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2000年间,河西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面积和居民地、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趋于减少;动态过程以未利用地向耕地和建设地转化,草地向耕地转化最为明显。主要土地利用转变类型大多与耕地有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等,使该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2.
施财 《甘肃农业》2004,20(1):47-48
河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 ,耕地充足 ,增产潜力大 ,有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但干旱少雨、降雨不均匀 ,植被稀少 ,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脆弱。要发展旱地农业 ,必须有效利用水资源 ,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高效产业。本文初步分析了河西地区旱地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张静  王文科  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21-12824,12831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的地域概况,指出其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表生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以地下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对准噶尔盆地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划分,探讨了1990、2000和2009年3个时期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时空演化过程;结合准噶尔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分析了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集中论述了以下几点:①山地生态系统中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减少,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山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②地下水位下降,溢出带北移;③湖面萎缩;④天然植被退化;⑤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展;⑥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加,盐渍化总面积在1990~2000年呈增加趋势,而在2000~2009年间基本不变,说明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盐渍化面积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乌兰察布盟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该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出其草地和林地面积,并分别采用水量平衡法、定额法求出草地和林地植被需水量为120.63亿m3,生态缺水10.83亿~11.37亿m3;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基于生态需水的林草植被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带,地形多变,生态环境脆弱,在气候急剧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该地区植被水碳通量变化复杂。为探究2000—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生态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别表征植被水、碳通量,探究气候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下2000—2020年河西走廊ET0与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植被水碳通量的主要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气候趋于暖湿,土地利用变化加速的背景下,2000—2020年ET0与NPP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平均相对湿度与日照时长分别是ET0与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ET0均值空间格局特征为“西高东低”,NPP均值为“南高北低”。气候变化加剧了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蒸散发,人类活动使得21年来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小,其对区域植被水碳通量的干预作用大,植被生产力显著增加,因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样方,调查研究了民勤荒漠生态退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区地下水位正在急剧下降,天然植被面积逐年减少,盖度正在明显下降,随着水资源退化和植被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扩大,沙漠化程度正在增强。荒漠区水资源退化引起植被退化,植被退化进而导致沙漠化过程加强。随着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和稀疏化,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植被退化加之开垦使得极重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扩大,中轻度沙化土地面积相对减少。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二是上游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实践证明,在干旱沙漠中造林,尤其是打井提取地下水造林,只能加速沙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甘肃河西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是 :涵养水源 ,防污治污 ;水利工程建设与改造结合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防沙治沙 ,保护生态环境 ;兴修水利 ,开源节流 ,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8.
对石羊河流域上游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对石羊河流域上游环境恢复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恢复和扩大植被面积,增强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生态移民和劳务输出工程,减轻人口压力;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以草定畜,科学利用草原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明武  高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57-13861
生态环境防护已成为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系统的主要功能。然而,随着大规模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首先担心不当的造林和森林经营会导致水资源减少,如流域产水量降低,水库水容量减少,从而限制区域发展;其次,天然雨水资源所能支撑的植被承载力有限致使新建森林植被随着生长出现稳定性下降、健康退化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基于此,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必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加强植被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甘肃天然草原开垦状况及诱因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开垦天然草原,已成为破坏我省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根源之一。无序化管理状况,让个人、企业和政府过度开垦天然草原。致使当地天然草原面积锐减。珍稀濒危植物逐渐减少,草原的植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草原生态严重失衡。被垦草原的植被消失,造成草原“三化”面积不断增大。开垦让整个草原植被结构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制止非法开垦,依法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为有效遏制天然草原“三化”和改善甘肃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