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也是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襄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达80%-100%,病程短,为“一过型”,典型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主要危害是降低机体免疫力,常诱发或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近年来,虽然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制措施也有所加强,但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该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人们一直用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疫苗的方法来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 ,然而却出现越来越多的免疫失败现象。由于工作的关系 ,我们走访了河北省 2 0多个鸡场 ,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 ,结合当前该病流行特点和剖检病变 ,分析其免疫失败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现归纳如下。1 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1.1 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次不齐 ,首免时间不当因雏鸡来源于不同的种鸡场、不同日龄的种鸡群 ,大多数的种鸡场在 2 ,5 ,18,4 0周龄各免疫 1次 ,以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依据这种免疫程序 ,雏鸡初免应在 15日龄左右进行。而部分种鸡场不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抗体水平及免疫失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8-2001年间,深圳市各大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免疫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对如何更好防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免疫应答失败,增加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菌的易感性,给养禽业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8.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该病发生后主要侵害法氏囊,因此,会出现对其他疫病的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水平,使一些传染病难以进行疫苗预防和控制。对养鸡业造成较大的危害。 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幼鸡感染后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鸡10个月),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13.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不仅感染鸡死亡,而且能破坏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免疫机能降低,致使其他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并容易感染其他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4~6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60%-75%。本病除造成大批鸡死亡外,还使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损伤,发生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容易继发多种疫病,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本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对其它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现将一起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地方局部流行,造成了损失。大家都在想办法控制,但是在局部地区控制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发病日龄变宽、病变不典型、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等等现象。经过对多起病例的检测,我们总结了一些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笔者在本学院动物医院坐诊期间,对几起典型病例的诊治做一总结,以供参考。1流行特点该病多发于3周龄至开产前的小鸡,3 ̄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本病死亡率为10% ̄20%,少数高达90%;常伴有并发症,以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病为多见。2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幼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虽然有疫苗或血清可用于防疫,但由于法氏囊病毒血清型的不同。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再加上有的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不当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