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了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乳突类圆线虫(S.Papillosus)的生活史。 (一)体外发育从粪便中分离的虫卵,在24.5~29℃和湿润条件下,大多数虫卵于4~8小时孵化幼虫(48.84%),至24小时虫卵孵化率为60~68%。孵化后,第一期杆状蚴培养16~20小时,经一次脱皮为第二期杆状蚴。培养30~50小时,虫体逐渐发展为2种类型。 1、直接发育型一部分虫体较长,运动缓慢,以后虫体增长缩细,食道显著延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2007年11月,一养殖户饲养的一条纯白色的苏格兰牧羊犬,来我处就诊.该犬为1.5岁龄母犬,一月前刚产过一胎小犬,最近发现有内寄生虫.据述:该户有4条犬同时饲养在一起,其中有1条是一月前才从外地购回.回来后就发现这条犬随粪便排出寄生虫虫体.1月后,又发现原来饲养的这条白色牧羊犬粪便中也有寄生虫虫体.经粪便虫卵检查为犬蛔虫感染,于是建议用伊维菌素驱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查从南宁市肉联厂收集的918个水牛胆囊、229个黄牛胆囊的病变和其中的虫卵与虫体,证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阳性率为57.24%,黄牛阳性率为52.8%,感染非常严重。调查发现黄牛和水牛在片形吸虫感染后肝脏和胆囊的病理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黄牛病理损伤轻,肝脏和胆囊中虫体少;水牛则肝脏和胆囊的病理损伤严重,肝脏和胆囊中虫体多。  相似文献   

4.
1发病经过我县沈某饲养1只2月龄藏獒犬,体重7·5 kg,2006年3月11日沈某发现此犬拉稀,色呈淡灰色,于是前来我站求诊。经检查犬体温正常、精神稍差,心跳、呼吸正常,用庆大、地米治疗1 d未见好转。第2天病犬粪便带少量鲜血,检查肛门处发现4条未排出的虫体。检查呕吐物也有2条虫体。经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为犬弓首蛔虫感染。2症状及诊治该藏獒犬精神稍差,开始拉淡黄色稀便,后粪便带血,并伴有未排出的虫体,呕吐,并吐出橡皮筋样虫体。体温38·7℃,呼吸30次/min。触摸腹部伴有痛苦呻吟声。食欲差,只饮少量牛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虫卵,虫…  相似文献   

5.
水犊牛蛔虫病是常见多发病,我所水牛研究室从1982年开始,用盐酸左旋咪唑片,对水牛犊进行预防驱蛔虫,经过对303头水牛犊(其中包括么拉水牛、尼里/拉维水牛、三品杂水牛和少量本地水牛)的应用,无一例发生蛔虫病。经粪便检查没有发现虫卵,也未见虫体徘出,效果是良好的。具体做法是:在水牛犊出生7—10日内,每公斤体重服7—7.5毫克盐酸左旋眯唑,一次投服,无不良反应。我所水牛研究室在1982年以前是用驱虫净(四咪唑)来预防水犊牛蛔虫病的,效果亦相当好,因此药停产,才改用盐酸左旋咪唑。对于防治水牛蛔虫病,一个单位或牧场,只要坚持用驱蛔虫有良好效果的药物预防和治疗蛔虫病,就会使蛔虫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达到在一个单位逐步消灭蛔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广西南宁地区水牛体内前后盘吸虫的种类,通过对其肝脏来源虫体进行鉴定,确定水牛感染的具体种属。本研究对南宁市某屠宰场水牛肝脏进行剖检、病理观察,并采集肝脏内寄生的前后盘吸虫进行虫卵孵育,对孵育所得的虫卵及虫体进行形态观察,对成虫虫体进行HE及苏木素染色,观察其内部的结构,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成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虫体感染的肝脏表面有出血点,且呈现淤血、化脓灶、肝脏肿大、质地偏软等肉眼可见病变。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有卵盖且内含圆形胚细胞,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对成虫染色观察可见虫体由体壁及内部生殖、消化等系统构成。体壁由皮层和肌层组成,虫体可见生殖系统、消化管和一些肌束与纤维组织,其中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生殖器官,消化管分布于整个体腔。虫体核糖体基因ITS-2扩增产物为441 bp,分析显示与GenBank中Explanatum explanatum(AB743577.1)相似性达99.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此虫体与Explanatum explanatum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属一个分支。综合剖检病理变化,虫卵特性,虫体形态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结果,确定该虫体为前后盘科的Explanatum explanatum。本研究结果为前后盘科吸虫分类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丰富该科的虫体种类,此外初步了解广西南宁地区水牛前后盘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准确防治吸虫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厘米,雌虫长20~40厘米,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1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星期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8.
鸡绦虫病     
鸡绦虫和鸡蛔虫一样,都是鸡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对养鸡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鸡绦虫种属较多,虫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主要寄生于鸡的肠子后段,接近直肠的部位。它们有下列一些特点:1.虫体扁平、分节、乳白色,可见细小横纹。虫卵藏在节片内,且越靠身体后段的节片,虫卵越成熟。虫卵成熟后的节片从虫体上脱落,这样虫卵便随粪便散布到外界。2.绦虫的头部呈球状,上有四个吸盘,有些吸盘和头部顶突长有小钩,虫子凭借这  相似文献   

9.
1990年5月12日广州动物园派出所饲养的11条警犬中,有4条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委顿,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后肢乏力,站立不稳,其中1条后肢瘫痪;排水样或带血粪便,可视粘膜苍白。血检血色素偏低,个别体温升高,多数体温正常。对淘汰警犬剖检,发现盲肠和结肠内有大量鞭子样虫体,虫体较细的一端埋入肠壁,局部有坏死溃疡或化脓性绿豆大的结节突出于肠壁,肠壁呈广泛出血性炎症,心肌颜色淡,肝呈土黄色,脾硬化稍肿大,肾肿胀且皮、髓质界限不清。粪便漂浮法集卵,镜检发现大量棕黄色腰鼓形虫卵,卵壳较厚,两端有塞。确诊为鞭虫病。用左旋咪唑按3.5mg/kg驱虫,用药2次无效,改用复方甲苯咪唑,体重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与鸡蛔虫病均是鸡寄生虫病.其中,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其特征性症状和病变主要为:血便,盲肠肿大、出血,病原学检查可见虫卵;鸡蛔虫病的症状缺乏特征性,检查粪便可发现大量鸡蛔虫虫卵,或剖检可发现小肠段有大量虫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奶牛寄生虫病及虫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我国奶牛寄生虫病现状,采用粪便检测虫卵技术,先后对甘肃、广东、上海、重庆、黑龙江、云南、四川的26个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和12个乡镇散养农户的1692头奶牛的寄生虫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粪便中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呈阳性的有1410头奶牛,即阳性率为83.3%。收集奶牛寄生虫虫体进行形态鉴定,调查结果并结合参考文献,我国奶牛寄生虫虫种共有66个,隶属26科37属。  相似文献   

12.
某奶牛场,一头60日龄的荷兰黑白花公犊发生水样性下痢而死亡。每克直肠粪便检出鞭虫卵73个,剖检发现盲肠、结肠上部粘膜充血,有许多鞭虫寄生,肠系膜淋巴结呈髓样肿胀等,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盲肠、结肠上部有散在的虫体和虫卵,粘膜变性、坏死、脱落、嗜酸性白色球浸润等,检出的虫体在形态学上酷似牛鞭虫(Trichurisdiscolor)。  相似文献   

13.
羊粪便中的寄生蠕虫卵一般难以鉴别到种 ,所以寄生虫学专家在作虫种调查时 ,一般以虫体鉴别为依据。如以粪中虫卵检查作为唯一的种、属分类依据 ,往往会发生与虫体鉴别相矛盾的结果 ,这是专门从事寄生虫形态分类和区系调查工作者们的共识。但在一些杂志上也出现过仅以检查粪中虫卵作为唯一虫种、属分类依据的调查报告 ,如果报导的寄生虫种或属与他人以虫体鉴别为依据的调查结果没有矛盾 ,则不易出现疑问 ,如果有了矛盾 ,包括出现了以虫体为依据未发现过的虫种或属 ,或某些种、属感染率相差较大 ,则必然对仅以虫卵为鉴别种、属依据的报导发生…  相似文献   

14.
猪消化道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消化道寄生虫的特点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像蚯蚓,主要寄生在猪的小肠内,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从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病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兰州市宠物犬、猫胃肠道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通过肛门直接收集,或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册沉淀法和漂浮法相结合对256只犬、57只猫进行了虫卵或虫体检查。结果显示,256只犬中有48Z犬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18.75%,主要检出犬弓首蛔虫、泡状带绦虫、犬钩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华支睾吸虫6种虫卵或/和虫体;57只猫中有14只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24.56%,主要检出犬复孔绦虫、华支睾吸虫、泡状带绦虫3种虫卵或/和虫体。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多年,接触水牛新蛔虫病较多(特别是犊牛),仅溪南、象湖两镇,1997~1998年,本人治疗58例,治愈55例,治愈率达94%以上,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 牛新蛔虫成虫主要寄生在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内,是黄白色半透明的大型线虫,雌虫在犊牛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湿度和温度下,经20~24d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母牛吞食后,幼虫在体内移行和发育,最后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再移行到胎儿小肠中寄生,待胎儿产出后10~40d时,虫体在小牛体内发育成熟并产卵;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且春秋多发。2 临床症状 感染牛轻者症…  相似文献   

17.
1990~1993年,丹寨县对畜禽寄生虫病进行区系普查,并且在长期的肉品检疫工作中,我们发现本病在我县流行普遍,情况严重。1方法用粪便漂浮法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剖解肠道采集虫体,镜检,并观察宿主临床症状和肠病理变化。2调查结果2.1虫种本病为夏伯特科(Chabertidae)食道口属(Esophagostomum)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的结肠所引起,有些种的幼虫在大肠内壁形成结节,故又称结节虫。常见于我县猪的食道口线虫有以下3种:有齿食道口线虫,虫体呈乳白色,寄生于结肠;长尾食道口线虫,虫体呈暗灰色,寄生于盲肠和结肠;短尾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结肠。2.2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学院中专部饲养场于1960年12月间发现30多头猪被毛蓬乱,瘦削,背拱超,尻夹紫,行动呆滞,皮肤皱缩无光。但食欲体温均正常。在粪便检查时,每个视野内有5—7个羌片吸虫卵。经采用敌百虫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法是:按每公斤体重用精制敌百虫0.1—0.15克,在早晨喂料前混于少量煮透精料中拌匀调和,任猪只自由采食。服药后24小时内在猪只粪便中相继发现大量鲜红色的羌片吸虫,两周后再投药一次,还有少量虫体排出,再过一周行粪便检查,没有发现虫卵。猪  相似文献   

19.
文昌鸡生态放养过程中驱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卵漂浮法、麦克马斯特氏虫卵计数法对文昌鸡生态放养期间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与粪便中虫卵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文昌鸡生态放养感染的寄生线虫主要为鸡蛔虫和几种异刺线虫。自然条件下生态放养35 d后,每克粪便中寄生虫虫卵数(eggs per gram, EPG)达到了700,呈显著增长趋势。抽样宰杀30只鸡,检出18只感染鸡蛔虫成虫,感染率为60%,平均感染强度为8条/只。因此,建议整个生态放养期间驱虫3~4次为宜,首次驱虫时间为放养后25~30 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广西水牛类圓线虫病病原体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的虫卵和各期虫体的形态。在光镜下,虫卵和各期虫体的观察和测量结果与以往各作者报道的乳突类圆线虫基本相同。电镜的形态:1、虫卵近似椭圆形,一侧有缺刻,表面光滑。2、丝状蚴体表具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为口孔,闭合时呈一裂隙。唇不明显,分左右2叶,又各分为3个小叶,中间小叶较大,背腹2个小叶较小。虫体两侧具双翼膜(double alae),从颈部开始,延续到尾端,其末端成为虫体尾叉的4个叉尖。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