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能增加叶面积、茎粗和雌花数,缩短节间长度,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施用浓度以50~100mg·L-1为宜,施用时期在1~2片叶期.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对线椒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乙烯利催熟线椒青果,通过测定辣椒素含量和红熟期来判定适宜的乙烯利浓度和处理时期。结果得出过早运用乙烯利处理线椒果实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著缩短红熟期,但却降低了辣椒素含量;在我区使用乙烯利催红线椒要在8月中下旬之后;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红熟期也越来越短,施用次数以2次为佳,多次喷施乙烯利并不能有效提高辣椒素含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红熟期。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瓜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可以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第一节位随着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施用乙烯利可以增加黄瓜雌花总数特别是前期雌花数,雌花总数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座果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浓度为100μl/L既可以增加雌花总数也有较好的座果率,是较好的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西葫芦的苗期进行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结果表明:乙烯利100~200ul.1-1浓度范围喷施2次,既分别在一叶一心、三叶一心期处理,西葫芦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总雌花数增多,雌花率较增大,早期产量提高,同时对西葫芦的商品性和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喷施赤霉素、乙烯利对大蒜抽薹期、蒜薹、蒜头产量和产值等方面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大蒜的生长发育象其它作物一样既受内源激素控制,亦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制约。本试验结果也反映出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数量赤霉素、乙烯利对大蒜生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搞清大蒜大蒜生育与药类、用量之间的量质关系是提出完善施用技术措施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本试验仅在宏观方面得到一些结果。 1.乙烯利能抑制大蒜植株的生长和花茎的伸长,  相似文献   

7.
针对台农16号菠萝进行催花试验,以期筛选出台农16号菠萝的最佳催花药剂及安全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台农16号菠萝采用乙烯利催花时,其安全使用浓度为300~500倍液(960~1600mg/kg);菠萝生产上采用乙烯利催花时,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是没有必要的;台农16号菠萝催花期施用尿素对果实耐贮性影响大;乙烯利无论是灌心还是叶面喷施,均能有效地使台农16号菠萝抽蕾开花。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促落果提高澳洲坚果采收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澳洲坚果采收成本,提高采收效率,以澳洲坚果主栽品种"HAES800"和"HAES294"为材料,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浓度为1.5g/L、2.0g/L和2.5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情况、落叶情况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的促落果效果和使用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品种"HAES800"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4.10%、94.08%和93.67%,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24.64%;品种"HAES294"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6周后的落果率则分别达到90.89%、93.17%和91.80%,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53.27%;相比而言品种"HAES800"对乙烯利溶液更敏感;建议在生产中品种"HAES800"和"HAES294"分别采用1.5g/L和2.0g/L的乙烯利溶液进行促落果采收;尽管喷施乙烯利会引起部分落叶,但不会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应用本方法可使澳洲坚果采收成本降低25.07%,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坐果率较高的枣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萘乙酸、S-诱抗素、木醋液等4种化学疏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00、1 000 mg/L乙烯利和喷施677 mg/L S-诱抗素处理对枣油桃果实疏除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单果重,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喷施乙烯利、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喷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诱抗素进行疏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甘芳 《果农之友》2002,(1):40-40
据试验,在西瓜生长期喷施稀土溶液,可使坐果率提高17%~30%,产量增加15%~30%,含糖量增加23%,成熟期提早3~7天。因此,在西瓜上施用稀土是一条投资少、效益高的辅助措施。施用的技术要点如下:1、喷施时期及次数稀土在西瓜上的喷施适期为藤蔓伸长期、初花期和幼果膨大期。前两个时期施用主要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为主,后一个时期施用则是以提高含糖量、增进果实品质为主。因此,稀土在西瓜上的喷施次数以2~3次为宜,喷施2次时宜在前后期各喷1次。2、喷施浓度及用量在藤蔓伸长期,每666.7平方米用稀…  相似文献   

11.
苦瓜嫁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不同丝瓜资源与碧秀苦瓜的嫁接亲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与苦瓜的亲和性是不同的;选育出一个苦瓜砧木新品种"强根苦瓜砧",其嫁接苗的产量比实生苗高33.6%;研究出的嫁接苗网式栽培技术,省工省钱,可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适合湘西北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加工型苦瓜栽培模式,2008-2009连续2a对引进筛选的江西大麻子苦瓜进行催芽方法、嫁接砧木、定植密度、追肥种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夏秋栽培中,种子以55℃温汤浸种60min处理效果最好;用黑籽南瓜作砧木既防病、高产,又可以降低果实苦味;稀植产量高于密植产量;追肥以667m2施大量元素复合肥15kg为宜。壮苗、嫁接、稀植、肥足是江西大麻子苦瓜在常德地区栽培应实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瓜品种早苦瓜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mg·L-1)的乙烯利处理苦瓜种子,研究乙烯利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对苦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雌花数、产量、定植后期的叶面积及茎粗均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1雌花节位和雄花数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50mg·L-1乙烯利处理效果最佳,各项指标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淹水胁迫对丝瓜和苦瓜幼苗形态及不定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荆州本地丝瓜和香帅5号为试材,研究淹水胁迫对丝瓜和苦瓜幼苗形态、不定根解剖结构和屏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瓜幼苗淹水胁迫12 d内株高、叶片数及鲜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胁迫16 d后才显著低于对照,而苦瓜幼苗淹水胁迫4 d后株高、叶片数及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丝瓜幼苗淹水胁迫8 d后淹水部位茎粗(子叶以下1 cm处)显著大于对照,但苦瓜幼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胁迫16 d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而苦瓜没有形成;淹水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幼嫩部位(距根尖20 mm处)出现具明显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而苦瓜幼苗不定根在距根尖40 mm处才出现。说明淹水后丝瓜幼苗不定根内发达的通气组织以及20~40 mm处的屏障结构是丝瓜比苦瓜耐淹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早秀F1苦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灌周期对大棚苦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肥总量均相同条件下,1 d 1次、2 d 1次和3 d 1次的水肥滴灌周期对苦瓜的生长影响不大,其中,1 d 1次水肥滴灌周期下的苦瓜产量最高,比3 d 1次、2 d 1次分别增产12.19%、23.68%。从经济效益考虑,可以选择1 d 1次的水肥滴灌周期进行苦瓜生产。  相似文献   

16.
陈玉梅 《蔬菜》2021,(10):79-81
为了解决漳平市苦瓜常年复种栽培,苦瓜疫病普遍发生并呈日趋严重之势,常给当地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害的问题,2019年漳平市西园镇钟秀村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苦瓜新品种"超群春宝"嫁接苗进行大棚春提早试种,通过科学安排茬口、药剂+温汤浸种、苗期乙烯利去雄、全面闷棚消毒、前期轻施肥水、结果期改善光照、精准人工授粉、适当提前采收等措施的应用,试种取得较大成功,每667 m~2产量为4 000~6 000 kg,最高产量在6 500 kg以上,基地苦瓜产值2 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苦瓜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苦瓜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纯N20kg、N:P2O5:K2O=1:0.5:1.1+有机质配方效果最好,比其他处理增产率高7.3%~75.2%,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可减少NPK养分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苦瓜营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个绿苦瓜自交系配制成8个苦瓜杂种,对苦瓜果实VC、有机酸、水分和还原糖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果实VC含量一般介于双亲之间,各有4个组合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超中亲优势。苦瓜果实有机酸含量仅有3个组合介于双亲之间,最高杂种优势达55.70%。苦瓜果实水分含量有6个组合介于双亲之间或略高于中亲值,8个组合中有6个和2个表现为正向和负向的超中亲优势。苦瓜果实还原糖含量8个组合都不介于2个亲本之间,最高杂种优势和最低杂种优势分别为73.72%和-72.92%。  相似文献   

19.
南海大顶苦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挥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特色蔬菜——大顶苦瓜的产品优势,提高农户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水平,在改良南海大顶苦瓜品种的基础上,制定出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内容包括品种特性、产地环境要求、育苗、田间管理措施和采收,旨在进一步提高南海大顶苦瓜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这一传统特色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20.
福建西瓜、苦瓜嫁接栽培的发展过程及苦瓜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福建省西瓜、苦瓜嫁接栽培的发展过程,并对福建省各地苦瓜嫁接栽培技术经验进行了介绍,旨在普及瓜类枯萎病防治新技术和适宜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