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秋季广州市种子站和惠州市种子站联合进行了早熟菜心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苔菜心、油绿粗苔菜心、油绿501菜心、31号甜菜心、翠绿王甜菜心、大种45天油青菜心、美绿菜心7个新品种均为油青早熟菜心,适宜在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2年秋季菜心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湖地区缺少菜心优良品种的现状,对引进或自主选育出的6个菜心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选出"油绿粗苔"、"油绿501"、"08Z144"3个菜心品种在产量、商品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进入下一轮试验做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2014年秋季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引进6个菜心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碧绿粗薹菜心产量及商品性最好,油绿粗薹菜心次之,可在东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季广州市种子总站和惠州市种子总站联合进行早熟菜心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油绿501、碧绿粗薹、油绿粗薹四九菜心、31号甜菜心、翠绿王甜菜心、大种45天油青菜心、美绿等7个新品种均为油青早熟菜心,适宜在广州市和惠州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9个菜心品种耐寒性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个菜心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成活率、提早抽薹率以及冷害指数等,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下,菜心的耐寒性与脯氨酸含量、成活率呈正比,而与相对电导率、提早抽薹率和冷害指数呈反比;菜心的冷害指数与脯氨酸含量、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相对电导率、提早抽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得出,尖叶40天、油绿粗薹和四九-19号为不耐寒型,油绿70天、油绿701和油绿702为较耐寒型,油绿80天、迟心4号和油绿802为耐寒型。山东及周边地区早春与晚秋季节适宜栽培迟心4号和油绿802等耐寒性较好的晚熟菜心品种。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21,(1):38-45
菜心原产于华南地区,为营养价值较高的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需求,已将其引进北方栽培。从广州引进9个菜心品种,通过进行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适宜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适宜播种期为3月的菜心品种为油绿802和迟心4号;适合在5月播种的菜心品种有中熟品种油绿701和油绿702;7月时,早熟品种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四九-19号和尖叶45天菜心在这一播种期适宜播种;播种期为9月和10月时,油绿701和油绿802更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肥料对镉污染土壤中两种菜心生长与Cd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相对高累积Cd品种特青60天菜心和相对低累积Cd品种油绿80天菜心为材料,在两种Cd污染程度不同的红壤土上进行盆栽实验,研究四种不同肥料的施用对两种菜心生长及Cd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的增加促进了两种菜心根际土、根部以及茎叶Cd含量的提高。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Cd对两品种菜心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但油绿80天菜心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特青60天菜心。不同肥料处理均能减少油绿80天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的可食部分(茎叶)和根部对土壤Cd吸收,其效果如下:鸡粪有机肥硅镁肥复合微生物肥普通复合肥,其中鸡粪有机肥、硅镁肥处理的菜心茎叶和根部Cd的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复合肥处理组。低积累Cd油绿80天菜心茎叶Cd含量显著低于高积累Cd特青60天菜心茎叶Cd的含量,平均含量为特青60天菜心的53.81%,其中在鸡粪有机肥条件下仅为特青60天菜心茎叶Cd含量的43.95%。在两个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条件下,鸡粪有机肥处理的油绿80天菜心分别比特青60天菜心增产33.53%和61.49%;油绿80天菜心对Cd富集和转移率均显著低于特青60天菜心,油绿80天菜心的富集系数为1.11和0.77,特青60天菜心的富集系数为2.07和2.26,油绿80天菜心的转移系数为1.24和0.96,特青60天菜心为2.89和1.99。因此油绿80天菜心比特青60天菜心更适合种植在Cd污染土壤,而使用鸡粪有机肥最佳,既能促进两种菜心的生长,且可减少对土壤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差异,为菜心的加工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3个菜心品种的主薹,测定其维生素C(Vc)、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和干物质含量等营养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判定其营养品质差异.[结果]在23个菜心品种中,四九菜心-19的Vc含量最高,约为油绿702的1.80倍;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约为油绿701的3.00倍;四九菜心-19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约为油绿802的1.60倍;油绿802的粗纤维含量最高,M120油青甜菜心王次之;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PC1)主要综合还原糖和粗纤维含量的信息即甜度因子,第二主成分(PC2)主要综合Vc含量的信息即酸度因子;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连州菜心、超靓王100天油青甜菜心、严选特靓A50油绿甜菜心王和名优408超冠甜菜心王分布在PC1和PC2正向区间,还原糖和酸含量高,风味比其他品种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23个菜心品种分为Ⅳ类,其中,四九菜心-19自成Ⅰ类,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聚为Ⅱ类,油绿802聚为Ⅲ类,其余品种聚为Ⅳ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可判定23个菜心品种的营养品质差异,生产上可根据菜心的不同营养品质和功能进行加工利用,或将这些差异作为品种选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引进的18个菜心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并测定了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黄叶四九-19菜心比较,油绿型品种中,碧绿60天油青甜菜心、新西兰杷洲甜油60天在产量上比对照高,各品种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各品种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黄绿型品种海南49,49-19产量低于对照,且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低,综合表现较差;青绿型品种广府青菜心、青春菜心产量略低于对照,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对照。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菜心品种有:油绿型菜心以碧绿60天油清甜菜心、新西兰杷洲甜油60天菜心较好;黄绿型菜心,以黄叶四九-19菜心较好;青绿型菜心以广府青菜心、青春菜心较好。  相似文献   

10.
菜心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菜心品种比较和周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甜脆45 d油青、50 d油青、四九菜心、70 d菜心、早熟80 d油青、双丰8号和50 d油绿为试材,在南京地区进行品种比较和周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菜心在南京地区可以进行周年栽培,其中四九菜心、日本甜脆45 d油青和50 d油绿适宜春秋季栽培,70 d菜心、双丰8号和早熟80 d油青适宜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50天油绿"菜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菜心栽培区域逐渐北移,在南京地区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介绍了“50天油绿”早熟菜心的品种特性,并结合南京的气候和市场特点,阐述了其管理技术和采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油绿802菜心是利用东莞坡头80天菜心A-7-1为母本,以香港菜场80天菜心B-6-1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同类产品中,其商品性、丰产性、耐寒性等均超品比试验对照种油绿80天和香港菜场80天。适宜华南地区及北方地区夏秋露地和冬春保护地栽培的新优新品迟菜心。  相似文献   

15.
引进了18个菜薹品种,于2010年秋季进行田间小区栽培试验.通过评价引进品种的产量、采收期、植物学性状等指标,初步筛选出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正源油青太空甜菜心、正源油青甜菜心434、早熟粗条油青甜菜心、正源菜心415、振兴38号甜菜心、正源矮脚45天和翠绿粗条油青甜菜心等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空间诱变处理后菜心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空间诱变处理后菜心变异株系的遗传变异,对太空诱变处理后的2个菜心品种的种子返回地面进行种植,并对定向选育5~6代后的6个变异株系及原种进行RAPD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条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的引物。油绿50天的3个变异株系与原种相比均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其中以株系50-2的变异最大,3个变异株系之间有一定差异;油绿80天的3个变异株系与原种相比也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其中以株系80-2的变异最大,3个变异株系之间也有一定差异。此外,航天诱变处理后的油绿80天菜心品种内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大于油绿50天。突变后代在DNA水平上与对照存在差异,说明突变体基因发生了点突变或染色体互换、缺失,空间诱变为菜心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510308,电话:020-84202754)选育的早熟菜心新品种"油绿501",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以碧绿粗苔菜心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海藻素、花生麸和普通复合肥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心生长期间施用海藻索能有效提高菜心产量,提高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可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是值得推荐使用的一种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菜薹杂种一代新品种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菜薹(菜心)新组合苏薹1号、苏薹2号和苏薹3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品种油绿501和油绿701为对照,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结果表明,3个新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绿粗薹早熟菜心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供硼水平对菜心光合速率及菜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硼营养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植株的光合特性,提高菜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改善菜薹品质,提高菜心的食用安全性。当硼浓度为0.4 mg/L时,能有效提高菜心叶绿素、蔗糖、果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菜薹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