0月中旬在大新县晚稻田第七代稻飞虱成虫密度突然急剧增加,虫量大的稻田百丛有虫达8万多头,使防治工作措手不及,十多天时间就有许多正在抽穗灌浆的稻田出现稻株倒伏“落窝”或稻穗枯白的现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7.64万亩,占晚稻面积的47.27%,其中严重受害上万亩,绝收2025亩,造成严重减产。根据我县第六代稻飞虱的发生情况以及10月份的田间、灯诱虫量和天气变化情况分析,这批成虫系北方虫源,在南迁时遇冷暖气流峰面而随降雨迫降我县,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作短期滞留为害。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岑溪市2008~2013年水稻稻飞虱大发生世代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发现,该市稻飞虱大发生世代多集中在水稻孕穗末期至抽穗灌浆期,具有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前代虫口基数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上高县早稻稻飞虱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险峰  袁雪梅  邹金苟  黎海泉 《江西植保》2003,26(4):185-185,160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是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近十多年在江西省上高县早稻发生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而2003年大发生,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县今年早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 1 发生特点 1.1 危害面广、程度重 全县早稻稻飞虱发生面积1.07万hm2,占全县早稻面积的89.9%。全县各地早稻、各种类型田发生都较重,尤以未晒田长期浸水或长势青绿茂盛禾田块为害重。6月下旬初进入危害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穿顶”现象。部分农户因防治不力造成稻丛基部变黑发臭,叶片变黄,枯稿倒伏,损失不小。据统计,全县损失1~2成的约5500hm2,“穿顶”面积有72hm2,是自1987年…  相似文献   

19.
庐江县稻飞虱群落演变特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及田间试验,归纳了安徽省庐江县稻飞虱群落演变规律,分析了2006年褐飞虱发生特点、大发生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964年以来稻飞虱群落演变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其间相对于白背飞虱,褐飞虱种群数量分别为高、低、平、高水平,总态势近于“U”字形。当前褐飞虱发生特点主要有迁入虫源早、迁入量大,种群增量大,危害时间长,危害世代多,危害面积广。回升和暴发可能的原因包括水稻品种、作物布局和栽培措施改变,秋季气温升高,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害虫天敌下降,以及农民防治组织缺乏。防治对策强调改进虫情测报、适时早治、适当多治、选用正确药剂、改进施药方法,并建立健全基层防治组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