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东北地区生料地栽香菇受到科研院所及菇农的广泛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辽、吉、黑三省有不同面积的重复栽培,均取得了成功。打破了该地区香菇熟料、半熟料栽培的格局,对香菇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熟料、半熟料比,生料栽培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优质高产等特点,是地栽香菇发展的方向。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方法1.1畦床制作一般要求畦床东西方向,使高棵作物起到遮光作用,保湿、通风效果好,香菇产量高。畦床  相似文献   

2.
我国香菇的主产区南方诸省,由于多年的大规模生产,使以阔叶锯木屑为主的原材料资源日益不足,产地转移势在必行。从中原泌阳大袋栽培花菇的成功,到辽宁露地半熟料栽培的大面积推广;从牡丹江大型木段香菇场的发展和生料地栽技术的突破,及近几年边陲伊春袋栽香菇也取得...  相似文献   

3.
香菇生料栽培与熟料、半熟料栽培相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是当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生产方式。 1 栽培季节与栽培场所 香菇生料栽培成功的关键是早春播种,适时早播及低温养菌。生料栽培香菇是最容易污染的开放式栽培,极易引起霉菌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4.
龚振杰  潘永明 《食用菌》1996,18(3):21-21
香菇栽培因材料、条件的不同而方法各异。除传统的段木栽培外,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广泛采用熟料、半熟料的袋栽法、棒栽法及块栽法。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笔者在栽培方法上加以改进,经多年的实践与推广,结果表明,露地生料香菇栽培技术适宜林区和农村大面积栽培。该栽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特殊的设备,农村的房前屋后闲散地块、果树行间、绿化林带里都可作为栽培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用该法栽培的香菇个大、肉厚,香味浓郁,单产鲜菇8~10kg/m~2,花菇率30%以上,优质菇率70%以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炳臣  刘宝田 《食用菌》1996,18(4):19-20
目前,人工栽培香菇多采用段木栽培和代料,前者需用原木,与林业争木材,后者需用熟料,培养料要经高温灭菌、打包压块、接菌培养等工序,费工费时,成本较高。近两年,笔者进行了露地生料栽培香菇试验,获得成功。本文就露地生料栽香菇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活服务公司,有塑料大棚400多栋,每栋666.6m2(亩)。大棚具有保温保湿,可人工控制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具有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的优势条件。"生料地栽香菇"成功的因素是选育优良的菌种,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采用生料配制,不用高温高压灭菌,直接用生料,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成功率达90%,降低成本50%。地栽与菌袋、菌块和菌棒等熟料栽培方式比较,具有省工节资,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并采用塑料大棚夏季培育优质花菇,添补夏季无香菇的空白。l生料地栽选育8911大花香菇菌…  相似文献   

7.
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芳  吴云汉 《食用菌》1993,15(2):18-18
香菇代料栽培多用熟料,能耗大,成本高。而生料栽培易感染杂菌,常导致失败。为寻找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规模化栽培的香菇生产工艺,我们进行了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香菇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香菇菌种为Cr-02,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88%,麸皮10%,石  相似文献   

8.
吴梅  肖光辉 《食用菌》1989,(1):18-19
香菇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生长周期短和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但压块栽培的菌种用量大,而熟料块栽和袋栽都要灭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国内一些研究者曾对香菇的生料栽培进行过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9.
冷棚半熟料地栽香菇技术,是在地栽香菇技术基础上,经多年不断总结完善而成。其占用土地少,实用面积大,一年投资,多年受益,人工调节温、湿、光、气,当年全部转化,产量高、质量好。实践表明,是北方反季节栽培香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君伟  陈作毅 《食用菌》2000,22(6):19-20
木屑生料栽培香菇,具有许多优点:简化工序、省工节本、无需湿热常压或高压灭菌,节省薪材或其他燃料,成品率达98%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但香菇生料栽培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个体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其经济效益和生产利用价值。为此,我们对生料、熟料栽培香菇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香菇Cr04,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干木屑78%,麦皮20%,石膏1%,料水比1∶06。13 试验方法 熟料栽培于8月28日制栽培袋,袋规格为58cm×15cm×003cm,袋装湿料145kg,常压灭菌保持100℃1…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我国香菇生产的主产区之一,香菇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给香菇生产者提供科学的标准化生产依据,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根据当地香菇的主要生产模式,编写了"香菇冷棚半熟料地栽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技术、采收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等要求,同时适用于辽宁省东部山区香菇冷棚半熟料地栽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生产为模式,按照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技术、采收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等制订了《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技术规程》。以期为香菇生产者提供标准化生产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陆地栽培香菇技术于 2 0 0 0年 10月 12日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陆地栽培香菇采用半熟料菇粮兼作的方式 ,生产出香菇个大肉厚、质量好、销路畅通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亩产量 30 0 0~ 4 5 0 0kg ,投产比为 1∶4 ,亩产值 14 0 0 0元 ,是继段木栽培、块栽和袋栽后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温度 地栽香菇主要靠自然温度低温发菌。使用的菌种是中低温品种 ,出菇温度 10~ 2 5℃ ,夏季越夏容易管理 ,产量高。2 栽培季节 东北山区播种期为每年 3月 2 0日至 4月 10日 ,在此基础上尽量突出一个早字。到第二年 …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熟料、半熟料、生料3种不同栽培料对平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熟料栽培平菇的头三潮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同熟料栽培基本相同;相对于熟料栽培,其优点是节约能源,便于操作,因此,在冬季平菇栽培中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法种香菇     
这里所说的新法种香菇,是指栽培香菇的培养料以玉米芯为主,适量的添加麦麸等其它辅料,拌料后不经高温灭菌处理,直接进行装袋播种的生料栽培方法。它与过去延用的香菇半熟料、熟料栽培相比较,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原料丰富、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很有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棚半熟料大墩式香菇栽培模式生产香菇,经过3个栽培周期(3年)的试验研究,与半熟料陆地香菇栽培模式和冷棚半熟料三柱联体香菇栽培模式进行比较,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②新模式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成品率高、转色早、出菇早的特点,生物学转化率在95%以上;③新模式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菇农容易掌握,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香菇历来是山中珍品,过去只能在山区用段木生产。通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能用木屑、蔗渣等下脚料栽培。但目前推广的熟料栽培法,培养料要全部装瓶或装袋进行高压灭菌,工序烦琐,花工多,能耗高,成本高,不易推广。为了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我们作了用液体菌种接生料栽培香菇工艺的探索,现报导如下。创造适宜香菇菌丝在生料中早生快发的环境,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经多次试验,我们认为要获得液体菌种接生料栽香菇成功,必须要严格控制以下五个因素:①液体菌种质量;②生料培养基质量;③采  相似文献   

18.
冯景刚 《食用菌》2004,26(2):20-21
以往地栽香菇是以木屑为主,熟料栽培。因此,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本试验以玉米芯为主,拌料后不经过蒸料处理,直接进行下地播种。它与木屑熟料地栽方法相比较,生产原料丰富,节省了烧柴,还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闫喜良 《食用菌》1993,15(2):19-19
笔者1990年开始用玉米芯试栽香菇,采用熟料(半灭菌)开放式获得成功,菌株8001。1991年批量生产达111m~2,当年收鲜香菇1250kg,后期气候转冷停止出菇,室外塑料大棚自然越冬后,1992年春又收鲜香菇250kg。由于采用开放式栽培新工艺,成品率达到95%以上,半数以上的批次达到100%。现将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20.
<正>香菇是木腐食用菌,野生主要寄生在栲树、栎树、米槠、桅树、枫树、鹅耳枥和杜英等阔叶树倒木上,栽培香菇主要利用当地林木资源——阔叶硬杂木屑进行栽培。1986年,吉林省白山市开始引进香菇品种进行熟料块栽,目前香菇栽培已经辐射到吉林省内各个地区,但是吉林省优质香菇栽培主要集中在通化、白山和延边地区。优质香菇熟料袋栽技术具有五大优势:第一,栽培香菇利用林木枝桠材等林业清林废弃物作为栽培原料,能充分利用林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