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谢市总工会的帮助,我一定珍惜这份新工作."贵州福泉籍农民工杨胜发来到凯里市总工会人力资源中心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杨胜发想去外省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四处碰壁.2012年8月,杨胜发慕名来到凯里市总工会人力资源中心求助,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他的工作意愿后为他提供了3个月的焊工技能培训,如今杨胜发已被杭州一家市政公司录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田林县旧州镇央白村25岁的农民张锦福,20岁就开始外出打工,仅有小学文化的他,在城里找工作四处碰壁,后在老乡的帮助下才在建筑工地找到活干,而这一干  相似文献   

3.
蔡林 《农家致富》2012,(21):56-57
孙世忠养的猪"像军训过的",一排一排规规矩矩地睡觉,一见生人立即警觉地站起来,"哼哼"叫起来,见到孙世忠一个手势,陆续地趴下,继续安静睡觉。这个孙世忠,在重庆市长寿区颇有名气。在此前,他种植"沙田柚"、四处打工、当搬运……打工时就揣着"老板梦"黑黑瘦瘦的孙世忠,今年42岁。在办公室坐下,就随手拿出一包天子  相似文献   

4.
骆忠明 《农家致富》2009,(16):13-13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天德村向权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他靠种葡萄年赚20多万元,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紧贴市场种葡萄 40多岁的向权是天德村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四处打工。1999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有了投资农业的想法。他先后到成都、武汉、浙江、河南等地考察项目.决定发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5.
《农家参谋》2013,(3):50-51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区吴圩镇,有一个叫梁建军的人,他利用4年时间,不仅建成了南宁市最大的七彩山鸡养殖场,还解决了困扰当地众多养殖户的山鸡销售问题,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带动了40多户村民致富。对七彩山鸡"一见钟情"梁建军出生在南宁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1年,19岁的梁建军开始四处打工,他先后做过服装导购、房产销售、导游等5份工作。无论是哪份工作  相似文献   

6.
18岁的许德美在广东省东莞市安加鞋厂打工.上班后不久,就感到手脚麻木无力,头晕,吃不下饭,几次晕了过去.她以为是自己身体的原因,半年后被两个老乡扶回家.她四处求医,病情却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7.
一个农家孩子,没学历、没背景,却在人才济济的北京站稳了脚,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成功的奥秘就在于用"心"打工. 他叫谭双剑,今年30岁,父母都是庄稼汉,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让弟弟、妹妹安心上学,他初中没读完就来到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8.
打工与创业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苦于没有资金和经验。2006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四处联系工作。几个月后总算找到一个货代公司上班,但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新野县有一支民间灯艺队伍,他们到各地举办灯艺活动,每人每年劳务3个月,平均收入2万多元。这只队伍有30多人,带领他们"打着灯笼"奔小康的,是来自新野县王庄镇闫庄村第五村民小组的农民闫耀林。闫耀林七八岁时便用泥巴、木料自己制作玩具,上小学到初中,学了吹拉弹唱,还学会了绘画雕刻,村里看他是个才子,初中毕业就安排他回村担任团支部书记。1990年他去广东打工,这年农历八月,阳江文化艺术展览公司董事长彭誓昌,见他是个人才,便让他带领八个有绘画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泰拳王     
他出身于普通农家,15岁还在家务农.22岁在广州打工,24岁开始,他竟在泰国连续3年获得泰拳争霸赛冠军.今天,他创造的搏舞已有十几万人跟随学习.他就是"泰拳王"彭小龙. 1976年10月,彭小龙出生在湖南省新宁县红旗村一个普通农家.幼年时,彭小龙曾经走过三天三夜去大山外看火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穷苦闭塞的山区.终于,22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来到广州打工.  相似文献   

11.
新邵县大新乡大秧村是张蔡华生长的地方.对于这个濒临资江却掩隐在崇山峻岭中的村庄,张蔡华再熟悉不过了:除了山头,还是山头.即使在季节上,也总是慢半拍,如果平地已入春回暖,山里却依然冬寒未尽.在张蔡华眼中,山区似乎没有发展的优势.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直在外打工,直到2001年的打工经历改变了他对山区的看法,他才在2002年回到村里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80年,孙杰在本乡初中毕业.18岁的他,两手空空去外地打工.最初,他在本省七台河市建筑部门当力工,曾搬过砖头、扛过水泥、贴过墙皮、上过大梁……建筑行业中什么苦活、累活、危险活都干过.  相似文献   

13.
江西崇义县扬眉镇中坑口村的小伙子叶民建养土鸡的方式很特别,他让土鸡听着音乐放养在田里或山上。叶民建从多年的打工经历中认识到:回家乡发展好的种养项目,也是一条致富路。1998年,他毅然辞工回家乡发展种养业。叶民建家地处偏远山区,那里的村民养殖的白土鸡品质好、营养丰富,很受市场青睐。叶民建决定发展土鸡养殖。为了养好鸡,他买来各种有关养鸡的书籍。为弄懂养鸡的技巧,他四处打听,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土鸡素喜放养,爱吃糠、青饲料和虫类,叶民建就在自家的山上、稻田里养起土鸡。为使这些喜欢到处乱跑的鸡听话,叶民…  相似文献   

14.
大凡农民进城打工都是为了挣钱,而河南省内黄县豆公乡仁厚屯村青年农民张学印打工是为了学技术,并把学到的技术传给街坊邻居,带动全村20多户农民致富. 今年35岁的青年农民张学印于1998年去郑州打工.打工期间,他学了一门养旱鸭技术.回家后,就一心养起了旱鸭.这种名叫樱桃谷的旱鸭,生命力强,饲养简单,整个生长期只需45天,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眼下,他生产出的白条鸭肉远销南京、汕头、厦门等地,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在张学印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发展养鸭户20多户.养鸭户董书生说:"在学印的帮助下,我们二十几户养鸭户效益都不错.一只鸭从饲养到宰杀,只需45天,一只净赚3元钱,我一次能养3窝,一窝是1000只,也就是每45天就能赚9000元,比出外打工强多了.” 如今,仁厚屯村已成为养殖专业村,该村不仅养旱鸭,而且还养猪、内鸽、肉兔等. 点评:得人鱼不如得人渔.  相似文献   

15.
单国友 《新农村》2009,(8):41-41
为了多赚钱,改善家庭生活,三年前,他随施工队到无锡打工. 他起早贪黑,粗的重的脏的苦的抢着干,他太需要挣钱了.因为心爱的她身材弱小,在农村里没有力气赚不到钱.而且,他和她的女儿已经上学了.  相似文献   

16.
为还债外出打工   31岁的周勇,给记者的感觉是憨厚和真诚.他在向记者讲述时,不仅带来了他的营业执照,而且也带来了他户籍所在地的身份证,证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相似文献   

17.
外出打工,是许多农民赚钱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广东打工的湖南省祁阳县羊角塘镇农民张文仲却突然回到家中,种起红薯来.村里人大惑不解,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的人还笑话他.阴历九月刚过,张文仲开始挖薯了,并在自己家中开设了红薯加工作坊,他按照湘南民间流传的方法,将那些红心薯、鸡蛋黄薯制成了湘南传统民间食品--薯粑粑.这种食品晒干后,入口柔韧香甜,颊齿留香.如果用茶油烹炸,则是待客送礼之上品,吃起来香脆可口.  相似文献   

18.
王肖 《当代农业》2009,(3):23-23
打工为挣钱,天经地义。可江西省上饶县有个叫林远泉的农民,到福建漳州百花村无偿打工,目的却是学习技术,百花村是全国有名的花卉苗木生产地,他在这里一边起早贪黑地干活,一边眼明手快地学习育苗、管理、嫁接等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培育苗木花卉的行家里手。为了掌握苗木销售的行情,他又继续打工,在上饶市替人推销苗术。  相似文献   

19.
龙山县召市镇川洞村农民李天双是个淳朴的土家汉子.3年前,他妻子一场大病后,家中一贫如洗.李天双曾到广州打工,却没赚到钱.召市镇驻村干部知道这一情况后,不仅从思想上开导他,还时常从经济上资助他,帮他购买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20.
廖焕芙是江西兴国县古龙岗镇黄塘村农民,今年40岁,曾外出四处打工谋求生计,但多年在外奔波,始终没赚到几个钱。于是,他决心在家乡干点事。1997年春,他主动找到村委会干部要求承包村集体1994年开发的50亩果树基地。此时,这个基地里的果树因多年没人管护,已经是杂草丛生,原来种的果树死的死,残的残,活着的多数也是“小老树”。村干部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担心廖焕芙管不了这个基地。但廖焕芙认定了这里能干出一点名堂来。村干部看到他决心如此之大,就与廖焕芙签订了50年的果树基地管理承包合同。签订合同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