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准 《当代农业》2011,(3):23-23
2005年6月.老淮猪首次亮相国家农业部召开的种质资源会议.就名列全国19个地方猪种资源保种第1名。去年,东海种猪场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这标志着淮猪产业走进了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定远猪开发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献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86-386,395
介绍了定远县充分开发利用定远猪品种资源以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措施,包括培育淮猪02号配套系、淮猪新品系,建立优质商品猪生产的金字塔模式,同时集成推广优质瘦肉猪高效养殖技术,坚持走特色养猪业发展之路等。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3,(11)
一在2000年度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公告中,黄淮海黑猪(又称淮猪)赫然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淮猪像重新绽放的鲜花,再次显示出它昔日的芳香与风采。这与一个坚强的女子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东海种猪场和扬州大学协作,共同开展淮猪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种猪场作为校方的校外教学习基地。这次协作将提高相关的教学和生产水平,促进淮猪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苏姜猪、淮猪后腿肉为研究对象,以普通商品猪后腿肉为对照,通过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颜色、pH值、质构特性、剪切力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流变特性、脂肪酸、氨基酸等指标,研究2种江苏地方特色猪肉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苏姜猪和淮猪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苏姜猪和淮猪的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小于商品猪(P<0.05);苏姜猪、淮猪的L*值、a*值大于商品猪(P<0.05);苏姜猪、淮猪的硬度、凝聚性、剪切力、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显著小于商品猪(P<0.05),苏姜猪、淮猪的弹性显著大于商品猪(P<0.05);苏姜猪、淮猪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显著高于商品猪(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苏姜猪、淮猪低于商品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苏姜猪、淮猪高于商品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苏姜猪、淮猪和商品猪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苏姜猪、淮猪高于商品猪,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测定肥育期的10头安庆猪和10头淮猪的面纹模式和生产性能,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示,安庆猪的面纹走向是纵横兼有,而淮猪则是以纵向为主。这庆猪的面纹数与头重、皮重、后腿率、板油重、花油重等呈显著相关,淮猪的面纹数则与出栏体重、头重、后腿率、后腿重、肾重呈显著相关,面纹数可以作为指示参数用于选择有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7.
老淮猪堪称猪的始祖,一度濒临绝种,经过不懈努力,东海已经建成国家级保种繁育基地——千年“淮猪”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8.
正要提高猪的瘦肉率,应抓好四个关键问题,即"种、料、养、控"。猪种要好我国的猪种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地方猪种,如太湖猪、淮猪等,这些猪瘦肉较低,只有41%左右;一类为外国引入猪种,如大药克复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这类猪瘦肉率较  相似文献   

9.
对 2 4头不同基因型肥育猪 (淮猪、大白×淮、长白×淮、杜洛克×淮各 6头 )的眼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及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淮猪、大淮、长淮、杜淮 4种不同基因型育肥猪的眼肌纤维直径 (FDL)分别为 5 1.74、5 7.2 8、5 4.71、5 4.11μm ;股二头肌纤维直径 (FDB)分别为 5 7.0 7、5 5 .95、5 9.6 4、5 9.34μm ,其中仅大淮的FDL显著高于淮猪 (P <0 .0 5 ) ,其余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 2 4头育肥猪FDL与肉质性状相关不显著 ,而与胴体性状中的瘦肉率、眼肌面积、眼肌全重、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脂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由于基因型组合的不同 ,相关系数的高低随品种而异 ,在大淮、杜淮、长淮、淮猪品种内 ,FDB分别与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胴体重、眼肌面积、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兼用型品种,具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崽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猪王任同苏     
《农家致富》2009,(19):9-9
任同苏今年44岁.是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繁育基地——江苏省东海种猪场的场长.“黄淮海黑猪(淮猪)”俗称老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建于1958年的东海种猪扬最初主要任务是对老淮猪进行保种。然而2000年3月.任同苏被调到东海种猪场工作时.  相似文献   

12.
猪王任同苏     
《当代农业》2009,(19):9-9
任同苏今年44岁.是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繁育基地——江苏省东海种猪场的场长.“黄淮海黑猪(淮猪)”俗称老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建于1958年的东海种猪扬最初主要任务是对老淮猪进行保种。然而2000年3月.任同苏被调到东海种猪场工作时.  相似文献   

13.
唐跃富 《农家顾问》2007,(12):40-40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市荣昌县。该猪成熟早、产仔多、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是我国最优的地方猪品种之一。其育成历史已有300多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种资源,誉为"国宝猪"。  相似文献   

14.
为西南型地方猪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查阅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出版的猪品种志相关文献资料,对西南型地方猪的品种数量、产地分布、群体规模、体型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西南型地方猪品种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乌金猪(柯乐猪、威宁猪、大河猪、凉山猪)和关岭猪,21世纪初有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恩施黑猪、盆周山地猪、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丫杈猪)、乌金猪(柯乐猪、大河猪、昭通猪、凉山猪)和关岭猪。除成华猪、关岭猪和雅南猪的数量减少外,其他品种略有增加;鄂西黑猪改名为恩施黑猪,2011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新收入西南型地方猪种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丫杈猪和昭通猪,西南型地方猪在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根据《畜牧法》的有关规定,近日确定了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分别是:一、猪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河套大耳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梅山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黑猪(淮猪),属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是培育杂交改良品种的良好育种素材。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粗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淮猪生产性能良好。纯繁情况下,6月龄平均体重75kg,背膘厚3cm,屠宰率65%,瘦肉率44.5%。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选择、养殖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兽药使用、档案记录、运输、病死猪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淮猪(霍寿黑猪)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淮猪(霍寿黑猪)生态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地方猪种是我国人民几千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活遗产。我国地方猪种对世界优良猪种的育种已经作出或正在作出重要的贡献,有资料表明,我国太湖母猪在配种后的胚胎存活率明显高于欧洲品种。我国许多优良的地方猪种是不可多得的遗传资源宝库,品种资源一旦丢失就无法再生,我国的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本文结合江西地方猪种的现状,就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受到国人的关注.同时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引进了中国猪种,到19世纪初,美、英等国引入广东的“番禺猪”,后又传到德、法、日等国,并参与育成大约克猪、巴克夏猪、波中猪等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Prepro-orexin基因多样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确立其在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价值。采用PCR-RFLP法分析猪Prepro-orexin基因第62位多态性位点在二花脸、香猪、淮猪和姜曲海猪4个品种中的多样性,并分析其不同基因型对二花脸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花脸和香猪分别检出三种基因型,姜曲海猪有两种基因型,而淮猪只有一种基因型。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二花脸猪不同基因型群体间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说明该基因多样性对产仔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