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南桦人工林群落层次均可分为3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下层植物很难达到上层。西南桦是上层的主要树种,具有较丰富的层间藤本植物,山地雨林群落可分为5层,乔木层上,中,下层,灌木层,草木层。各人工林类型均具有一定数量藤本植物,体现出一定的山地雨林特征。4种类型的方差分析S检验表明,各类型草本层,藤本植物种类数量差异不明显;灌木层植物种类,西南桦+马占相思差异显著,西南桦+山桂花和山地雨林差异显著,山地雨林>西南桦+马占相思>山桂花,西南桦+山桂花的种类数远小于西南桦+马占相思和山地雨林,乔木层山地雨林和其它3种人工森群落差异显著,各层次的多样性指标D,H在4种类型的变化上除乔木层外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较其它层次高,藤本植物次之,草木最低,在3种人工林中,西南桦+马占相思的灌木层,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宽坝林区3种人工林群落———黄檗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柳杉—杉木人工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檗人工林乔木层具有较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灌、草层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柳杉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较低的优势度,而灌、草层内具有较低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较高的优势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各层次物种丰富度居中;不同层次间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且乔、灌层之间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茂名森林公园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名森林公园人工林群落进行典型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园内人工林群落共有植物64种34科55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种7科8属、裸子植物1种1科1属、双子叶植物48种24科41属、单子叶植物5种2科5属.园内人工林灌木层物种组成以桃金娘、九节、银柴、大青、白背叶、鬼灯笼、酸藤果、土密树为主;草本层植物主要有芒萁、蔓生莠竹、飞机草、弓果黍等10种.不同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在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但均匀度表现不一.3个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Shannon-Wienner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两者与丰富度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徐州石质山地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州石质山地上发育的人工侧柏林和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在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探讨了人工植被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现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育存在较大差异,结构复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高,刺槐林的群落总体多样性大于侧柏林;人工林优势种群的自我更新较弱,现有人工林均处于不稳定状态;现阶段人工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灌木和草本层;复杂的群落结构、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群落的稳定,故可通过抚育间伐、补植和引入乡土树种等促进人工林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龙岩市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种群分布格局、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柏种群在龙岩市域内7个县(市、区)分布广泛,现存天然林县域分布71.4%,且毛竹林群落类型占99.2%。综合计算,40a人工林平均胸径19.9cm,比天然林大3.6cm,人工林平均树高14.1m,比天然林高2.4 m,差异显著。(2)天然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82种)高于人工林群落(26种)。(3)天然福建柏大径级居多,后续资源贫乏;人工林径级与株数呈正态分布。(4)福建柏林分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但各层次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人工林。因此,必须建立龙岩市福建柏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并采取福建柏与乡土树种等多树种混交方式造林,以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使群落层次更加丰富,森林群落结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九寨沟县不同海拔粗枝云杉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粗枝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物种组成较单一,林下以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植物为主,物种丰富情况总体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四川忍冬和毛叶插田泡在灌木层中有较大更新潜力;草本层唐松草是很好的伴生草种,且海拔越高优势越明显。(2)随着海拔的升高,粗枝云杉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低海拔(2 500 m)粗枝云杉平均树高是高海拔(3 300 m)的3倍左右。(3)低海拔下粗枝云杉林分郁闭度高达0.9,林下灌草植被盖度极低;高海拔下林分郁闭度较低,但林下灌草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交界处,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区域。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乌拉山主要森林群落(白桦林、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2)群落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白桦林〉柄扁桃灌丛;(3)群落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同一种森林群落类型之间绝大多数呈轻度相似性;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之间呈极不相似;生境条件的差异、人为干扰等因素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4)群落物种组成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为主,林下灌木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种植外来种群落的百山祖主峰一带和周围未种植外来树种植被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主峰一带引栽外来树种后,虽增加了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但抑制了本地乔木树种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恶劣的生境条件,从而增加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木本植物的增多,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吕梁山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内植物种类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侧柏林下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种,隶属于16科33属.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和Richness指数,对不同林分密度级侧柏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人工林林分密度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为:①林分密度的变化对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当密度为2 250株·hm-2时,草本层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②林分密度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林分密度为1 375株·hm-2和2 250株·hm-2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大,群落相对稳定.③除密度为3 000株·hm-2的林分外,其余4个林分密度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基本一致.④研究区的侧柏人工林造林密度选择2 250株·hm-2或1 375株·hm-2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亚高山3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亚高山林区次生白桦(BF)、岷江冷杉(FF)和紫果云杉林(SF)的物种组成、叶面积指数(LAI)、年龄结构、胸径(DBH)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综合特征。结果表明:(1)BF群落中出现的雏管束植物有27科57属71种,F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柬植物有28科50属60种,S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7科36属39种;(2)BF、FF、SF群落的LAI分别为0.84(±0.11)、1.25(±0.30)和3.53(±0.22);(3)FF、SF群落内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和方枝柏的树高、冠幅与胸径大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4),BF群落内的白桦树高、冠幅与胸径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10)。处于演替早期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演替后期的物种多样性,演替后期的群落LAI高于演替初期的群落圳。可利用胸径大小与树高、冠幅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来评估亚高山“针叶树种”的冠幅和树高。  相似文献   

11.
楠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都江堰灵岩山楠木人工林纯林为基底,在林内选设标准地(20m×20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楠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现象明显,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大于灌木层,水麻和小竹叶菜分别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优势种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楠木人工林种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同时,不同楠木种植密度下草本层的各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表明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高于灌木层.  相似文献   

12.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13.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1hm2的固定样地数据,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阔叶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群落的自然演替进程.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1.0 cm的植物共62种,个体总数3740株,其中杉木占57.03%,重要值为50.51;其他7种优势阔叶植物的重要值之和为29.72;杉木林乔木层的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732、0.655、1.884和0.456;优势阔叶植物种群中,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是典型的衰老种群;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稳定至衰老种群;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野柿树(Diospyros kaki var.silvestris)为基本稳定种群;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为增长种群;各植物种群高度结构特征表现不同,只有杉木种群在10.0 m及以上的高度结构与整个群落相似.经过30 a的自然演替,杉木的重要值仍大于50,群落的针叶林性质未变,属于向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早期阶段;虽然出现了赤杨叶、枫香、檵木等优势阔叶树种,但它们在群落中未达到杉木的建群种地位.  相似文献   

15.
依据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的调查结果,研究了油松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了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64个样地中发现了177种植物,其中乔木28种,灌木51种,草本98种,隶属于49科110属。(2)乔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更为明显。依各层次植物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苔草,灌木层优势种为土庄绣线菊。(3)多样性指数在各层次表现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湘中丘陵区石栎(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混交林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和种间相遇机率.对其群落物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湘中丘陵区石栎混交林群落乔木层与下木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84和3.197;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24和0.814;种间相遇机率分别为0.625和0.814;均匀度分别为45.80%和63.94%.乔木层第Ⅰ亚层多样性指数低于第Ⅱ亚层;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等指标测定福建省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阔叶林在福建省树种中占重要地位,其中硬阔类树种的优势地位更为明显;福建省阔叶林物种分布较均匀,植被保护较完整。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中部山区不同林龄(3 a 生和 5 a 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 统计和分析了桉树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结构与分布)和物种多样性(Margale 丰富度指数、 Simpson 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3 a 生桉树林下植被共 记录维管束植物23 科 31 属 33 种,5 a 生桉树林林下植被共记录维管束植物 24 科 32 属 35 种,不同林龄 桉树林下植被结构与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乔木幼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均明显不同;(2)林龄对 桉树林下植被丰富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优势度和均匀度影响较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林下灌木层 和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下降,其中灌木层下降幅度大于草本层。总体而言,林龄对林下植被的 种类组成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林下植被的结构与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森林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发展、演替及碳汇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样方调查方法,通过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广东省不同气候带灌木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灌木层物种分属68科156属302种,南亚热带分属58科140属225种,北热带分属20科27属29种;灌木层植株密度和平均高度由北向南递减;桃金娘是广东省灌木群落的主要物种;中、南亚热带内,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灌木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人工林灌木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随纬度降低表现出缓慢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小陇山不同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树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维持物种多样性是目前森林经营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点抽样方法研究了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的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林分的树种较全面清理割灌模式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较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较高,林分内各树种分配较为均匀,带状割灌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在3种全面清理割灌改造模式中,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虽然树种数与其它2种相同,但林分内树种分配均匀性差,集中性高。不同的改造模式对林分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这对提高和保持改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