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姜茎基腐病是黄姜生产的主要病害 ,若不及时防治 ,减产达 5 0 %左右 ,在发病初期 (5~ 6月 )用 2 .5 %适乐时 5 0 0倍液 ,5 %绿亨杀菌王 1 0 0 0倍液灌根 ,对茎基腐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可控制茎基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对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茎基腐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HG-Ⅰ融合群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较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较佳的培养基为OA和PSA,较佳的碳源为D-(+)麦芽糖、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较佳的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p H=7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致死条件为51℃、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3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300亿个·g-1内生芽孢杆菌WP、1 000亿个·g-1枯草芽孢杆菌WP、25%肟菌·50%戊唑醇WG、40%氟硅唑EC敏感性较高,对其EC501.0 mg·L-1,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番木瓜茎基腐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珠海市番木瓜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病原菌鉴定、发病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指出番木瓜茎基腐病主要发生于番木瓜植株主干与地面的交界处,其病原经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相似文献   

4.
茎腐病是目前兜兰商品生产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首次对广东兜兰栽培过程中的茎腐病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导致兜兰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选用15种杀菌剂对该菌进行室内药效试验,其中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肟菌酯、恶霉灵、普菌克、福窑福锌、妙丹和咪鲜胺8种药剂在使用浓度为500mg/L时,对该菌的菌丝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均达100%,而且咪鲜胺对该菌的毒力最强、反应灵敏度最高,EC50值为0.08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党参茎基腐病镰孢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 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sonali)和木贼镰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天津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分别在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北辰区5个小麦主栽区采集茎基腐病害样品33份,分离真菌菌株204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对rDNA-ITS的分子检测,最终确定为5类病原菌,分别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kiniana)、假禾谷镰刀菌(紫红色、黄...  相似文献   

8.
小麦茎基腐病在陕西南部麦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以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作为预报量,小麦播期、11月高于0 ℃的积温、1~2月份逐日温度之和、3月上中旬逐日温度之和与3月份的雨量作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建立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预测模型;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甲基托布津WP、25%多菌灵WP和50%苯菌灵WP在茎基腐发病初期喷雾,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引起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腐皮镰刀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开展室内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筛选。选取经鉴定的主要代表菌株,采用实验室常规法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杀菌剂进行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长适宜温度24~30℃,产孢适宜温度28~32℃,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30℃,菌丝生长适宜pH为5~11,产孢适宜pH为3~10,孢子萌发适宜pH为5~9。连续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黑暗及半光半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条件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其次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其次为酵母粉和蛋白胨;最适培养基是Czapek,其次为PDA。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6种,经毒力测定表明,咪鲜胺450 g/L水乳剂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8、1.189μg/mL;其次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40%腈菌唑悬浮剂,EC50分别为6.887和13.092。该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凤阳县不同的玉米种植区采集玉米茎基腐病病株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凤阳的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孢菌(Fusarium.a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其中,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最高,达47.05%,串珠镰孢菌次之,达26.47%。通过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性测定得出禾谷镰孢菌菌株QF12的致病性较强;品种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种质(自交系)HZC15083、HZC15109、HZC15115、HZC15117和HZC15126达到中抗水平,13个新种质(自交系)为高感品种,1个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省中山市一串红茎基部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对一串红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研究了其形态特征、致病性、主要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结果]该菌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生长温度为加~25℃。在供试碳源中,病原菌对葡萄糖利用最好;在供试的氮源中,对硫酸铵利用最好;菌丝在pH2—9均可生长,生长的最佳pH值为3~6;同时筛选出几种对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杀菌剂。[结论]引起一串红茎基腐菌核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核盘菌,这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红景天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景天根腐病菌(Fi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值为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红景天汁、牛肉膏、酵母汁、葡萄糖等的营养液中萌发良好。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为最佳;氮源以蛋白胨、酵母液、牛肉膏最佳;在不同培养基里以PDA最佳。测定了不同时间下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结果分别为70℃10min和60℃10min。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京藜麦的发病种类并筛选出对黎麦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种类,在藜麦病样中分离出黎麦筓霉茎腐病菌,并在室内测定了4种杀菌剂——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对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杀菌剂对藜麦筓霉茎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其中25%戊唑醇悬浮剂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较高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杀菌效果最差的是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14.
红花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红花根腐病,对吉林农业大学生物反应器研究中心药用植物基地的红花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10种防治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经组织分离和纯化后获得6个有致病性的菌株,并且均为茄病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对农利灵、施保功、甲基托布津、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高,EC50<1μg·mL-1;对多菌灵、速克灵、代森锰锌的敏感性次之,1μg·mL-1<EC50<10μg·mL-1;对扑海因和咪鲜胺的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16.
2005~2006年从山东泰安、济南、烟台、威海等地采集大白菜黑腐病病害标样25份,室内分离纯化获得6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后选出致病力较强的4个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生物学特性反应表现基本一致,16S-ITS rDNA序列分析表明供试病原菌与Genbank中的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的同源性是99.6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反应确认引起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的致病菌是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引起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典型根茎腐烂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株,并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了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根据24个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鉴定所分离菌株均为镰刀菌。致病性测定表明,24个菌株均能侵染寄主树皮组织使其腐烂变黑褐色。在Gen Bank序列数据库中,24个菌株的DNA序列分别与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F.keratoplastic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1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防治草莓根腐病,降低草莓根腐病对草莓植株的危害,减少本地草莓种植户的经济损失,从本地大田中采集了草莓根腐病病苗,并从中分离出三种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科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同时,利用平板对峙实验,筛选出了两种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913和Rf,有望应用于以后的生防菌株开发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安全生物药剂用于指导百香果生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效果,观察药剂对病原菌孢子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用离体接种法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生物药剂处理对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孢子的生长和形态的效果不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植物源药剂中抑菌效果最佳为井冈霉素(EC50为7.79 mg/L),其次为春雷霉素(EC50为26.35 mg/L)、乙蒜素(EC50为28.65 mg/L)、苦参碱(EC50为339.13 mg/L)和多抗霉素(EC50为1 150.29 mg/L)。微生物药剂以枯草芽孢杆菌效果较好,EC50为3.2×106 CFU/g。筛选毒力较强的4种生物药剂均可抑制百香果茎基腐病不同菌株生长。离体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药剂对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显著,两者的离体防效分别为58.8%和7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