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由于农业连年受灾,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又降不下来,加之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水平不高,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下降,生活困难,农村经济发展极度缓慢。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三左右,如果农民不尽快富起来,那么,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干旱地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和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梅 《现代农业》2010,(11):58-59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重多,如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实现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约70%,没有农民的小康,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三农"问题最集中的体现,那么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就有8亿农民在农村,并且地区间差异也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已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我们现有现代化水平能不能维持,关系到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就此而言,解决“三农”问题须臾也不能放松。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能否增收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增加农民收人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尊重民意、创新机制、建养并重,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笔者认为,根本大计在于通过教育“搭桥”,引来科技之“水”,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69-170
农民群众是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力量,而农民群体素质之高下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进程,也会成为关系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批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群体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打造一支数量巨大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创设出更好的社会环境,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打造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这个农民占人口多数国家的首要问题。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三农“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国家政策和投入的扶持始终是外部因素,其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一、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我国有近8亿农民,4.8亿农村劳动力,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目前,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状况如何,关系到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尽快地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进城务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进城务工的农民又面临一些诸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农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迎韧而解了.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而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小康,发展集体经济是关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农村集体经济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对于繁荣农村市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有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1.发展集体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广大农民群众都过上小康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户之间在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经营能力等方面存有差异,如果不搞集体经济,有限的资源就会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势必造成大多数人的贫困,这是与建设小…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面对我国入世、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城乡二元化的基本体制矛盾进一步恶化的现实 ,“三农”问题成为我国最为关注的问题。农业是百业之母 ,是国家稳定之基 ,因此 ,实现小康社会 ,首先要发展农业 ,加速农业的现代化 ;农村是我国最基层组织 ,13亿人口中近 70 %生活在农村 ,农村面貌不改变 ,全面小康社会就难实现 ,为此 ,改变农村面貌 ,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农民是我国的重要群体 ,多年…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农村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发展好农村,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农村小康建设过程中,文化落后是其制约的关键性因素。文化落后致使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因此,要以农村文化发展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以农村全面小康促进国家小康。要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完善农村文化政策和文化设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进城务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进城务工的农民又面临一些诸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农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迎韧而解了。  相似文献   

16.
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所在,对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关键。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就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培训新型农民的必要性1.1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民的偿债能力不足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研究农民的偿债能力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明显的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改善了农民收入结构。榆社县为山西省晋中市下辖县城,在小康社会建设、旅游业繁荣发展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本文即调查了榆社县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民素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应从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和强化农民职业教育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