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黄矮病以晚熟冬麦和春麦区发生流行危害最重,新发生红穗症状,小麦品种抗病性持久,具有慢黄矮病和发病的康复现象;介体禾谷缢蚜传播能力提高,赶上和超过了优势介体麦二岔蚜;发病与湿度关系密切;近年明显感染玉米和开始感染水稻。  相似文献   

2.
经介体蚜虫传毒和植株病毒含量测试,中5,中4和多年生1号对小麦黄矮病(BYDV)表现高度抗病,系首次鉴出的小麦黄矮病抗源材料。对主要病毒株系组成GPY和DAV株系均抵抗,属于成株期抗病性,并且兼抗小麦黄叶病(WYLV)。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春小麦黄矮病抗源观察鉴定,筛选出高抗黄矮病,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强的新品系8份,这些材料比当地同类型对照种“晋春9号”增产11.0%~23.4%,利用抗源材料与当好适应性强,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进行杂交,选出一批优异单株进入株系菌进行继续选择。  相似文献   

4.
陕西小麦黄矮病演变与厄尔尼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资料分析,陕西小麦黄矮病历年发生和流行周期为2 ̄7a,这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复出周期有吻合趋势,即厄尔尼诺年的翌年是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年。以蒲城县为例,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中,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月降水量减少而月均气温增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前述气候现象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不仅影响当年,还可延续至次年,往往造成秋、冬、春连早,为小麦黄矮病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调查与分析,探索了小麦黄矮病的发生程度与产量的关系,确定了其发病程度与分级标准,研究出了小麦黄矮病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6.
<正> 1995年小麦黄矮病在平山县普遍发生,特别是地西部山区暴发成实,造成较大损失。 一、为害 小麦黄矮病1989年在平山县严重发生,但近几年发生很轻,1995年在全县不同生态类型区麦田普遍发生,西部山区暴发成灾,重发区的发病面积达2500亩,占播种面积的83.3%。 发病症状:小麦越冬、返青期生长健壮,无异常现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一次肥水后,病株基部叶片发黄,特别是4月下旬小麦孕穗期,病情突发,植株显著矮缩,叶片黄化,严重影响抽穗,即使抽穗也是蝇头小穗,而且株高是正常株高的1/3,分蘖节上部大部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耐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4年田间人工鉴定1173份小麦品种(系)材料,对小麦黄矮病的反应有不同程度差异。症状表现高抗的是中4,中5,忻4079,Y90136—4,Y90781—14等;表现抗病的是临汾514,临汾518,忻3185等;表现耐病的是临汾6010,平阳261,临辐51234,临旱77(4)7等。症状表现高度感病,千粒重降低明显,生产中应谨慎使用的品种是烟1604、长治86—3798、临汾87—7093、平阳287等。  相似文献   

9.
10.
11.
小麦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 3×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抗黄矮病性母本和丰产性父本的组合效应进行了黄矮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①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特殊配合力效应正向相关 ,而一般配合力效应更具重要性 ;②黄矮病抗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 ,遗传决定度高达 97 6 8% ,狭义遗传力为 90 3%。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黄矮病尖角突变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陕西渭北旱塬地区小麦黄矮病发生突变的规律;建立了定量的尖角突变模型;确定了突变区域.根据病害落入的不同区域分析,采取相应防治策略.若病害落入潜在危害区的上限附近,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否则将造成不可逆的产量损失,这是由突变模型的性质与黄矮病特性共同决定的.潜在危害区的上限可作为黄矮病的动态防治指标.小麦黄矮病大发生有11~12年的周期,而此周期由2个叠加的周期(5~6年)组成.大发生的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02-9302,9304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病毒病,一旦发病,药物治疗效果是很有限的,有"小麦癌症"之称。通过对小麦发病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查找小麦黄矮病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黄矮病材料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个抗黄矮病材料作母本,4个丰产性品种作父本,采用3×4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F  相似文献   

15.
小麦黄矮病抗病性材料的鉴定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次重复田间人工接种全生育期鉴定结果,Y920592-10,Y920592-21和Y920592-22对小麦黄矮病的抗病性接近于小偃麦中5,说明可以人工育成抗大麦黄矮病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17.
经介体蚜虫传毒和植株病毒含量测试,中5,中4和多年生1号对小麦黄矮病(BYDV)表现高度抗病,系首次鉴出的小麦黄矮病抗源材料。对主要病毒株系组成GPY和DAV株系均抵抗,属于成株期抗病性,并且兼抗小麦黄叶病(WYLV)。  相似文献   

18.
山西小麦黄矮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小麦黄矮病流行的影响因子及其对病害发生的显著影响。对山西临汾1981-2000年流行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利用计算机建立预测模式为:Y=-1.0944-0.0322X1+0.2604X2+0.1049X3-0.0062X4+0.0382X5:运用1981-2003年23年的资料进行回归检验,历史符合率高达87%。  相似文献   

19.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新品系YW243黄矮病毒田间接种鉴定、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原位杂交(GISH)的结果表明:YW243高抗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为小麦-中间偃麦草T7DS·7DL-7XL易位系,含有一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YW243抗性和农艺性状遗传稳定,可作为抗黄矮病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1985—1992年小麦黄矮病(BYDV)发生量的调查数据,建立了黄矮病发生程度与上年秋苗蚜虫量、早春蚜虫量间的回归模型。对模型的分析表明,上年秋苗蚜虫量和早春蚜虫量与黄矮病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利用该模型对1993—1999年当地小麦黄矮病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