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草莓属( Fragaria) 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 从国内外收集保存了103份野生草莓资源, 鉴定出我国自然分布有11个种, 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这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 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L. ) 、黄毛草莓( F. nilgrrensis Schlecht. ) 、五叶草莓( F. pentaphylla Lozinsk. ) 、纤细草莓( F. gracilis Lozinsk. ) 、西藏草莓( F. nubicola Lindl. ) 、绿色草莓( F. viridis Duch. ) 、裂萼草莓( F. daltoniana Gay) 、东北草莓( F. m andschurica Staudt) 和3个四倍体种: 东方草莓( F. orientalis Lozinsk. ) 、西南草莓〔F. m oupinensis ( Franch. ) Card. 〕、伞房草莓( F. corymbosa Lozinsk. ) 。对我国原产野生草莓种类进行了较系统的性状描述和分类研究, 并列出了我国野生草莓分种检索表。提出我国分布有11个种的结论比以前记载的8个种更全面和完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分布四倍体野生草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世界上3个四倍体野生草莓种仅分布在我国或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分别是东方草莓(Fragariaorientalis Lozinsk.)、西南草莓[F.moupinensis(Franch.)Card.]、伞房草莓(F.corymbosa Lozinsk.)。对我国分布有四倍体野生草莓资源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进行了考察收集,从收集资源中鉴定出13份四倍体野生草莓,经鉴定分属上述3个种。对它们的叶片形状和大小、匍匐茎幼苗着生类型、茸毛着生状态、果实和种子特征等主要分类性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比较,使这些同倍性且分布区域又有交叉的种更易于区分。这3个四倍体均存在雌雄异株,并收集到它们的雌株和雄株标本,其中四倍体伞房草莓和西南草莓在国内是首次发现雄株并观察记载其性状。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野生草莓资源的调查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0年来对长白山野生草莓资源进行了较深入考察, 共收集到野生资源20份。对其植物分类学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对比分析和分类研究, 鉴定它们分属于两种倍性的3个种, 即二倍体种东北草莓(Fragaria mandschurica Staudt) 、四倍体种东方草莓( F. orientals Lozinsk. ) 和伞房草莓( F. corymbosa Lozinsk. ) , 确认前人报道的长白山区分布有东方草莓的一个变种———绿叶东方草莓[ F. orientalis var. concolor(Kitag. ) Liou et C. Y. Li ] 实际为伞房草莓。首次报道长白山分布有伞房草莓。  相似文献   

4.
以利用我国原产草莓二倍体野生种东北草莓与八倍体栽培种凤梨草莓栽培品种‘圣星’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的种间杂种为试材,经体细胞鉴定种间杂交后代为五倍体,育性差。叶柄茸毛和花梗茸毛与野生种母本东北草莓相近;花序着生高度部分与母本一致,部分与父本一致,各占一半;植株高度多数介于双亲之间,趋向于栽培品种。杂交F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染色体构型为6.1Ⅰ+10.6Ⅱ+2.1Ⅲ+0.35Ⅳ,后期出现少量畸形多分孢子。RAPD分析表明,杂种后代具有亲本扩增片段,后代个体间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用MISA程序搜索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L.)基因组获得106 829个SSR位点,比对森林草莓等8种二倍体草莓的基因组获得唯一且共同的SSR序列5778个,其中单、二、三、四、五、六核苷酸类型以及复杂重复类型分别为3461、1223、999、57、7、5、26。在26个复杂重复类型中,有18个SSR位点在森林草莓、中国草莓(F. chinensis Lozinsk)、东北草莓(F. mandshurica Staudt)、黄毛草莓(F. nilgerrensis Schlecht.)、西藏草莓(F. nubicola Lindl.)、峨眉草莓(F. emeiensis Jia J. Lei)、五叶草莓(F. pentaphylla Lozinsk)和绿色草莓(F. viridis Duch.)等8个二倍体种的176份资源重测序数据中具有较高的覆盖度,通过检测获得了444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899,Shannon信息指数在0.836~3.362之间,观察杂合度在0.006~0.477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324~0.953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介...  相似文献   

6.
以利用我国原产草莓二倍体野生种东北草莓与八倍体栽培种凤梨草莓栽培品种‘圣星’杂交, 通过胚拯救获得的种间杂种为试材, 经体细胞鉴定种间杂交后代为五倍体, 育性差。叶柄茸毛和花梗茸毛与野生种母本东北草莓相近; 花序着生高度部分与母本一致, 部分与父本一致, 各占一半; 植株高度多数介于双亲之间, 趋向于栽培品种。杂交F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 染色体构型为6.1Ⅰ +10.6Ⅱ + 2.1Ⅲ + 0.35Ⅳ, 后期出现少量畸形多分孢子。RAPD分析表明, 杂种后代具有亲本扩增片段, 后代个体间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对绿色草莓与凤梨草莓杂交后代进行种间杂种真实性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以八倍体栽培草莓品种‘宁玉’为母本、二倍体野生绿色草莓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30个F1代株系,从40对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父母本有差异条带的引物进行后代杂种真实性鉴定。采用UPGAM聚类法进行亲本与子代的聚类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比较,评价子代遗传特征。【结果】对父母本、F1代主要形态学特征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F1代所有植株的长势强于父本,偏母本;对数量性状中亲优势值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后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用筛选出的20对引物鉴别父母本,二者有差异,利用其进行后代分析,其中12对引物鉴定出30个后代均具有父本扩增片段,结果表明,30个杂交后代均为绿色草莓与栽培草莓的真杂种。同时,从杂种扩增的谱带来看,某些后代出现了变异,主要表现为新谱带的出现或某些谱带的消失。进一步对亲本与子代之间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子代分为3个大类。【结论】通过形态学与SSR标记技术鉴定出所有杂交后代均为种间真杂种,聚类分析表明了后代具有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为二倍体野生绿色草莓资源杂交后代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8.
采用植物学分析方法对墨脱地区所采集的野生白果草莓进行植物学性状鉴定,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果实质量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采集的野生白果草莓为西藏草莓(F.nubicola Lindl),与栽培上常用的大果草莓"甜查理"相比,西藏草莓平均单果重、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等表型指标,以及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而且平均总糖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综合各表型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建立投影寻踪(PP)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墨脱西藏草莓果实品质函数投影值为0.8751,远低于对照的3.2907。由此说明,在品质上墨脱西藏草莓果实品质与生产上常见的大果草莓品种相距甚远,今后可作为白果草莓育种材料和草莓抗性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基对草莓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草莓种质常温下离体保存的适宜培养基,本试验以宝交早生(F.ananassaDuch.)和UC5(F.vescaL.)为试材,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设计了9种培养基,将试管苗进行了常温保存,保存期间调查了不同培养基草莓试管苗丛生芽增殖数,根、愈伤、丛芽的生长量,试管苗的长势,叶绿素的含量及存活率等。结果表明:保存过程中试管苗经历了芽增殖、伸长和根生长的过程,生长越快,养分消耗越多,越不利于保存。草莓试管苗保存培养基应选择适宜浓度的营养物质来限制试管苗的生长。本试验中培养基(1/4MS+0.5mg/LBA+15g/L蔗糖+12.5g/L琼脂)是常温下草莓试管苗保存的最适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中可保存草莓试管苗11~13个月。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红颜"草莓为试材,对温室设施大棚栽培模式种植土壤施用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0(CK)、200(T1)、400(T2)、600(T3)、800(T4)kg·hm~(-2)),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对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用量氰氨化钙处理对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创新草莓栽培模式、提高草莓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草莓植株植物学性状、结实性状影响明显,各品质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差异显著。T1、T2、T3处理下放线菌与真菌比值(A/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50%、5.83%、32.14%;T1、T2、T3处理下细菌与真菌比值(B/F)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02%、25.08%、39.12%。T3处理下植株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增产效果可达34.48%,并能有效提高固酸比值,增加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果实风味,是较为理想的氰氨化钙施入浓度。  相似文献   

11.
草莓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 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柏明  赵密珍  王静  于红梅 《园艺学报》2012,39(12):2352-2360
 用20对SSR引物对草莓属83份资源包括14个种和自然五倍体以及未鉴定的材料进行PCR扩增。在20个SSR位点共获得36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扩增等位基因8 ~ 34个,平均18.2个,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6691 ~ 0.9431,平均为0.8598。聚类分析表明,同属一个种的草莓资源被紧密地聚在一起。以种为单位,3个八倍体种智利草莓、弗州草莓和栽培种凤梨草莓亲缘关系很近,而八倍体种与其他低倍性野生种亲缘关系较远;在低倍性草莓种中,伞房草莓、五叶草莓、日本草莓、蝦夷草莓、高原草莓、黄毛草莓和绿色草莓聚在一组,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森林草莓、东北草莓、东方草莓、麝香草莓和自然五倍体草莓聚在一组,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自然五倍体草莓可能起源于森林草莓或东北草莓与东方草莓或麝香草莓的自然杂交。  相似文献   

12.
 通过植物学性状观察和RAPD 技术鉴定证明新疆天山野生草莓为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 Duch. ) , 表明中国自然分布的草莓野生种达到9 个。绿色草莓在分类学上的典型特征为匍匐茎上从第二节开始每节均形成幼苗; 花序直立、高于叶面, 花瓣显露时呈黄绿色,雄蕊花丝细长, 高于雌蕊; 果实圆形或扁圆形, 淡绿色, 阳面略红, 果硬, 成熟时萼片紧贴,脱萼难。  相似文献   

13.
Only three native species of genus Fragaria (F. moschata, F. vesca and F. viridis) are recorded in three regions of Croatia. These species as well as many of their hybrids, are, or once were, cultivated for their edible fruits. The majority of cultivated strawberries in Europe belong to garden strawberries F. x ananassa (hybrids of F. chiloensis and F. virginiana). The most expanded wild strawberry species in Croatia is a woodland strawberry (F. vesca) whose berries are gathered seasonally as wild edible fruits. They often contain higher amount of nutrient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in comparison to cultivated varieties. The research on the genus Fragaria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Croatia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and so is the case with many others wild growing fruit species in Croatia. By summing up a number of individual citations and observations, it is possible to get a perspective regard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ir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自交系",为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提供桥梁亲本,在获得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F1的基础上,以印度南瓜作为回交亲本,通过2次回交后再连续5次自交,获得了可育的BC_2F_6种子。种间自交系BC_2F_5可与印度南瓜正反交,也可用中国南瓜花粉对其授粉得到正常数量F1种子,但用其花粉对中国南瓜授粉仍难获得杂交种子。种间自交系与印度南瓜杂交获得的F1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草莓2x与2x、2x 与4x、4x 与5x、5x 与8x 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同倍性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如绿色草莓(2x ) ×东北草莓(2x) 可达53. 3 % , 但正反交间不同。不同倍性种间杂交以低倍体为母本时结实很差或完全不能结实, 以高倍体为母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可达68. 4 %; 由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得到1 株9x 实生苗, 根据其倍性及亲本减数分裂行为、花粉大小等现象推测草莓属植物中存在未减数配子;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变异大, 并出现了偏母实生苗, 它们可能来自无融合生殖; 从草莓种间杂交得到包括4x、5x、6x、7x、8x、9x 丰富的倍性试材, 这对草莓遗传变异及改良栽培草莓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越桔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路平  李亚东 《园艺学报》1992,19(1):11-14,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