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莉  张虎  孙伟亮 《农技服务》2009,26(4):17-17
对大豆施用芦荟多用途清洁剂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使用芦荟多用途清洁剂拌种、喷叶可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生长,提高结实性,减少大豆的秕荚和一粒荚,使二、三粒荚增多,并能提高粒重,增产幅度达4.8%,且提前2d成熟。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沿淮地区广泛种植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鲜豆百粒质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变异、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长与荚宽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597 3处可将41个菜用大豆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 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及单株荚数等7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7.028 1%,可以反映出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4)
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倒伏现象导致大豆机械化收割困难,严重影响大豆的收益。为防止倒伏,推广大豆花期使用化控很有必要。10%多效·甲哌鎓作为新一代的大豆生长调节剂,在促进大豆矮化、根系增多及增产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豆的种植原则是薄地宜密,肥地宜稀。大豆稀植是在选好地基础上的一项技术,以往很多地区广种博收,粗放管理,播种量大保苗多,群体过密,缺少光照,郁闭倒伏,花荚脱落,造成大豆植株底部无荚、尖部瘪荚、中间少荚现象,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榆林地区大豆品种混杂、产业发展迟缓的现状,本研究以9个大豆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适应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介于141~150 d,均可正常成熟,农艺性状等表现差异较大。综合来看,辽豆69和品豆21两个品种产量表现较为突出,分别较对照增产34.77%和26.95%,且二者裂荚性、倒伏性、抗病性和商品性状等性状均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菜用大豆粒荚性状和鲜荚产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能显著改善菜用大豆单粒荚数、多粒荚百分率、百粒鲜重和鲜荚产量.分别施用微生物肥600ml/hm2+复合肥375 kg/hm2和微生物肥1200 nd/hm2+复合肥562.5 kg/hm2时,单粒荚数较少,多粒荚百分率、百粒鲜重和鲜荚产量较高,鲜荚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0.79%和13.27%.微生物肥600 ml/hm2+复合肥375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大豆出现空荚、秕粒的原因(一)选种不当品种种植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大豆选种不当易出现籽粒不饱满、空荚的现象。(二)气候影响大豆生育期遇干旱高温、洪涝灾害都会造成空荚、秕粒。特别是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发生干旱、洪涝,大豆空荚率、倒伏率会更高。(三)营养不足大豆开花后,养分消耗增加,如果肥力供应不足,大豆盛花后容易营养不足,最终导致出现开花不结荚或空荚现象。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3)系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秋季菜用大豆品种。2008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667 m2产鲜荚641.5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平均667 m2产鲜荚514.7 kg,比对照增产0.2%,未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平均667 m2产鲜荚658.6 kg,比对照增产10.7%。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春大豆翻秋的行、株距为20cm×6.7cm,秋大豆20cm×7.4cm)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春大豆的产量,较常规种植(CK)增产22.2%~80.26%;也可以显著地提高秋大豆的产量,较CK增产9.20%~20.5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和行距的缩小,大豆株高增加,结荚部位提高,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数、粒数及粒重降低,但单位面积荚、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大豆矮秆新品种黑河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新选育的品种,为研究其良种良法大垄密高产高效综合配套集成技术模式,特设置保苗45万、55万、65万株·hm~(-2)三个密度,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大面积验证及示范展示,测定了各物候期大豆株高、结荚高度、单位面积植株鲜重、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倒伏程度、大豆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株高、结荚高度、单位面积植株鲜重、单位面积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倒伏程度加重,保苗65万株·hm~(-2)时产生严重倒伏,导致减产;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现减少趋势,但单株粒数×密度×百粒重呈增加趋势;在不产生严重倒伏情况下,大垄窄行密植有增产的趋势,高密度比低密度增产效果好,以保苗55万株·hm~(-2)为最好。黑河51在红色边疆农场保苗株数55万株·hm~(-2)大面积验证与示范展示,大垄窄行密植和生产上主推的60cm垄距30万株·hm~(-2)保苗株数垄三栽培模式对照,产量分别为2 922.16和2 430.31kg·hm~(-2),增产491.85kg·hm~(-2),增产幅度为20.24%,增收1 385.21元·hm~(-2)。  相似文献   

11.
选用4个耐荫性不同的宁夏主栽大豆品种(系),对比研究在单作和大豆间作玉米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的大豆平均有效分枝数减少,降幅为53.78%;平均株高、底荚高分别增加14.39%和6.10%;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减少39.9%、30.83%、27.53%;大豆百粒重也有下降,降幅为7.46%。不同种植方式下4个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大豆新品种(系)的选育过程中要把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作为首选对象考虑,同时降低株高和底荚高;提高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也是提高单株产量的途径之一。本试验中适合单作和间作的耐荫性大豆新品系是宁黄48,单作产量较对照增产26.99%;间作宁黄48产量最高为1 238.7 kg·hm~(-2),较对照增产4.72%。  相似文献   

12.
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试验调查,我们北林区大豆花荚脱落率平均在52.82%,而在高产攻关田,由于采取合理密植、增施肥料、及时抗旱排涝等技术措施,其花荚脱落率为43.62%,平均增产17.7%.因此,探明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花保荚,减少脱落,是提高大豆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红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9-29,56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降低结荚高度,减少秕荚数,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产量,其中以喷施磷酸二氢钾300g/667 m2,比对照增产13%,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用量多效唑对滴灌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滴灌栽培生产实际中,常因营养、生殖生长调节不当,导致田间郁闭,倒伏严重,造成大量花荚脱落而影响最终产量。本试验探讨了在大豆花荚期喷施不同量的多效唑对大豆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滴灌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泾川县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泾川县南部旱塬区进行了春播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4种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以全膜微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1 846.88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06.64%;全膜双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次之,为1 475.00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65.03%。且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集雨、保墒、通风透光效果好,有利于开花、结荚,提高了单株荚数、荚粒数,可作为泾川县旱地大豆最佳覆膜栽培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7.
密植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影响较大。(1)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干重、荚数、粒数降低,个体发育变差,倒伏加重;而群体干物重、叶面积系数、荚数、粒数及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增加趋势;(2)合丰42号密植最佳群体结构为45株/m2,盛花期和满粒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82和1.70,干物重分别为396.0g/m2和324.0g/m2,单株粒数47.1个,公顷产量为3578.3kg,较垄作对照增产18.3%。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大豆叶面喷施钛微肥可延迟大豆生育期,降低大豆的病粒率、虫食率,降低株高,增加分枝数、百粒重、株荚数、株粒数,提高了大豆产量,较对照增产11.3%。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囡囡 《农学学报》2014,4(11):41-44
为了达到良好的还田效果,应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通过秸秆还田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与普通翻地处理比较,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心土还田、秸秆焚烧处理在大豆植株株高、单株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公顷产量上均得到增加,秸秆心土还田处理的大豆单株节数、荚数、粒数和产量表现最好,与普通翻地处理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与普通翻地比较秸秆心土还田增产32.31%,秸秆覆盖还田增产22.50%,秸秆焚烧增产13.65%,由于秸秆心土还田腐熟效果最好,促进土壤肥力增加,大豆吸收的土壤养分比较充分,所以大豆的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对2003-2014年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分析,发现区试参试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不大,平均增加2.14%,每年递增不到0.2%,但最高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18%,每年递增1.5%。为了给今后陕西省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对12年来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的高产品种的产量和9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与对照对比,发现多节、多荚、多粒和高粒重性状的选择是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发现,大豆高产品种产量仅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时可以选择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