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再生稻敏感生育期与二化螟发生期重合,二化螟防治的难度较大。本文根据近3年来郎溪县再生稻二化螟防控措施和效果,探讨融合栽培方式、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的二化螟防控方式。 关键词 再生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南稻区二化螟虫害历年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呈加重趋势,以二化螟一代为害早中稻及早栽麦茬稻的有效分蘖为主,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二化螟一代的防治问题,几年来,对二化螟一代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出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并在2003、2004年水稻二化螟一代中等偏重发生情况下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化螟是湘中娄底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近20年来水稻二化螟在娄底市的发生消长和危害情况,从耕作栽培制度、气候因素、防治策略、防治技术以及螟虫抗药性和天敌的控制作用等方面,阐释了二化螟的消长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植保专业化防治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东安县二化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一是耕作制度的改变,二化螟虫源田面积增加,虫源基数上升,二是气候变暖,二化螟四代发育完整,平稳越冬,三是防治质量及效果不理想,致使二化螟为害加重,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虫是水稻上主要害虫,尤其一代二化螟虫,我县连年大发生,危害重,为筛选防治二化螟有效,安全,经济的新农药,我们在早稻上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5%锐劲特SC等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锐劲特SC等药剂进行了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在卵孵化高峰期667m^2用30~40ml,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的为害,保苗效果在95%以上。三唑磷类农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尤其是三代二化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九十年代我市二化螟回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我市二化螟回升主要有四个原因:即防治对策、冬季高温、转化率和用药。建议在防治上要采取综合防治,逐步改变依靠单一的化学防治手段,使防治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锐劲特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锐劲特SC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5%锐劲特SC30~40ml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及保苗效果、增产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期长,是目前防治二化螟的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为水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如一味的应用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本文针对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方法做出了分析,对害虫无公害防治的现状和趋势、二化螟的危害和防治现状、建立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螟虫(钻心虫)包括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以二化螟为害为主。二化螟常年发生三代,以一、二代危害较重,第三代危害再生稻。我区常年防治时间一般是:一代螟虫5月上旬,二代螟虫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三代在8月初。防治适期要依据当年气候情况等综合因素而定,具体防治时间以植保部门预报为准。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螟虫,压低发生基数;  相似文献   

11.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持续大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推广杂交水稻以来,水稻二化螟为害加剧,发生代次多,发育进度不整齐,世代重叠,损失逐年加重。为此,探讨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对口化学农药防治为重点,以及生物、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是生产上制约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华北稻区二化螟的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大田生产二化螟的防治重视不够,为了防止其虫源积累导致大发生,以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规律做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目前生产比较实用和有效的二化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为例,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特点,并分析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和其他防治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二化螟的防治水平,探索二化螟防治新技术,2016年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使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防效达85.32%,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殷世杨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10-112
通过不同世代、不同使用时间使用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1O%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对二化螟效果十分优异。20~40ml/667m2,药后20d对1代二化螟杀虫效果达100%,保苗效果均在90%以上,40ml/667m2对2代二化螟保苗效果在98%以上。防治1代每667m2用药量20—30ml,防治2代每667m2用药量30~4Oml,对水30~40kg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二化螟的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以期指导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二化螟在我市水稻上危害加重,为寻求防治二化螟的最佳药剂,我们在八圩镇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对水稻二化螟的监测防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2017~2021年水稻二化螟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加强虫情测报能力、农业防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控等方面总结二化螟防控关键技术,以供农户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不断变化,我区成为早、中、晚稻混栽区。由于分散耕作,各农户劳力不一,栽插时期参差不齐,品种多样,二化螟在我区发生逐年加重,成为水稻上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的害虫。为寻求有效防治药剂,2005年水稻二代二化螟大发生之际,我们进行了5%氟虫腈悬浮剂和其他几种药剂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