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根据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果、牧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良性的生态农业结构,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是开发低山丘陵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辽宁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本文从整地方式、苗木保水技术和造林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多年的造林实践和经验,提高辽宁西北部低山丘陵区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建设,是国土整治,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尽快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农牧业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奈曼旗铁匠沟为例,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利用途径及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胶东低山丘陵区林业用地土质瘠薄、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宜林程度差。通过对现有的河滩、沟谷两种速生丰产林的调查论证,表明充分利用河滩、全面开发沟谷,是胶东低山丘陵区林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在这里发展速生丰产林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川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核桃优良品种,从河北省定州市引进性状表现优良的清香核桃嫁接苗在四川省峨眉山市栽培,观测其引种表现,对生长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抗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核桃各项经济指标与原产地基本相同,该品种适宜在川南低山丘陵区域发展。作为抗旱和耐土壤贫瘠的树种,建议在川中丘陵区做中试试验。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肥力不足,用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效益差。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造林,可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河北省赞皇县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绝大部为低山、丘陵区。“七五”期间,赞皇县对丘陵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成效显著,为片麻岩干旱丘陵区林果业的开发和加速绿化探索了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1 赞皇丘陵区的特点1.1 面积大、范围广、潜力大 低山丘陵区涉及163个村,占全县的76.9%;面积109.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4%;耕地21.2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5.1%;其  相似文献   

8.
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土壤肥力不足,用一般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难度大,效果低。而采用爆破方法,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技术,无论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防护类型和不同立地条件,提出了低山丘陵区凸凹农田区窄林带小网格农田林网与带状造林相结合的防护林设计、低山丘陵区凸凹坡梁区窄林带混草带的造林设计、沟头(沟畔)灌木防蚀林与沟底杨树用材林相结合的造林设计等6种防护林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 邢台地区低山丘陵区的面积达403.5万亩,占邢台、沙河、临城、内丘四个山区县总面积的61%。低山丘陵区,由于过去的多种原因,造成这一地带长期失去了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又主要是森林破坏严重,林木太少,复盖率太低,气候干旱。据气象资料记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 ,批杷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林、示范林的调研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 ,提出了枇杷在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石灰岩、钙质页岩地区配套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因地整地、合理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抓好夏季修剪、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2.
粉葛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本文立足川东北低山丘陵区的现实情况,从郁闭度、立地土壤条件、整地方式、施基肥、栽植密度、搭架、修剪等方面开展了粉葛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低山丘陵区发展油用牡丹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油用牡丹作为我国特有的油用植物资源,在川内低山丘陵区得到迅猛发展。结合近年来的科研实践,对油用牡丹的种源地和引种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相邻类似地区引种成效与低山丘陵区的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发展油用牡丹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辽西低山丘陵区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概况辽西低山丘陵区系指朝阳市的全部及锦州、阜新两市的丘陵地区,即辽宁省林业区划中的辽西低山丘陵水土保持林区的范围,总面积5144万亩。本区由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及松岭三  相似文献   

15.
DEM在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基于多角度、新方法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DEM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反映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在低丘的治理中有着多层次的应用。笔者提出了应用DEM模型进行低山丘陵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模拟方法,划分区域作物优生区、适宜区的操作流程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的确定,并把理论应用到小流域的具体实践中,数字化地形图建立样区的DEM模型,根据DEM数据监测样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度等级分布,提取坡度>25°的耕地,为小流域进一步的退耕还林做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DEM模型能形象地表达区域的地形因子及流域特征,在低山丘陵区的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南省退耕还林各工程区的气候差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豫西黄土丘陵区等6个类型区,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主要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扎鲁特旗现有天然山杏林13.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低山丘陵区及冲洪积平原上。目前由于对山杏资源经营管理粗放,山杏核的产量、质量均有所下降。以前年产100万公斤以上,现在下降到50~100万公斤。长此下去将会使这一资源出现枯竭现象。笔者通过调查,对扎旗的天然山杏林经营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一、加强封山育林,保护好现有资源。扎鲁特旗现有天然山杏林13.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低山丘陵区及冲洪积平原上。目前由于对山杏资源经营管理粗  相似文献   

18.
在石质低山丘陵区,因地制宜地采用自制的硝酸铵炸药进行爆破后,修成水平隔坡沟状梯田,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扩大活土层厚度,提高速效磷、钾的含量,聚集拦蓄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是石质低山丘陵区建立林农复合经营体系的重要技术。在梯田上栽植果树,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前期于田面株间间作西瓜、夏红薯等作物,经济效益颇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省河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枇杷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林,示范林的调研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枇杷在我省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石灰岩,钙质页岩地区配套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因地整地,合理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抓好夏季修剪,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20.
慈竹生态环境及培育技术初步研究:(Ⅱ)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数量分类方法,进行了四川盆地慈竹栽培区划和盆东南丘陵区立地类型组划分;同时,提出了慈竹经营管理的有关措施.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可划分为4个栽培区,即盆东南丘陵区、盆北深丘区、盒地西缘区、川西平原区.其中盆地西缘区为最适宜发展区,盆东南丘陵区和川西平原区为适宜发展区,盆北深丘区为限制发展区.(2)盆东南丘陵区按地形特征可划分为8个立地类型组.(3)慈竹经营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灌溉、打蔸垫土、松土、合理采伐等.此外,文中对慈竹的适生气候条件及丰产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