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抗寒与非抗寒植物实生苗根茎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抗寒植物辽东桤木、水曲柳与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天女木兰4种植物实生苗根、茎的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植物辽东桤木和水曲柳1年生实生苗根部、茎基部、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和天女木兰1年生实生苗的根部及茎基部次生生长较旺盛,次生结构完整,但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极弱,次生结构不完整。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年生沙芥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生长衰退期的根、茎、叶等材料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期已分化出发达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贮水组织;旺盛生长期各器官输导组织发达,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在旺盛生长期和生长衰退期,根、茎均具有发达的髓,髓内有异常次生生长形成的维管组织,用于贮藏水分和养分.为适应沙漠干旱环境,沙芥各器官还形成了表皮、副表皮、泡状细胞、下陷的气孔和较大的气孔下室、长短导管分子并存及环栅型叶等特化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生结构不发达;钩是由枝变态发育而来,解剖结构与茎相同。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钩藤全株均有生物碱分布,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茎和钩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叶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叶肉细胞。钩藤生物碱含量以茎最高,根、叶片及钩次之。钩藤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可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总生物碱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土人参营养器官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土人参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根具有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存在大量薄壁细胞.茎的皮层较厚,无次生生长,皮层和髓由具发达液泡的薄壁细胞组成,并在茎的横切面中占较大比例.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分布着密度相近的平列型气孔器.此外在根和叶中存有簇晶,根和茎中具有较多淀粉粒.土人参根具次生生长,茎皮层较厚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辽东楤木1年生实生苗根及不定芽的结构,发现其根进行次生生长,次生韧皮部分化较多,其内有两轮排列整齐的树脂道,次生木质部中早晚材明显,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梯状穿孔板、网状穿孔板。维管射线发达,周皮发育明显。根上发育大量的不定芽,不定芽起源于次生韧皮部细胞。  相似文献   

6.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一年生和二年生茎的横切面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山茱萸茎的初生结构:从外到内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乳头状剧烈增厚约1~1.5 μm,且外方被发达的角质层;皮层发达,且具有大量的厚角组织;髓发达,环髓带明显.次生结构:从外到内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主要特征体现在年轮线不明显,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均表现出山茱萸对旱生环境的高度适应.  相似文献   

7.
芝麻不同抗性品种营养器官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逆性强的芝麻品种河南1号和抗逆性弱的郑州油篓的营养器官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不同的芝麻品种营养器官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耐渍性强的品种营养器官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根、芝皮层胞间隙面积大;叶肉细胞密度小;叶表皮气孔密度大。抗旱性强的品种营养器官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根、茎输导组织发达;茎皮层及髓面积大;叶存及栅栏组织厚使该品种表现出既耐渍又抗旱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8.
徐小林  郑兴峰  王荣华  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9-18000,18002
[目的]观察玉树营养器官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玉树根、茎、叶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玉树根和茎具有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和木纤维数量较少,轴向薄壁组织细胞较多;茎的皮层较厚;叶被蜡质层,叶肉同化组织一部分细胞体积增大为储水组织细胞;叶表皮的气孔器分布较稀疏,气孔器不等型;根、茎和叶中含有被染为红褐色和深褐色物质的异细胞,叶中仅含深褐色异细胞。[结论]玉树根、茎、叶都表现出了耐旱性的组织细胞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透射电镜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五味子根、茎和地下横走茎的解剖结构,旨在分析地下横走茎发育过程,探寻地下横走茎与根、茎在显微结构上的异同。结果显示:①五味子地上茎与地下横走茎在发育过程上有很多相似点,都有原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等3个阶段。但在初生生长的超微结构、茎尖形态和次生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别;地上茎尖第1层细胞外有明显薄膜,核膜发育完整、质体多、液泡相对较少。地下茎茎尖相对于地上茎尖生长缓慢,液泡多,营养多以脂滴形式存在;地下茎尖呈弯钩状,次生维管组织在横切面上的比例较地上茎尖小。②五味子根次生结构包括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在次生生长的过程中,根中央有未木质化的薄壁细胞。地下横走茎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属于内始式,从本质上不同于根的初生结构发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白重炎  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36-3338,3379
[目的]研究陕北分布的一种含有剧毒物质的植物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与利用这种植物资源提供基础生物学依据。[方法]运用石蜡切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雀儿舌头根、茎、叶结构,随机选择20个视野测量相应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雀儿舌头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发达;茎中皮层所占比例较大,维管组织排列成近圆环形,髓部较发达;叶片为异面叶,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被丰富的表皮毛;贮藏细胞和分泌细胞密度较大。[结论]雀儿舌头营养器官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其表现出极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生命力强、繁衍快、分布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茎、叶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结晶细胞,含有大量的染色较深的代谢物质,具备许多抗旱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两种地被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徒手制片法对地被石竹和金叶过路黄的叶、根等营养器官的显微解剖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地被石竹的抗旱性结构特征更加明显,根的输导组织发达,其中柱比例、导管数量及导管直径均极显著大于金叶过路黄,且叶片厚,上、下表皮均有角质层分布,维管束发达。  相似文献   

13.
以菊科芙蓉菊属的芙蓉菊和6种菊属植物(野生种:野菊(天堂寨)、野菊(天柱山)、毛华菊(安徽),品种:‘繁花似锦’‘寒露红’‘毛香玉’)的幼苗为试验材料,以NaCl浓度为200 m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在盐胁迫0、5、10、15 d分别取各材料的根、茎、叶,制作石蜡切片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其解剖结构特征值。结果显示:芙蓉菊为等面叶而6种菊属植物均为异面叶,芙蓉菊叶肉栅栏组织较发达,且在盐胁迫下栅栏组织变疏松,细胞间隙增多;芙蓉菊相对6种菊属植物其根与茎中的维管组织更为发达,对水分的输导能力更强。芙蓉菊在盐处理15 d后仍能保持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完整,而6种菊属植物的解剖结构从盐胁迫5 d开始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解体和组织损坏,且叶和根相对于茎受到的盐害影响更大。盐胁迫下,芙蓉菊叶片中的栅栏组织厚度/叶厚、茎中的皮层厚度/茎半径、根中的中柱直径/根直径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时茎和根中具有发达的维管组织,明显区别于6种菊属植物,都是其应对盐胁迫的积极响应,推测是其具有耐盐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番茄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生长延缓剂B_9(N,N-二甲基琥珀酰胺酸)及PIX(N,N-二甲基哌啶(钅翁)氯化物)处理番茄幼苗,可增加西茄植株的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及叶片束缚水含量,同时降低叶片自由水含量、织织水势和冠根比。经处理的幼苗茎皮层及维管束宽度增加,导管较大,机械组织发达。处理植株较对照植株有较强的抗旱和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沙枣幼苗根茎叶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沙枣根茎叶中的SOD、CAT和POD 3种保护酶和丙二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沙枣叶中S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但POD酶活性却先上升后下降;(2)沙枣茎中SOD酶活性在轻度胁迫下高于CK,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却低于CK,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却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这说明虽然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酶活性有所下降,POD酶和CAT两种酶清除SOD转化的H2O2的能力还在增强;(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沙枣根中SOD酶活性在轻度胁迫下高于CK,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和CK差异不显著, 各干旱胁迫下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但各干旱胁迫之间差异不显著, CAT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但仍高于CK;(4)轻度干旱胁迫下,沙枣根茎叶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均较低,和CK差异不显著;中度胁迫下,沙枣根茎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增高(茎>根),但重度干旱胁迫下,沙枣根茎叶中膜质过氧化程度均明显增高(叶>茎>根).  相似文献   

16.
17.
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是评价植物抗旱性的重要指标,笔者简要介绍了牧草形态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AnatomicalStructureofRootandRootNoduleofAlnussibirica-HostofBoschniakiarosicaHuBaozhong,LiJing,GuiMingzhu,LiGuiqinandXuLijun(...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黄芩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分胁迫下黄芩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叶片含水量、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表明黄芩叶片保水能力弱,在水分胁迫后持续失水;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升高,表明黄芩可以通过渗透物质的调节来阻止或缓解水分胁迫的伤害;在高水分含量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是不断下降;根、茎和叶中的次生代谢物质黄芩苷的含量变化不一致,根中的黄芩苷的含量不断上升,茎和叶中的黄芩苷含量在前期的胁迫下不断升高,但当重度胁迫时则呈下降趋势。说明脯氡酸和可溶性糖与黄芩的抗旱性密切相关,适度干旱有利于其次生代谢物质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