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华宁县梁王井村村长陈家寿一家,几年来投工投资造林500多亩,成为华宁县有名的造林大户。图为陈家寿夫妻俩在抚育1984年营造成林的华山松幼林。  相似文献   

2.
南涧县是个山区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4%。该县为发展本地经济、搞好造林绿化,结合本地特点,积极发展人工基地造林。从1985年到1989年,5年共造人工林19449南,保存16000多亩。1989年基地造林11778亩,成活率都在85%以上,长势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治山·治县 1990年至1993年,乐业县完成人L造林24.93万亩,封山育林57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133.75万亩增至215.68万亩,增加了81.93万亩(含封山育林和新造林面积),全县荒山面积从原来的65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5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6%上升到1993年的46%。4年来全县平均每年人工造林62333亩。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如今的乐业“山山披绿  相似文献   

4.
1994年,林业部按规定对1990年度全国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枝查合格面积范围内的小班进行了复查,调查总面积为111.0万亩.结果是,全国1990年度的人工造林、更新合格面积保存率为94.6%,比1989年度的92.7%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其中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保存率分别为94.3%、97.2%,分别比1989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国营华宁县东山林场和澄江县梁王山林场,在玉溪地区林业局的倡导组织下,近十年来大力推行华山松百日苗造林,取得了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的显著效果。据核查统计,从1973年到1982年,两个国营林场已培育华山松百日苗造林30,571亩,保存面积18035亩,造林保存率高于原来用种子直播造林的1.1倍,造林成本也比用种子直播造林降低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从1980年以来,这两个场已大面积推广华山松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委、省政府对造林绿化工作十分重视,抓得很紧,于1989年作出了“5年消灭宜林荒山,10年绿化湖南大地”的决定。5年来,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全省上下,真抓实干,到1993年春为止,共造林2732万亩,使有林地面积由1988年10483万亩增加到1.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6.6%提高到42.2%,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就此专门向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7.
元阳县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林业的县。六十年代起,这个县就开始营造人工林。在1960至1985年的25年间,全县累计造林40.34万亩,保存面积只有0.344万亩,占造林面积的8.5%。1987年后,元阳县在稳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联营、联合造林;加上林业部门提供造林系列服务,使造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1987至1989年,全县累计造林3.38万亩,保存3.15万亩,占造林面积的94.88%。这个县是怎样提  相似文献   

8.
翁牛特旗1989和1983年两年造林80.9万亩,相当于建国三十年来造林总和的50%,人均年造林1亩多。其中社员个人造林43.6万亩,占54%。两年累计育苗1万亩,采集各种树木种子104万斤,搞水平沟、鱼鳞坑造林整地70万亩,种草24万亩。翁旗林业生产建设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地发展,主要是摆正了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摆正了林业与其它各业的关系。这个旗的领导同志通过学习,分析了本旗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到翁旗农牧业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长期以来旗领导对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9.
华宁县是一个地处滇中高原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县林业用地97.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9.7%,人均林业用地5.4亩。据1984年林业区划普查资料:全县有林地面积34.5万亩,森林蓄积量9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8.5%历史上华宁县的森林覆盖率较高。解放初大约为54%;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森林资源处于消大于长的状况,且资源利用多为低价值消耗。此间,尽管搞过群众性的造林运动,但因体制、投资和指导思想上的原因,造林质量较差,保存率特低,森林植被的恢复极为缓慢。据统计,从1952年至1984年的32年间,全县共造林90.4万亩,而1984年资源清查时仅保存人工林4万多亩,保存率为4.87%。近10年来,尤其是“七.五”期间,华宁林业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 ——增加投入,适当调减造林任务,提高造林质量。1987至1990年的4年间,地县共投资287  相似文献   

10.
西乡县1989年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长防林工程建设县,至1999年春,共投入资金554.4万元,投工350万个,投劳70.5万人。累计完成重点营造林面积71.73万亩,其中工程植苗造林18.37万亩、飞播造林23.84万亩,人工植播造林1.16万亩,低产林改造2.1万亩,封山育林21.61万亩,幼林抚育4.65万亩。年均造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省林业厅组织对全省1991年度人工造林,更新实绩进行了核查,12月,对宁陵、杞县、郸城县的平原绿化情况进行了复查,并向全省发出了通报。这次核查的12个市(地)、59个县(市、区)上报造林面积202.9万亩(占全省上报造林面积的84.8%)。经核查:核实面积为185.3万亩,核实率91.3%;合格面积134.7万亩,合格率66.4%。加上平原县(市、区)成片造林和世行贷款营造的速生丰产林核实面积及合格面积,全省人工造林核实率为94.7%,合格率为69.3%;“两率”均值82.0%,分别比1989年和1990年提高23.2%和10%。  相似文献   

12.
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汉中市的宁强、略阳、西乡、镇巴、南郑、勉县先后列入“长防县”。六个工程县1989~1998年造林527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278.5万亩。在重点工程造林中,人工造林81.27万亩、飞播和撒播造林86.34万亩、封  相似文献   

13.
华宁县青龙区大黑山村有49户人家,263人。这个小山村从1952年起就开始造林护林,并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林业“三定”“两山”工作中,这个村遵照广大群众的意见,没有将集体山林划分到户,而仍坚持由集体统一经营。在经营中,他们建立了三个层次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集体山林的经营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基本上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林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如今全村已有成材的华山松人工林1025亩,活立木蓄积量达4397立方米;有中幼林和新造林4629亩;户均有林100多亩,其中成材林20.9亩,户均有活立木蓄积89.7立方米。全村的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的0.2%上升到现在的60%。大黑山村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做法是: ——建立和完善造林投工和参加林木分配挂钩的生产责任制。1981年以前,大黑山村造林、护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北流县林业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发展势头较猛,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飞播造林77万亩,有效面积69万亩,成效面积24.5万亩,占35%。1986年至1989年,人工造林36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有林面积从1985年的64.8万亩增加到147.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程度从31%提高到69%,林木蓄积  相似文献   

15.
我旗近几年来林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造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期间,造林保存面积为131.9万亩。其中,1978~1980年造林91.5万亩,保存28.1万亩,保存率为30.7%;1981~1983年造林86万亩,保存37.4万亩,保存率为43.5%;1984~1985年造林79.4万亩,保存66.3万亩,保存率为83.5%。1986年是实施“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的第一年,我旗工程造林12.4万亩,合格11.4万亩,合格率为84.6%。工程造林质量之所以能逐年提高,除了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管护等措施外,主  相似文献   

16.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17.
华宁县柑桔总的特点是特早熟,无核,酸甜适度,味浓汁多等,被专家称为“柑桔中的上品”。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水果产品。1990年为支持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宣传云南产品,华宁县捐赠5吨柑桔给亚运会。1990年9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又专门购买了两吨华宁柑桔,用于当晚的国庆招待会。华宁县东南部的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盘溪、华溪、禄丰和通红甸等乡镇,由于气候干热,雨量适中,适宜于柑桔的生长。该县从1983年引种柑桔以来,到1990年已发展到16700亩,产果4000多吨。  相似文献   

18.
苏北阜宁河堤秃杉引种适应性与栽培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是原产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的杉科台湾杉属常绿高大乔木。树形挺拔,主干通直圆满,出材率高,材质优良,适应性较强,耐冰挂,抗雪压,是很理想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庭院观赏绿化树种。 为了发掘利用祖国这一宝贵资源,为本省苏北平原地区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选择新的优良树种,从1989年开始,我们参加了省林科所主持的省秃杉引种试验研究,并于1989年春从该所引进2、3年生秃杉苗3800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0亩,成活率分别达86%和80%。1990年从句容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1万株,在总渠中堆造林13亩,成活率达80%。1991年在句容县磨盘山林场引进秃杉1年生幼苗1.0万株,在板湖乡民便河中堆造林50亩。现在秃杉生长良好。据1990年11月份调查,1989年栽植的3年生苗水平均高达1.5米,优势木高2.2米,新梢0.95米,2年生苗木高达0.97米,优势木高1.3米。1990年栽植的1年生秃杉幼苗高40厘米,新梢25厘米。  相似文献   

19.
封山育林是造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实现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力争十五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决定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广西1989—2000年造林绿化规划》中,确定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方式造林7991万亩,其中要用封山育林方式完成2252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8.2%。解放后,全区封山育林累计面积4634万亩,培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用材和林  相似文献   

20.
福建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7.1%,超过台湾位居全国第一。福建从198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达1亿亩,森林蓄积量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