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城固县玉米秸秆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问题,研究玉米秸秆粉碎后在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中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减轻了秸秆焚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了生态环境,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单株结薯数、单株商品薯数、最大单薯重)和抗逆性(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杂草率等)均优于地膜覆盖,其适宜覆盖量为12~18t/hm2,最佳覆盖量为18 t/hm2。  相似文献   

2.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免耕稻草覆盖施荷兰产硫酸钾复合肥1 650 kg/hm2产量最高,薯块产量29 104 kg/hm2,较常规耕作增产28.71%,并且单株个数最多,单株薯重最大,可在兴业县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秸秆覆盖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在白银市平川区研究了秸秆不同覆盖量对垄作栽培马铃薯种植的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覆盖能明显改善垄作马铃薯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保墒、增温效果明显。秸秆用量为10 500 kg/hm2时,土壤含水量为12.58%,马铃薯株高为73.1 cm、单株薯重为0.79 g、单薯重为0.162 g,马铃薯商品率高达69.14%,折合产量最高,达24 000.00 kg/hm2,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桂西北石山地区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桂西北石山地区冬种马铃薯进行稻草覆盖免耕和翻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栽培相比,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处理的株高与茎粗分别提高32.5%和24.8%,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4.3%、9.4%和15.7%,增产幅度达11.66%,可节本增收3 615.6元/hm2。可见,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对于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稻田和丰富的光温资源,发展马铃薯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鑫  谢定仙 《农技服务》2011,28(6):756-757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和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小麦秸秆产量最高,达12 247.5 kg/hm2,其次为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10 954.5 kg/hm2),免耕覆盖稻草最低,为10 894.5 kg/hm2,因此,在推行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时,以免耕或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最好。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林琼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9-20,25
于2010~2011年,开展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普通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免耕覆盖栽培可改善马铃薯生长条件,有利于薯块膨大生长,减少畸形薯、烂薯裂薯,提高大、中薯的比例、产量、商品率以及抗逆性。稻草免耕草膜双层覆盖栽培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为53004 kg/hm2、15189.3元/hm2。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马铃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薯消毒切块、种薯催芽、选地、适时摆种、及时覆盖、肥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马铃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改变传统种薯为放薯,变挖薯为拣薯,且薯块不破损,色泽鲜嫩,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9.
粉碎秸秆覆盖量对垄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垄作马铃薯最佳的秸秆覆盖量,设计了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10.5~28.5 kg的7个处理,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的作用,有利于马铃薯营养体健壮生长、结薯和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结薯率、薯粒重、商品率和收获产量。但太少和过多的秸秆覆盖均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25 kg(折合8 680 kg/hm~2)时,马铃薯平均单株结薯5.3个,薯粒重0.46 kg,产量可达到27.70 t/hm~2,商品薯率达到76.3%,是定西市旱作梯田中等肥力马铃薯种植区的最佳覆盖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马铃薯免耕栽培合理的用种方式,2008年在南丹县以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用种方式大田试验研究,研究了2种不同用种方式对免耕马铃薯生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小整薯播种比大种薯切块播种出苗整齐,成苗率提高5.34%,基茎较粗,分枝较多,单株薯块数与产量分别提高14.67%和6.43%,商品率提高8.79%,增产效益明显。小整薯播种是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高产栽培体系中一种比较适宜的用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进行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为10cm时,马铃薯的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是0.71kg、6.4个和28.26t/hm~2,可作为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良好的套种模式和筛选适合广西冬闲桑园免耕套种的马铃薯品种,采用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冬闲桑园免耕套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免耕栽培(CK)相比,青薯系列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产量结构得到改善,单株薯重与单株薯数分别提高21.14%和16.32%,鲜薯产量平均提高5.92%,大薯比例平均提高11.94%。在5个青薯系列品种中,以青薯8号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37 070.37kg/hm2,比CK增产8.98%。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青薯8号是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较理想的免耕套种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中的应用价值,于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郊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对比黑膜覆盖下不同方式、厚度的玉米秸秆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不同程度促进了结薯和产量形成,但青薯率不及常规覆土栽培,商品薯的产量和收益以及鲜薯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淀粉的含量均与常规覆土栽培差异不显著;其中,6 cm厚粉碎秸秆覆盖处理的单株结薯量、总结薯量和3 cm厚粉碎秸秆覆盖处理的产量、干物质总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无覆盖和常规覆土,而6 cm厚粉碎秸秆覆盖的商品薯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可见,玉米秸秆可用于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以3~6 cm厚粉碎秸秆覆盖为宜。  相似文献   

14.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薯块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下降。最佳覆盖量为18.0~22.5 t/hm~2,在此覆盖量范围内,其薯块总产量比露地栽培增加6 416.67 kg/hm~2,增产29.5%,比地膜栽培增加3 589.30 kg/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处理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6种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稻草的基础上加盖薄膜对免耕马铃薯苗期生长动态、株高、冠幅、干物质重量以及产量形成等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出苗率、株高、冠幅、干物重和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白色膜处理,经济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免耕覆盖8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的绿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7.
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种种植密度(7.50万株/hm2、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及4个施肥量〔施N量分别为75.00 kg/hm2、150.00 kg/hm2、225.00 kg/hm2和300.00 kg/hm2,m(N)∶m(P2O5)∶m(K2O)=2∶1∶4〕共1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施肥量为N225.00 kg/hm2、P2O5112.50 kg/hm2、K2O450.00 kg/hm2时,单穴大中薯重量最大,且产量和扣除种薯、肥料费用后的净收入也是最高,分别达到了28997.62 kg/hm2和68990.96元/hm2。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作侧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晚熟品种青薯9号地膜栽培种植密度不宜高,以播种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以播种34 478株/hm2商品薯产量达到最高、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8月在贵州省盘县四格乡坡上村进行了马铃薯黑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的成熟期提前11 d,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量、商品薯率等方面均高于露地栽培;黑膜栽培的产量为25 750.0 kg/hm2、露地栽培的产量为17 901.5 kg/hm2,黑膜覆盖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43.8%,增产效果明显,可在海拔较高、春旱严重的马铃薯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冬马铃薯免耕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冬马铃薯免耕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N 250.5 kg/hm2、P2O5 124.5 kg/hm2、K2O 375.0 kg/hm2条件下,冬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中熟品种费乌瑞它栽培密度以8.25万株/hm2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