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五个坚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五个坚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我国农业的三个最需要:农业基础仍  相似文献   

4.
柏莉 《甘肃农业》2007,(10):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在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基础施设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第一,支持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要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不能毁旧村建新村,  相似文献   

5.
<正> 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什么时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停滞甚至萎缩。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 保护农民积极性,就要充分承认农民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要  相似文献   

6.
市郊农民走向市场的思考周雍强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键是把农民推向市场,只有农民真正走上了市场,才能建立起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农民走向市场不可能平衡推进,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必然有快有慢,有先有后。市郊毗邻城市,是城市与农村的...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地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减少农民,降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有效促进国家经济全面、快速发展。而减少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民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是农业问题始终与其他问题相互交融.波澜壮阔的中国事业,发端于农村.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正确处理“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肯定了市场经济对农民解放思想、强化市场意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改进完善,农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产业比较效益的牵动,对“三农”影响的负效应。论述了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三农”与二、三产业、社会政局稳定的辩证关系,指出正确处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稳定发展农业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提出树立经济工作整体观念,克服片面性;把制订经济政策重点放在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上;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保障机制等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知识化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以资源约束为主转变为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的农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方法,用行政命令强迫农民进行结构调整,而只能加强宏观调控,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农民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kblyz@163.com     
 从分析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市场经济体制下、城镇化进程中及农业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指出解决当前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和难点问题,是长期的问题,必须常抓不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八条对策:一是正确认识高度重视;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赋予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四是延长农业产业链;五是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六是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其他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七是严格保护耕地,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八是完善理顺农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产品销售难、获取信息难、采用新技术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根本抓手,发展创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的有效选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经济发展的问题,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建立起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从中国农民利益的现状了出发,分析影响中国农民利益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积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和农村自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提高保护农民利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推进产业化经营是贯穿农村工业化、合作化、市场化、集约化的一条主线: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一条途径,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活跃在农村市场的农民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市场优势,也必须主要依靠各类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经济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组织和整合。近年来,阳泉市各级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进行试点,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尽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改革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尊重了农民的首创精神。甘肃省定西市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效益凸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发展基础加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经验启示主要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基本政策;坚持农业支持保护,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正垣 《现代农业》2001,(11):34-34
当前,内蒙古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业也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村形势的变化使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出现卖难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粗放经营,过度开发资源,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农民增收减缓。这些问题最终必须靠市场来解决。但要把握市场,必须把握市场信息,一个信息不畅通的地方,产品不可能打开市场。尤其是作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是信息,只有建立完善的权威的系统化的信息网络体系,引导农民找开市场这扇大门,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相对于发达省区,较为闭塞的我区,更应该在网络技术应用上加快步伐。否则,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技术扩散等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的当今,如果我们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停滞不前,不能实现与发达省区的同步发展、资源共享、就会在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市场化上进一步拉大与其他省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农民既增产又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应当看到,当前农产品卖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事实已充分证明,农民增收快慢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如何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这是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市场经济体制下、城镇化进程中及农业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指出解决当前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和难点问题,是长期的问题,必须常抓不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八条对策:一是正确认识、高度重视;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赋予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四是延长农业产业链;五是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六是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其他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七是严格保护耕地,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八是完善理顺农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流通的传递和反馈,引导微观主体按照市场需要,合理安排,科学决策。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农村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必须尽快扭转农业信息滞后的被动局面。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难在结构调整上;结构调整难,又难在信息服务上。因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信息上做文章,在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上求突破。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来看,农业信息是关键因素,农业现代化体现在生产上的自动化、管理上的科学化,两化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离不开农业的信息化。必…  相似文献   

20.
王景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46-14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在飞跃的发展,农民要想过上小康的生活,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