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健  孙豹 《饲料工业》1998,19(10):22-23
河蟹的人工养殖,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对池塘的水质要求较高。同时,动物性饵料来源困难,易腐败变质且污染水质,正逐渐被使用方便且河蟹喜食的全价颗粒饲料所替代。1河蟹的生活习性河蟹为杂食性甲壳类水生动物,偏食动物性饵料,人工养殖时以人工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2.
1.驯食的饵料要是动物性蛋白饵料:大鲵自苗种开食时就以动物性饵料为食物,因此,驯食的饵料要符合这个要求.对大鲵稚鲵的驯食,开口饵料用冰冻红虫,具体方法是:先将红虫解冻,切细后投入稚鲵盆内,其目的是为了让稚鲵苗驯诱吞食饵料和嗅饵料气味,以利正式饲养,能很快识别饵料吃食.成鲵饵料一般以鲤鱼、鲢鱼等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3.
主要加工条件对水产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逾500万吨,需要水产颗粒饲料600万吨以上。但目前我国水产饵料质量水平还不高,饵料系数徘徊在1.2- 3:1之间,究其原因,除了配方组成、饲养条件与方法有待改进外,水产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不高,在水中耐水性较差,饲料报酬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提高水产颗粒饲料在水中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雨  李迪 《江西饲料》2009,(4):25-28
体色是金鱼观赏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善金鱼的体色以提高其观赏价值,是金鱼饲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增色饵料是改善金鱼体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研究和开发急待解决的问题是真正并清金鱼体内色素和摄入增色饲料的代谢途径,明确代谢过程中的调控因子和调控点。本文阐述了金鱼体色细胞以及各种色素的代谢,同时介绍了近几年关于金鱼增色饲料的研究。本文将为金鱼增色饵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饵料投喂饵料投喂应坚持"精粗结合,晕素搭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原则。投喂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蚬蚌肉、动物内脏、蚕蛹、鱼块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70%。投喂的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小麦、玉米、兰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量占总投饵量的30%。各种动植物饵料都应投放在有水草  相似文献   

6.
四、稻田养蟹的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蟹是杂食性动物,常见的植物性饵料有各种水草、小麦、玉米、稻谷、豆饼、麸皮等;动物性饵料有螺、蚬、蚌等底栖动物,屠宰场下脚料、鱼虾类、血粉、蚕蛹、蛆、蚯蚓及枝角类和  相似文献   

7.
为了延长水产动物颗粒饲料在水中的保形时间和防止营养成份溶失等问题,我们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造粒方法。它是在制粒时利用一种可食性物质,包裹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膜不溶于水,易消化,我们称其为包衣造粒技术。此技术适合各种饲料配方,适用于沉性颗粒、悬浮性颗粒;也适用于其它动物混合料的造粒;还适合医药工业制做8—80目的缓释丸剂。此技术制造成本及材料成本仅是原工艺的十分之一。1水产动物饵料生产现状目前水产动物饵料的物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经挤压而成的硬颗粒,密度大,尤其是喜食水面食物及悬浮食物的鱼类尚…  相似文献   

8.
“养蟹先养草”,水草是池塘养蟹经济效益再提高的关键。 一、重要的营养来源 从蛋白质、脂肪含量看,水草很难构成河蟹食物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因而必须依靠动物性食物。但是,水草茎叶富含V_c\V_E和V_(B12)等,可补充动物性饵料中维生素的不足。此外,水草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加之水草中通常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不同形态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尾健康无病、平均体重为(10.92±0.18)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饵料鱼(蓝圆鲹)组、软颗粒饲料组和硬颗粒饲料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期为42d。从生长性能指标来看,饵料鱼组最佳,硬颗粒饲料组次之,软颗粒饲料组最差;但软颗粒饲料组和硬颗粒饲料组反映蛋白质利用、肝脏功能和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有关的血清生化指标优于饵料鱼组,且软颗粒饲料组和硬颗粒饲料组的血清生化指标(除血清白蛋白水平外)比较接近。结果表明,饵料鱼的促长效果优于软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从促进机体的健康角度来说使用配合饲料较好;建议使用硬颗粒饲料,且参照饵料鱼的营养特点优化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形态饲料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消化酶和组织形态的影响,将240尾健康无病、平均体重为(10.92±0.18)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3个处理:饵料鱼(蓝圆鲹)组、软颗粒饲料组和硬颗粒饲料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期为42d。结果:不同形态饲料组间的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硬颗粒饲料组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软颗粒饲料组和饵料鱼(P0.05),软颗粒饲料组与饵料鱼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鱼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软颗粒饲料组(P0.05),与硬颗粒饲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硬颗粒饲料组与软颗粒饲料组接近(P0.05)。饵料鱼组石斑鱼的肠皱襞高度显著高于软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组(P0.05);硬颗粒饲料组皱襞高度高于软颗粒饲料组,但未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形态的饲料可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肠道消化酶和组织形态,投喂硬颗粒饲料的效果与饵料鱼接近,优于软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1.
黄鳝在自然的野生条件下是以摄食动物性饵料为主的,目前许多进行黄鳝养殖的,也主要投新鲜动物性饵料。但鱼、螺丝等新鲜动物性饵料资源有限,且价格高,贮存困难,往往造成供应不足,同时还存在制料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和黄鳝易染病、生长速度慢、饲料系数高等弊病。这是当前制约黄鳝养殖的关键。一种优质的黄鳝饲料必须符合黄鳝的食性、黄鳝的摄食特点、黄鳝生长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全鱼饵料的选用山东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金兰,李金荣饵料是金鱼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金鱼对饵料选择不甚严格,许多人养鱼为了方便,有什么就喂什么,如面屑、饼干、馒头、窝头、玉米花、蒜皮、大米、牛和羊肉类,喂什么它吃什么。金鱼有“饥不择食”的本能。但从营...  相似文献   

13.
鱼虾饵料原料主要是指生产鱼虾配合饵料的原料,其中也包括与配合饵料并用或根据情况以单品种使用的部分。一、鱼虾饵料原料及其营养特点1动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但价格较昂贵,来源也不太丰富。动物性原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鱼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龟、养鳖热的兴起,对龟、鳖动物性饵料增加。如何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解决所需的动物性饵料呢?其有效途径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保持平衡的全价日粮配合饲料中,配合饲料工业仅仅满足养猪业需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农场直接加工颗粒饲料对解決本场饲料和减少动物性饲料具有大的作用。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查明了动物性饲料不同含量的各种颗粒配合饲料的肥育效能。试验在15000头猪的唐波夫工农联合自动化猪场进行,试验期79天。试验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饲养管理 1.投饵 以活饵料为最好,常用的活饵有红线虫、水蚤、孑孓及蝇蛆等。笔者近来发现,以鱼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喂金鱼,效果也不错。投喂的饵料切忌过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10。投饵时间选在鱼最活跃的时候进行。 2.换水 饲养金鱼的水要求洁净清新无污染。天然水可直接用来养鱼,自来水必须经过2~3天的“养水”过程。饲养过程中注意保持水质清洁,水浑浊时,应换水或过滤。换水时,一般只换1/3左右。用吸管吸去池(缸)底污物,补足水量即可。如需彻底更换进行池  相似文献   

17.
饵料中不同的动物性蛋白源对虾体生长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饵料中不同的动物性蛋白源对虾体生长和营养组成的影响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吴新民杨金晓范葵红郗艳娟张建通韩春茹饵料中的动物性蛋白源是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生产成本及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鱼粉是最常用的一种饵料的动物性蛋白源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价格较高和其它...  相似文献   

18.
<正> 动物性食品在日摄入量中的多寡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动物性食品所含营养成分与人体所需要的极其相似,尤其是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更是植物蛋白不可比拟,因此,动物产品较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组成人体本身,对人类的体质发育及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民的食物中,动物性食品的比重还较低,据1959年调查,动物性蛋白只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任务,是向人类提供量足质优的食物。我国目前平均每人每天食物中的热量比全世界的平均数(2200大卡)稍低,其中动物性食品在总热量中的比重,估计不到5%。美国平均每人日粮的热量为3160大卡,其中动物食品占40%以上。我们虽不需要达到美国的水平(动物性食品过多,也不利于健康),但将目前水平适当提高,例如提高到2500大卡,其中动物性蛋白占蛋白总量的10%,是需要的。因此要使我国人民的食物在数量和基本构成上达到以上水平,需要大幅度增加农畜产品的供应。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大力发展植物生产。因为归根到底动物产品都是由植物产  相似文献   

20.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蛋、奶等动物产品已经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了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人们广泛地应用各种药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抗菌素、磺胺制剂、生长促进剂和各种抗菌素制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