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风"对贵州中高海拔稻区杂交籼稻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风”对贵州中高海拔地区杂交籼稻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结实率和产量。通过分析贵州审定的杂交灿稻组合的耐寒性和中高海拔地区迟熟组合与早中熟组合的产量表现,提出了预防“秋风”的对策:选择早中熟组合和耐寒组合;适时早播,保温育秧,安全齐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提早抽穗;加强本省耐寒组合选育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风景区周边盆地属中亚热带气候,水稻安全生长季235d,积温5368℃,可一年两熟,种植晚熟高产杂交稻品种的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适时早播,调节单季稻和再生稻头季开花结实期与七八月份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避过早秋冷害,是稻作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高产配套技术有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管水、推行机械化生产和防控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3.
优质抗稻瘟杂交早籼中熟组合华优8830的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善信 《中国稻米》2002,8(5):18-18
华优8830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不育系Y华农A与恢复系883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籼中熟组合 ,丰产性较好 ,米质较优 ,高抗稻瘟病 ,于2001年12月和2002年3月先后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6年早季参加广东省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熟组区试 ,12个试点平均产量为466.9kg/667m2 ,分别比对照组合华优4480和汕优96增产0.7%和2.1% ,均不显著 ;2001年早季参加广西桂南稻区早稻中熟组区试 ,7个试点平均产量500.7kg/667m2 ,比对照品种粤…  相似文献   

4.
简信 《杂交水稻》1989,(5):24-24
当前,我国杂交水稻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是早稻。全国早稻面积有14000万亩,而1988年杂交早稻只种植.2500多万亩,约占早稻面积的17%。要迅速发展杂交早稻,关键是尽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早、中熟组合。因此,多年来突破早、中熟早稻组合是各科研单位的热门课题。近年,湖南杂交  相似文献   

5.
选用优势强、品质优的杂交组合,早季中熟搭配晚季迟熟组合,培育壮秧,控制分蘖肥用量,增大后期施肥量,超前搁田控制苗峰,在一定穗粒基础上,实现总粒数、实粒数和经济系数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汕优晚3晚季试种初报陈向阳(晋江市农技站362200)“汕优晚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用珍汕97A/晚3选配的新组合。1994年晚季晋江市引进试种60亩,表现熟期早、产量高、抗性较强、转色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平均亩产528.3kg,比当地主栽组合...  相似文献   

7.
岳4A所配组合在海南株高与早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4A、中9A、宜香A是当前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用13个恢复材料(其中有5个为迟熟类型)与其配组,杂种F1代于200B年早季在海南海口作早稻种植并对其株高和早熟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岳4A的杂种F一代明显倾早,株高也明显矮于其他2个不育系所配的组合,且杂种的株高倾向较矮的母本。用岳4A作母本,无论与早、中、迟熟的父本配组,均易获得早熟组合,而用中9A配组易获得中熟组合,用宜香A配组易获得迟熟组合。  相似文献   

8.
对1991~2003年闽西北杂交水稻组合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早季推广杂交稻面积占30%~40%,先降后升,中、晚稻以中熟杂交稻组合为主(占93%),主栽组合不占主导地位;拔尖组合比例下降,组合个数呈上升趋势,大于0.333万hm2的杂交稻组合面积大幅度减少.并对今后杂交稻育种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T优 78 89是福建农业大学遗传所用自育的T78A与早恢 89配组而成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 ,2 0 0 1年 3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龙岩市新罗区试验 ,在 1999~ 2 0 0 0年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耐肥抗倒、熟期适中、抗病性较好等特点。现将该组合的试验示范结果、种性表现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1 产量表现该组合于 1998年早季引进试验 ,1999~ 2 0 0 0年早季在新罗区的龙门考塘、曹溪董邦较大面积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 ,产量都比对照组合增产。在龙门的考塘试种 1hm2 ,平均产量 7 96t/hm2 ,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花生、玉米间作,既有利用地力、肥力、光能、空间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争地、争肥、特别是争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表现是比较普遍和一致的,只是在不同条件和情况下有所差异。同时,调节玉米的间种日期,选用耐阴的早中熟花生良种,对提高间作效果,缩小间作的影响,适时衔接下季茬口,都具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11.
特优77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用龙特甫不育系与明恢77恢复系配制而成,1998年早季通过漳州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以来,先后在云霄、龙海等地大面积种植,1998年早季漳州市推广0.67万hm2以上,龙岩市每年亦推广1300多hm2。厦门同安区也有较大面积种植,且作为早杂优组合推广。该组合在各地表现中熟、高产、稳产、较抗稻瘟病,适合闽南做早、晚稻种植。l特征特性特优77属基本营养型,做早稻栽培3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30d左右;晚稻7月中旬播种,全生育期115~118d。株型集散适中,分案力中等,叶片较挺直,株高90~95cm,每666…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迟熟杂交稻组合成为浙江省杂交稻的当家组合,对中迟熟杂交稻种子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我们在早熟组合早夏季制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县的气候特点和当地条件,于1992年开始,以Ⅱ优46等中迟熟杂交稻组合为重点,开展早夏制技术的研究。通过5a的努力,成...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晚稻威优64、威优35等早中熟杂交组合面积不断扩大,这些组合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秧田播种前空闲时间很长。怎样利用晚稻秧田播种前种植一季作物呢?1984年在我县龙凤山乡进行了豆—秧—稻复种制的试验,面积1.1亩,结果亩产大豆87.6公斤,晚稻亩平477.9公斤。  相似文献   

14.
江农早2号是江农早1号的姐妹系。由IR661×古154后代复粒稻自然串粉选育而 成。 1985年早季从江农早 1号保持系中选出11个变异单株, 1986年定型后与江农早1号A测交, 经4季加代回交,于1988年稳定。该不育系与V20A熟期期同,单株有效穗8.6个,穗平96粒,包颈 轻,柱头发达外露,异交率一般达65%,米质优良。配制的系列组合比珍汕97A和V20A所配组 合优质高严。  相似文献   

15.
广两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12月,审定通过了119个水稻新品种(见附表)。现据米质分析情况结合产量和市场需求,介绍部分品种,供各地参考。1.丰优207 广西钟山县种子公司利用丰源A与恢复系207配组而成的的感温型中熟组合。桂中地区种植,全生育期早季122天左右,晚季105天左右,株高早季100 cm左有,晚季85 cm左右,每穗总粒130粒,结实率85%,于粒重27 g。外观品质较好。田间种植表观较抗稻瘟病。2000年早季参加自治区水稻新品  相似文献   

16.
大穗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的地区,通过采用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在头季取得比主推组合增产15%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成熟期较本组合在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d,有效地获得了再生稻较高的产量。再生稻一般单产2.7t/hm2左右,高的可达单产3.0t/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收获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发展大穗组合中稻——再生稻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等特点。2009—2012年的品比试验及高产栽培示范表明,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上要适期早播、稀播,合理密植,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适时、适量施用穗肥,除晒田时段外全程采取湿润灌溉。  相似文献   

18.
何志劲 《中国稻米》2011,17(2):58-59
新丰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中熟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的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季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五乡优398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和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利用恢复系广恢398和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五乡A联合选配的早晚兼用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熟期早、米质较优、稳产性好等优点,2020、2021年先后作为晚稻、早稻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省稻作区早、晚季种植。  相似文献   

20.
培杂茂三是我们利用培矮64S与优质常规稻粳籼89杂交选育的优良变异单株 ,于1995年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2000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同年12月通过广西区品种认定 ,2001年8月通过全国审定。一、产量表现1998年早季参加广东省杂交水稻区试 ,平均产量6.6t/hm2,比汕优63减产1.60 % ,减产不显著 ;1999年早季复试 ,平均产量7.2t/hm2,比汕优63增产1.55% ,不显著。1998年晚季参加广西水稻品种中熟组区试 ,桂中4个试点 ,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