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香蕉和黄熟香蕉果皮感病过程中5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品种的未后熟的青香蕉和已黄熟的香蕉为材料,测定了接种炭疽病菌5d内果皮PPO、POD、SOD、PAL和LOX活性的变化,探讨与香蕉抗病性相关的酶类。结果表明,不论接种与否,青香蕉果皮中的PPO、POD和SOD的活性明显低于黄熟香蕉,而PAL和LOX活性高于黄熟香蕉;接种对PPO、POD和LOX活性影响不大,但引起SOD和PAL活性下降。青香蕉果皮中较低的PPO、POD和SOD的活性有利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的积累而产生过敏性反应,较高的PAL和LOX活性则利于苯丙烷类代谢和脂质过氧化,有利于抗病物质的形成。PAL和LOX是香蕉抗病性形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2.
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巴西香蕉果实为材料 ,研究果实后熟过程中呼吸速率、活性氧、淀粉酶、膜脂过氧化和电导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活性氧、呼吸速率、淀粉酶活性高峰依次出现 ,并伴有膜脂过氧化及膜透性增大 ,初步证实活性氧 (尤其是O- ·2 )与香蕉果实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香蕉采后乙烯释放率和呼吸速率与后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香蕉、大蕉和粉蕉三个品种的采后乙烯释放率和呼吸速率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采后条件(20~25℃)下,乙烯释放高峰在呼吸高峰之前出现,香、大、粉蕉分别在采后第10、8、6天达到乙烯释放高峰;采后第12、11、9天出现呼吸高峰。跃变期间,果肉圆片浸出液电导率明显升高,膜透性增加,并持续到衰老后期。在可食期,香、大、粉蕉电导率值顺次为293.33、316.67、267.39μυ/cm。从跃变高峰直至跃变后期,淀粉迅速降解,蔗糖和还原糖积累;到软熟时,淀粉基本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糖。三个品种中,刚采收时,粉蕉的果肉淀粉含量>大蕉>香蕉;软熟期,粉蕉的总可溶性糖含量>大蕉>香蕉。本文对乙烯与呼吸的关系,后熟变化与品种差异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西洋梨果实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找到反映果实后熟进程的特征指标,实现西洋梨果实后熟程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三季梨’果实为试材,比较果实不同后熟时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三季梨’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亮度逐渐增加;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_v/F_m)前6 d无明显变化,后2 d迅速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淀粉指数(SI)升高,酶含量降低,后熟6 d时出现乙烯和呼吸跃变峰。果实的后熟软化伴随着果皮叶绿素含量、h°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0、F_v等指标的下降。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分别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h°值、F_m和F_v等表征果皮颜色的指标以及与淀粉含量、纤维素酶活性等软化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_0和F_v/F_m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果皮颜色h°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F_0、F_v、F_m和F_v/F_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a*、b*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西洋梨果实后熟主要是由于淀粉含量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引起果实硬度下降以及果皮叶绿素降解导致果面由绿转黄,最终完成果肉软化、果皮转黄的后熟过程。另外,以硬度下降至3 kg·cm~(-2)时作为果实最佳食用期,后熟过程中可通过果皮颜色或叶绿素荧光参数来对果实最佳食用期进行无损判断,当测定h°值低于105或L*值高于70时,或F_v/F_m低于0.7时,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  相似文献   

6.
姬菇子实体在5℃、25℃下贮藏6d,测定纤维素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其在采后衰老软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姬菇子实体在25℃贮藏5~6d,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较5℃处理的高;贮藏4d,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5℃处理的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弱,从而使25℃处理组的菇体易快速衰老软化,而5℃处理组贮藏1~5d不软化。研究表明,姬菇子实体采后贮藏保鲜与纤维素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盆栽富士苹果树(砧木为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叶片膜透性、脯氨酸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盐胁迫处理的电导率在中前期高于对照,1%盐处理中期高于对照;盐胁迫后半期0.3%NaCl处理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NaCl胁迫下,苹果体内各器官Na+含量大小的顺序是:根>新梢>主干韧皮部>叶>主干木质部,在0.1%NaCl胁迫下,新梢和叶片中的Na+没有明显变化,根、主干韧皮部和主干木质部含量明显提高,在0.3%NaCl胁迫下各器官中Na+含量明显提高,地上部叶片、主干韧皮部和新梢中Na+含量提高幅度最大。NaCl胁迫对各器官的N、P、K+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胁迫下N/Na+、P/Na+和K+/Na+比值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树体内的元素平衡受到破坏,导致树体受害。N、K+含量在叶片中含量最高,P在新梢中含量最高,N、P、K+在主干木质部中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8.
王利国  李玲  范冬雨 《园艺学报》2005,32(6):1133-1135
 研究了墨兰炭疽菌的侵染过程以及墨兰叶片中几丁质酶和β- 1,3 - 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炭疽菌接种12 h后开始产生侵染丝侵入墨兰叶片的气孔腔, 60 h之前炭疽菌菌丝在叶肉细胞的胞间隙蔓延, 从84 h开始, 炭疽菌次生菌丝侵入叶肉细胞内, 部分叶肉细胞解体。几丁质酶、β- 1,3 - 葡聚糖酶活性在接种炭疽菌后缓慢上升, 到84 h达到最大。表明炭疽菌侵入墨兰叶肉细胞的胞间隙和胞质中对几丁质酶和β- 103 - 葡聚糖酶活性高峰的出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于梨果实组织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广泛。从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到组织结构变化与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等相关性的研究,以及从单一薄壁细胞到包括石细胞在内的研究,都有广泛的开展。综述了梨果实组织结构的维护及其与梨果实品质、耐贮性方面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梨果实组织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