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据测算,全国有各种作物秸秆5亿多吨,含氮280多万吨、磷近60万吨、钾57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25%,并且还有大量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下,如耕地每年667平方米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千克,可增产粮食25千克以上,并能补偿土壤有机质的损耗。实验表明,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稻麦秸秆还田的实践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宝贵的有机肥源.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据测定,每500kg秸秆(约1亩)含氮3.6kg、磷0.45kg、钾5kg.故搞好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我站进行稻麦秸秆两熟全量还田.有关操作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我国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所含氮、磷、钾相当于我国目前所施用化肥量的25%以上。如果1hm^2耕地还田秸秆3万kg,可增产粮食375kg。如果1/3秸秆作为饲料。可增加1亿头的载畜量,节约粮食5300万t。如果1/3的秸秆被合理而高效地用作能源,则可代替6000多万t标准煤。就目前我国秸秆利用情况来看,大约有30%的秸秆直接用作农村生活燃料,  相似文献   

4.
<正>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它通常是指农作物在获取主要产物后剩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约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种禾本科作物秸秆和豆科类作物秸秆,是一类极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各类农作物,每年可提供秸秆约17亿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种类(一)秸秆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近7亿t,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则高达8000多万t。近年来,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以提供能源为主的能源作物已逐渐成为农业生物质能的一大资源。考虑到农作物秸秆可获得性的特点,预计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能源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3亿t,折合标准煤为1.5亿t。(二)畜禽粪便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在有大量粮食产出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产生。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2019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t,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t。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其中,稻草秸秆约2.11亿t、小麦秸秆约1.54亿t、玉米秸秆约2.73亿t、棉花秸秆约2600万t,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约3700万t、豆类秸秆约2800万t、  相似文献   

7.
水稻秸秆还田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水稻秸秆剩余,水稻秸秆还田是保护环境,增肥改土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还田的秸秆在一个生长季内全部腐烂,部分被当季作物生长所吸收,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本文通过秸秆还田后土壤肥力、土壤元素等因素的对比,得到实验结论。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秸秆还田可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山东省青岛市每年玉米播种面积390万亩左右,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玉米收获机械的普及应用,玉米秸秆还田率越来越高。由于玉米秸秆产量大且不易腐烂,还田后土壤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还田后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腐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无疑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后,特别是秋熟秸秆还田后,后茬作物是旱茬,还入土壤中的秸秆会使耕层土体松散,土壤大孔隙占比增加,田间持水量低,保水性能降低,秸秆分解腐熟速度慢,对后茬农作物生长与没有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相比土壤环境有明显性差异,农作物生长也有差异,研究这种差异性,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今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森 《河南农业》2016,(7):18-19
正商丘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全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9.2万hm~2以上,粮食总产连续两年保持在60亿kg以上。其中夏粮40亿kg左右,秋粮22.5亿kg以上。商丘是全国粮食产量超50亿kg的18个地(市)之一,粮食总产占全国的1/90,占全省的1/9。商丘市与1979—1984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清了商丘市的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为全面开展作物平衡配套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商丘市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近10年来的耕地肥力建设、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秸秆是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资料显示,1吨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吨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如果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亿吨标准煤的热值。秸秆还田就是把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秸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农业副产物,高达7亿t以上,其中玉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秸秆输出作物。为了明确在小麦与玉米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其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们应该采用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分析出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钾、有机质、pH值等都有正向效应,提出秸秆还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地区确定还田量与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8,(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全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秸秆处理技术,目前超过50%的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秸秆材料化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秸秆材料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该技术是利用粉碎后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预处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  相似文献   

14.
一、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 宛城区是一个郊区型农业大区、国家商品粮生产县区之一。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718万hm2,农作物秸秆总量约58.47万t,折标准燥30万t,其中麦类、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秸秆分别占总量的42.17%、34.73%、9.08%、7.55%.其他作物所占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15.
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农业生产副产品。据报道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到 8亿t之多 ,是一个较大的饲料资源。但目前一多半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或焚烧后还田 ,还有一部分作为生活能源被烧掉 ,作为饲料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作为饲料的部分 ,也存在未加工秸秆利用率不高和适口性差的问题 ,为此 ,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势在必行。未经处理的秸秆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较低 ,主要是因为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糖类结合在一起 ,使得瘤胃中的微生物和酶很难分解这样的糖类 ,此外 ,还因为秸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和其他…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机械化的发展,各地在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值得关注。我国秸秆还田的理论落后,秸秆经过有氧发酵还田,是科学的有益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直接还田,进行无氧发酵是不科学的,对作物生长有害,需要加强研究秸秆还田的科学理论与新方法。我国农业每年生产秸秆6亿多万t,利用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笔者从事大农业生产和研究45余年,历经黑龙江垦区开垦、发展与腾飞。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垦区进行了秸秆还田的生产实践,当初机械没有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作物秸秆是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是一种可供开发与综合利用的资源.济宁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00×104 hm2以上,其中秸秆作物面积近80×104 hm2,秸秆产量(风干基)710×104 t左右,加上蔬菜、瓜类作物的非商品部分,总量约为780×104 t.  相似文献   

18.
以周口市为例,采用草谷比法估算了周口市自2012-2021年以来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养分资源量。结果表明:(1)周口市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年均1005万t,秸秆养分资源总量年均为8.04万t(N)、5.28万t(P2O5)、15.26万t(K2O),秸秆养分释放总量年均达20.98万t,小麦、玉米秸秆是周口市秸秆资源的主要来源;(2)以2021年数据为例,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后可释放氮素35.46 kg/hm2、磷素17.08 kg/hm2、钾素85.35 kg/hm2,理论上可替代小麦生产中19.3%~20.3%(N),10.7%~34.2%(P2O5),和100%(K2O)的化肥施用量。周口市秸秆资源量丰富,合理化利用后将具有巨大的化肥替代潜力。随着周口市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小麦、玉米播种面积有望持续增加,将影响未来作物秸秆的产出和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19.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 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农业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土壤肥力下降和环境污染,使农村生存环境恶化并影响农副产品的产量及品质,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1.1农作物秸秆多采用燃烧等一次性利用方式 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磷、钾等营养成分和许多微量元素。我国每年近6亿t农作物秸秆相当于300多万t氮肥、700多万t钾肥、70多万t磷肥,约占全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推出了秸秆还田措施,通过将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做法,来改变土壤的性状,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萌芽和生长。本文通过阐述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意义所在,进一步介绍秸秆还田的利用方式,供广大农户借鉴交流。秸秆还田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的思维转变。农作物秸秆还田策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变革,是一次思维的创新。尤其是现在,稍有管理不当就会出现雾霾天气,秸秆还田使因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现象得到控制,做为农业生产来说,农作物秸秆本是无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