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当前养鳖方式及存在问题 鳖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相当缓慢。为了缩短养鳖周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采用温室养鳖.从幼鳖到商品鳖只需一年周期。但养鳖池都在基本不透风、不透光的房子或塑料薄膜保温棚内,养殖水加温到 30℃ 左右,用罗茨风机充气增氧。由于密度高、水温高、无光照、无通风,残饵及排泄物在水中极易腐烂变质,使水质黑臭,甚至底沙被染成黑色.鳖极易滋生各种疾病。目前采用防病措施主要是在饲料中添加各类抗菌素、因在水中易散失,利用率较低。长期使用成本高,且易产生病变,不利于生产绿色食品。其次是定期换水,一般4…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鳖、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原来腐生性的产气单胞菌转变为病原体,形成“烂甲病”。提出科学投饵,分级饲养,定期消毒,改良水质,晒甲等预防措施,病鳖在100ppm四环素或土霉素水体饲养,同时投喂呋喃唑酮药饵,剂量为每千克鳖0.2-0.5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泥鳅、田螺(以下间称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生态渔业在特种水产养殖上的一个新的发展,为了探索鳅、像增殖活饵稻田养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我们于96年利用本镇水产材30亩(2hm2)稻田进行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试验,取得明显成效。2hm2共收获商品鳖495kg,规格450g左右,水稻14310kg,总产值年25万元,平均每亩获利2483元。我们认为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可行的。现将通过实践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水、种、饵、密、早、防、管、转”八字养殖经验介绍如下。水结合农田整修,加固…  相似文献   

4.
养鳖温室水质管理技术措施养生水体中氨氮浓度低于0.02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溶氧高于6mg/L,水温维持30℃为理想的养鳖水环境。但通常这种水体无专门的净化设施是很难长久维持的,特别是在温室内养鳖,因鳖密度高、排泄物、残饵量大、换...  相似文献   

5.
庭院养鳖技术要点庭院养鳖就是利用庭院或房前屋后的空地建池养鳖,是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的好形式。庭院养鳖由于面积相对较小,饵科较易解决,可以精养细管,一般单产都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庭院养鳖的技术要点是:一、建池应选择庭院比较僻静的地方建池,鳖池一般以...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索如何在自然条件下加速甲鱼生长促进其性成熟,我们在60平方米水泥地中饲养刚孵出的体重3~5克/只的稚鳖,采用改良生态条件、合理投喂和水流刺激等方法.使稚鳖经一年饲养平均体重达到191克/只.成活率97%;其中4.1%体重达到0.5公斤以上,并已性成熟,主要做法如下。1改良生态条件水泥池经生石灰消毒后铺垫软泥沙,厚约30厘米,池中间栽种茨茹等水生植物,60%~80%水面市水葫芦等水草。水生植物吸收了水中养份,大大降低了残饵、甲鱼排泄物造成的污染。水生植物的代谢也增加了水中溶氧.促进了甲鱼的援食生长。甲鱼对水体的…  相似文献   

7.
鳖肠道出血病的防治近两年来,我县养鳖池内在3—4月份未开食前,经常有些病鳖从水中爬上岸边,行动缓慢、迟钝,抓起后放于水边能迅速爬入水中,不久又会爬上岸来。经隔离后,在2—3天必定死亡。1995年章仕华养鳖专业户所养鳖患该病的死亡率达池内总鳖的30%,...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对鳖的促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3个饵料组,即添加光合细菌(PSB)的配合饵料组、不添加PSB的同一配方饵料组、全动物性饵料组,均放养规格213~220g的鳖种,在水温30±1℃的池内,经90天的养殖对比.以添加PSB配饵组生长最快,平均每只鳖日增重4.75g,日增重率为1.47%。证明投喂添加PSB配饵对养鳖有明显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全控温封闭式温室养殖解除了鳖冬眠、缩短了鳖的养成期,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鳖病频发,一些养殖单位滥用药物,使鳖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养鳖业的效益。江苏宝应县发展了仿生态养鳖模式,主要为在温室培育稚鳖、外池养殖商品鳖的模式,一般外池鳖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养鳖塘暴发了出血性败血病,发病率70%以上。经检验,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投喂高敏药物药饵,结合水体消毒,更换斯水,鳖病很快治愈。  相似文献   

11.
1月 1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要使在上年 11月份放养的稚鳖安全越冬,必须保证塑料大棚或温室内有适宜的温度,这就要经常检查大棚和输送热水的管道有无损坏。经常更换养鳖池中的热水成本太高,不可能经常换水,因此要注意采用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在保持养鳖用水温度的同时,要注意投饵,加快稚鳖生长。  2月管理基本与 1月份相同。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注意水质变化,因为在冬季加温养殖中照常投饵,水质极易变坏,有时会变得恶臭,需随时进行换水,改良水质。  3月天气逐渐变暖,但在早晚仍较寒冷,仍需经常检查加温设施,保持水温…  相似文献   

12.
养鳖模式和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秀元  孙露 《内陆水产》2004,29(7):21-22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猛发展 ,集约化的封闭式控温养殖日趋普及 ,大大缩短了鳖的养成期 ,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 ,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 ,使得鳖病频发 ,一些单位因此滥用药物 ,不但使鳖产生抗药性 ,造成恶性循环 ,影响养鳖业的效益 ,药物残留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1] 。因此 ,有必要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鳖的抗病力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 ,树立健康养殖的新概念 ,防病于未然。本文以玉垒菌 (S3 0 )和光合细菌 (PSB)为水质改良剂 ,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有砂、无砂、半无砂 3种养殖模式的养鳖池中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集约化养鳖生产中,其水质监管相当重要,特别是温室内鳖池,放养量大,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短时间内会造成鳖池中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多及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易引发各种疾病,降低成活率,故应注重水质管理。因排污设施不科学加上其它原...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好温室新建改建地的养水是能否养好甲鱼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将去年本公司甲鱼场温室尿素养水引起甲鱼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洪问行借鉴。本公司甲鱼场上年9月初,在自孵稚鳖养殖中,由于用尿素养水.使一周龄的稚鳖突然发生死亡,死后的推鳖均有伸颈、张口、仰头等呼吸困难表现,并伴有内脏出血现象,少数稚鳖出现四肢痉挛、昏迷、抽搐等症状。综上所述,笔者初诊为中毒病,为了诊清所中之毒与其源.及时作了饲料与水质的检查、分析和比验.其结果他水中亚硝酸报含量(以氮计)在O.4omg/升以上,并对所有池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养鳖池不宜栽植荷藕养鳖户喜欢在鳖池栽植荷藕或荷藕塘放养稚鳖,这样做不利鳖的生长发育,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夏天荷藕茎叶落入池中腐烂,容易破坏水质,造成水中溶氧少而引起鳖鱼死亡。二是荷藕茎叶上有大小鳞刺,刚孵出的稚鳖比较娇嫩,其生活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受敌害...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鳖为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因其营养成分丰富,且又是珍贵的药材,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沿海及内地均有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传统的全控温封闭式温室养殖虽然解除了鳖冬眠期停止生长的弊端,缩短了鳖的养成期,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鳖病频发,一些养殖单位滥用药物,使鳖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养鳖业的效益。江苏宝应县发展的仿生态养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潘建  徐帅 《科学养鱼》1997,(7):28-28
稚鳖在温室内进行高密度加温养殖,是目前一个较普遍的快速高效的养殖项目,但由于密度大、投饵量大、鳖的排泄物和残饵积存多,加上因燃料费用的限制不能经常换水,水质极易恶化。也容易使稚鳖发病,特别是池水发黑发臭,水中硫化氢、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很高,而水中溶氧又减少,稚鳖会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缺氧发病,甚至大量死亡。这种因水质恶化而引发的鳖病症状:大量病鳖爬上休息台,反应迟钝,病鳖体表无伤,鳖体象充了气一样膨胀,手微捏腹部有气泡从口、鼻排出,排出的气体带有刺鼻的臭味。解剖病鳖时,有强烈刺…  相似文献   

19.
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黄志勤,潘婉南(福建省永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62600)近年来,养鳖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种好门路.但如何解决养鳖的饲料一直是养鳖户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养鳖户的经验进行总结,现将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鳖的选购及运输技术要点近两年来我省特种水产发展势头很猛,养鳖户日渐增多,市场种鳖紧缺,供不应求.鳖的选购及运输的好坏是养鳖生产能否取得效益的重要一环,笔者总结各地养鳖的经验,现将鳖的选购及运输技术要点综述如下:一、鳖的选购1.目测看外表。外形完整,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