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氟甲喹在中华绒螫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休药15 d后各组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现行限量标准150μg/kg,太湖开放型水域中试验蟹的残留低于仪器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的氟甲喹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在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水体,Ⅴ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28 ℃温度条件下的消除速率快于22 ℃.  相似文献   

3.
4.
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76 h。左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6.03、344.83、106.19、154.73 h。结果表明,相同给药剂量下,左氧氟沙星在体内浓度更高,分布更广,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细菌性疾病有着更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经检测氯霉素含量超标的中华绒螯蟹,利用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测定气相色谱法,对其性腺(蟹黄)、肌肉和肝脏等可食部分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污染的中华绒螯蟹的性腺(蟹黄)和肌肉中均未检出氯霉素,而在肝脏中检出大量氯霉素.所以在中华绒螯蟹氯霉素检测过程中,样品处理应特别注意肝脏的取舍,同时也提醒人们谨慎食用中华绒螯蟹的肝脏.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毛蟹是一种在海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长的高等甲壳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河蟹的人工养殖具有饲养方法简单,养殖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因此是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档的名特优水产品。河蟹的人工养殖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已得到较好的开展和推广,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我省河蟹近几年主要是以人工放流为主,河蟹的人工养殖还刚刚起步。我校自1985年承担县科委下达的“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实验”以来,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就河蟹的人工养殖技术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长江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的实施工作。我们在搞好引进子一代大眼幼体培育优质扣蟹的同时,于前锋镇中营村选择面积均为8.6亩的3个塘口,进行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投放规格为100只/千克的扣蟹13455只,年底获得亩产商品蟹41千克,平均规格达130克,亩产值2832元,亩利达1512元。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一、塘口改造1.选择良好水源水源为白马湖水系,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清整2000…  相似文献   

8.
9.
中华绒螯蟹在欧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华绒螯蟹侵移欧洲的过程,介绍了该种群目前在欧洲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水产品种之一,各种疾病随着养殖规模化不断出现。综合分析了中华绒螯蟹常见疾病的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彦  颜昌胜 《中国水产》2009,404(7):40-42
为了探索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6年~2008年在洪湖市滨湖河蟹板块养殖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小龙虾156kg,河蟹115kg,亩产值6932元,每亩纯利4500元。  相似文献   

12.
谢理伟 《中国水产》2009,409(12):41-42
为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蟹池套养鳜鱼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休药25 d后,各组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的残留均低于日本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10μg/kg),太湖开放型水域中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的残留低于仪器的检测限;各组试验蟹体内恩诺沙星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条件;28℃条件下消除速率快于22℃;Ⅴ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研究了不同养殖条件下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衰减消除较慢,休药35d后各组实验蟹体内的盐酸环丙沙星残留均远高于仪器检测限;各组实验蟹体内盐酸环丙沙星残留衰减消除速率总体表现为,28℃条件下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22℃;五期幼蟹的衰减消除速率快于扣蟹;室外开放水域中的消除速率快于室内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当涂县和芜湖县池塘养殖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分离到35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DT9和WH21菌株为病原菌。细菌形态特征检查2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条扩增的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443bp,DT9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FJ490063)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2%。WH21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AB680307)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9%。  相似文献   

16.
不同增氧方式对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增氧方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通过对喷水增氧、潜水沙头增氧、底层管道微孔增氧、塑料软管打孔增氧,以及不同管道间距的底层微孔增氧等增氧效果的测定,获得养殖塘的水温、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异养菌总数及弧菌总数,并对各水质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底层管道微孔增氧能有效缓解溶解氧的下降,减缓氨氮、亚硝酸盐的增加速率,管道间距在10~12 m改善蟹塘水质因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温跃层"及溶解氧的"日较差"和"水层差",而底层增氧可有效打破池塘水体的"温跃层"和溶解氧的"水层差",减小温度变化及底层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胁迫,而且使溶解氧、NH3-N和NO2--N浓度以及pH保持在河蟹正常生长所要求的范围,促进幼蟹的蜕壳,提高个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烯基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呋喃西林(NF)和氨基脲(SEM)的伏安检测方法。循环伏安(CV)扫速0.10 V/s时,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 6.0)中NF发生不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受吸附控制。缓冲溶液种类、pH值、富集时间等优化情况下,NF的还原峰电流(ipc)与其浓度在20.0-80.0 n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2.0 nmol/L(S/N=3)。CV扫速为0.10 V/s时,在pH4.1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SEM也发生吸附控制的不可逆氧化还原。优化条件下,SEM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在1.3-39.9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μmol/L。优化条件下,NF和SEM可以顺序测定,检测限分别为71.0 nmol/L和0.3μmol/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和90%。应用于测定淡水渔业水样中二者残留量,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河蟹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星 《淡水渔业》1999,29(9):37-38
河蟹生活在水中,发病不易觉察,即使发现了也往往到了较严重的地步。此时河蟹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给药困难,体外用药也只能杀灭体外病原体。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蟹病发生。1 选择优质苗种苗种质量直接关系到河蟹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因此选择优质的苗种是预防蟹病的首要环节。优质的长江蟹苗应在盐度3‰以下,淡化5-6日,用手捞取少量蟹苗,轻握成团,放手后能迅速散开,并且无死苗,无杂物,无附着物。优质蟹种背甲呈青绿色,有光泽,腹部银白色,新鲜活泼,个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