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6-苄基腺嘌呤(6-BA)和胆固醇配合处理水稻种子,可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冷害水稻幼苗的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及ATP含量,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6-BA和胆固醇配合施用对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和增强抗冷性的效果优于胆固醇单独处理,但比6-BA单独施用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2.
DA-6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不同浓度(1.0μg/L、5.0μg/L、10μg/L、20μg/L)的DA-6深液浸种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均可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其中10μg/L浓度的效果最好。10μg/L DA-6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使冷害水稻幼苗的存活率提高15.5%,电解质渗漏减少12.9%,膜保护酶SOD、CAT的活性分别提高37.9%和22.8%,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降低7.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15.8%、12.9%和24.5%。冷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23.5%、64.5%和28.9%。  相似文献   

3.
油菜素甾醇和抗坏血酸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素甾醇(BR)和抗坏血酸(Vc)配合施用,对提高水稻幼苗抗寒力的效果优于2者单独施用。低温冷害前后喷洒0.lmg/L BR+100mg/L Vc可有效地降低电解质渗漏率,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对冷害后幼苗恢复生长,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与发根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百俊  刘荷芬  卫秀英  杨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31-4031,4137
研究不同浓度的“高盛牌”绿叶素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1.5g/L处理效果最好,表现为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幼苗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高温胁迫下外源6-BA对甜椒幼苗生理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6-BA对不同高温处理时间下甜椒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严重抑制了甜椒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6-BA可显著缓解高温带来的伤害,促进植株生长。(2)高温处理下,甜椒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与之相比,S3处理组(高温条件下喷施10μmol/L 6-BA)分别上升了103. 3%、106. 9%和104. 2%。(3)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Yield、φ_(PSII)显著降低,NPQ显著升高,喷施6-BA后,各项指标得到缓解并趋于常温水平。(4)抗氧化酶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不同,但施加外源6-BA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另外,喷施6-BA显著降低了甜椒幼苗叶片的O_2~-·产生速率、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以上结果说明:6-BA在高温胁迫下促进了甜椒幼苗叶绿素的合成,缓解了高温导致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维持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甜椒幼苗的正常生长。6-BA在光能的吸收、转换、传递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使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6-BA增强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进而降低了O_2~-·的产生速率及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DTA-6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发芽培养试验与土培试验,研究了DTA-6(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浸种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率、发芽(出苗)指数和幼苗鲜重,调节根冠比,促进根系生长,并增加冷害水稻幼苗的S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在浸种24 h的设定下,10.20 m·L-1浓度为最佳处理水平区间.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西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以1.0、2.0、3.0、3.5 mmol/L四种浓度的SA处理三叶一心西瓜幼苗,研究SA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以增强西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1.0 mmol/L的效果为最好。经1.0 mmol/L SA处理的幼苗Pro含量、POD、CAT和ATP酶等3种保护酶的活性均比5 ℃对照有提高,MDA含量减少,并且SA可减缓低温下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增加膜透性。  相似文献   

8.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1.5、2.0、2.5、3.0、3.5 mmol/L水杨酸和蒸馏水处理一叶一心期的水稻幼苗,然后分别置于5℃和自然条件下生长,研究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下,经1.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存在"低促高抑"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油菜素内酯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油菜素内酯(BR)对水稻进行浸种处理或幼苗喷雾,可促进幼苗在低生长温度下的生长,其株高、干物重,成苗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明显增加。但幼苗在较高的生长温度下,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还发现,经BR处理的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组织的电导率下降、膜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有所提高,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也增加。这种变化与BR处理后水稻幼苗耐冷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油菜素甾醇的抗坏血酸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菜素甾醇和抗坏血酸配合施用,对提高水稻幼苗抗寒力的效果优于2者单独施用,低温冷害前后喷洒0.1mg/L BR+100mg/L Vc可有效地降低电解质渗漏率,促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对冷害后幼苗恢复生长,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强根系活力与发根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修购专项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修购专项在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化建议:一是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二是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三是完善资产入账手续,确保资产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联苯胺比色法对山楂属4个种及辽宁山楂的普通型和矮生型进行了枝、叶解剖构造,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关系的研究,获得枝条的筛管密度,筛管占韧皮部的百分率、导管密度、导管占木质部的百分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显著相关的结果。为山楂属植物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南省江永县家庭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当地家庭经营的特点是规模小和结构单一。从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和政策选择几方面对家庭经营的几个要素——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进行了分析,认为扩大规模和调整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上配套联动,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加强科技成果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主要经验与措施,阐述了促进成果产出取得的成效,从组织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实施、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优化成果培育计划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重大成果产出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冬莴苣、白尖叶和雁翎3个莴苣品种,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并用6-BA、GA3处理莴苣种子,研究莴苣的发芽规律和6-BA、GA3打破高温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明显的高温休眠现象,当温度超过25℃时开始进入休眠,超过32℃时完全休眠.6-BA、GA3打破高温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显著,6-BA+GA3混合处理效果更好.GA3处理促进莴苣茎叶伸长,6-BA促进莴笋增粗,6-BA+GA3混合处理既促进莴苣茎叶伸长,又促进莴笋增粗,莴笋粗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秸秆的几种物理加工方法做了比较,并对秸秆揉碎加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介绍.从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出发,对秸秆揉碎加工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为秸秆揉碎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氮钾水平下,适当的磷硼配施可使油菜增产二倍以上,N:P_2O_5:K_2O:硼酸为1:0.7:0.7:0.15%(喷施浓度)时增产最显著。油菜籽中磷硼含量与磷硼肥用量呈正相关,钾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适量磷硼配施的籽粒含氮量低于对照。施磷可提高籽粒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在上海首次在奶牛、仔猪和犬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及参考其他文献,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征。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了一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雌雄花及球果,种子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落叶松雌雄花,在水平枝上主要着生在第4,5,6年枝段上,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在第4年枝层以上下的各层上。落叶松球果,种子及种子萌发性状的树木个体间差异较大。某些性状的相关关系紧密,如大球果脱粒出的种大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高,高出林冠层的老龄树木空粒种子多。高海拔地段地段的林木受局部地型的生态因子影响种子发芽率低。位于树冠上部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受花粉密度垂直梯度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