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7,(2):50-51
<正>本刊讯新年伊始,我国再次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利用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为。1月9日,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和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在广州举办"打击非法经营利用黄唇鱼及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针对非法经营利用黄唇鱼及加湾石首鱼鱼鳔的市场清查与宣传教育活动。国家濒管办孟宪林常务副主任、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刘宏伟副司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伊始,中国再次重拳严打非法经营利用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为。1月9日,中国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和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在广州启动"打击非法经营利用黄唇鱼及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专项执法行动",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针对非法经营利用黄唇鱼及加湾石首鱼鱼鳔(市场名"金钱鳘鱼胶")的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6,(12):17-17
正本刊讯12月1日,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工商总局市场司联合在广州举办"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履约执法培训研讨会"。会议详细解读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有关加强石首鱼保护的决议,讲授了加湾石首鱼鳔及其干制品识别技术,并发布了手机适用的加湾石首鱼膘快速视觉鉴定电子指南。来自美国鱼类与  相似文献   

4.
黄唇鱼     
黄唇鱼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海鱼,其分布仅限于我国东南沿海,故为我国的特有种。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外形与(鱼免)鱼相似,故福建有金钱(鱼免)之称。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背鳍只有8鳍棘,是石首鱼类中数目最少的,背鳍鳍条也偏少,臀鳍第二鳍棘粗长,约为头长之半,颏孔仅2个,且不明显。鳔的形态独特,圆筒形鳔的前端两侧向后延长  相似文献   

5.
黄唇鱼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Lin))],俗名大鸥、白花,英名Chinese bahaba,是东莞海域常见鱼类。60年代,一网曾捕获1500公斤。由于捕捞过度及水质污染等原因,黄唇鱼资源迅速衰退,近年已不多见了。黄唇鱼膘是名贵的中医补品,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目前市面上500克重的干膘(白花胶),售价在12万元以上。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野生鱼类,我局资源环境管理科立项对该鱼资源进行调查,得到东莞市府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本是该项目成果的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7.
正黄唇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保障驯养黄唇鱼的正常生存和生长,避免因水温较低时,影响黄唇鱼正常摄食和生存及生长,以及因冬季寒冷天气导致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出现冻伤甚至冻死黄唇鱼,在冬季来临之前,驯养黄唇鱼池塘应搭建保温大棚,保证养殖水体维持一定的水温,一般不低于12℃,给黄唇鱼正常生存和生长创造一个相对合适的环境,必须做好黄唇鱼的越冬工作。1黄唇鱼驯养池塘越冬大棚的搭建由于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地处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1,(6):53-54
在过去,寻找生产和市场需求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但澳大利亚净海金枪鱼(Clean Seas Tuna)公司的总经理Clifford Ashby确信自己的企业已在黄尾石首鱼(黄尾鰤)产品方面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俗名排口白花鱼、尖头白花鱼,隶属石首鱼科、黄唇鱼亚科、黄唇鱼属。黄唇鱼体形较大,一般体长100~150cm,体重大约为15~30千克,大者可达50多千克,是近海大型暖温性底层鱼类,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尤以珠江口较为常见,为我国特有种,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于2005年成立,继而进行了黄唇鱼的救护工作,是目前已知池塘驯养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黄唇鱼最多的单位。本文是对黄唇鱼救护、驯养工作的小结,在驯养黄唇鱼的池塘选择、水体消毒、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期待社会的重视,通过共同努力,使黄唇鱼种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东莞海域黄唇鱼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黄唇鱼救护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改进和完善救护方法,并总结了多年的救护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救护方法,大大提高了黄唇鱼救护的成功率,在近3年中,共救护黄唇鱼380条,成功救护303条,通过改进救护技术,使黄唇鱼的救护成活率提高了44%,从最初的40%提高到84%,对保护黄唇鱼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被动声学方法监听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的声音,初步分析了其声谱特征,旨在为黄唇鱼声学无损调查、水下噪声影响分析和发声的生物学行为等物种保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017年3—5月,用microMARS型声学记录仪对东莞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室内水族箱和室外2个驯养池中救护驯养的96尾黄唇鱼进行了2个时段、每个时段连续7个昼夜的声学监听。监听到黄唇鱼共发声246次,发出7类声音,分别是类鼓声、咔嚓声、雀鸣声、嗡嗡声、嗒嗒声、嚓咕声和其他声音等。黄唇鱼昼夜发声次数没有明显差异。黄唇鱼发声以类鼓声为主(175次),类鼓声由1~3个脉冲组成,又以单脉冲类鼓声为主(139次)。类鼓声为类正弦波形,能量集中在0~1 000 Hz,声纹与时间轴平行,谱峰中心频率为50~140 Hz。嗒嗒声与类鼓声相似,其能量也集中在0~1 000 Hz,但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180~190 Hz。嗡嗡声、咔嚓声、雀鸣声和嚓咕声同时包含低频(0~1 000 Hz)与高频(3 000~12 500 Hz)成分。类鼓声时长、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范围分别为67~1 333 ms、35~733 ms和0~1 130 ms,平均值分别为279 ms、70 ms和183 ms;类鼓声时长和脉冲间隔随着声信号脉冲数的增加而增长,脉冲宽度则减短。  相似文献   

14.
李柯懋  高桂香 《河北渔业》2012,(6):18-19,25
厚唇裸重唇鱼为黄河上游大型鱼类。近年来由于人为捕捞、涉水工程修建、水域污染等因素,厚唇裸重唇鱼的天然资源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物种。目前在黄河上游青海段的泽曲河、洮河及大通河尚有一定的资源量。本文介绍了厚唇裸重唇鱼生物学特性、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黄唇鱼亲鱼培育“渡咸”过程中,发生了寄生东方鱼虱病害。在通过肉眼观察、镜检确诊病害种类后,开展了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物处理和淡水浸泡等小水体治疗试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养殖池塘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敌百虫是治疗池塘养殖黄唇鱼寄生东方鱼虱行之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被动声学方法监听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的声音,初步分析了其声谱特征,旨在为黄唇鱼声学无损调查、水下噪声影响分析和发声的生物学行为等物种保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017年3—5月,用microMARS型声学记录仪对东莞黄唇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室内水族箱和室外2个驯养池中救护驯养的96尾黄唇鱼进行了2个时段、每个时段连续7个昼夜的声学监听。监听到黄唇鱼共发声246次,发出7类声音,分别是类鼓声、咔嚓声、雀鸣声、嗡嗡声、嗒嗒声、嚓咕声和其他声音等。黄唇鱼昼夜发声次数没有明显差异。黄唇鱼发声以类鼓声为主(175次),类鼓声由1~3个脉冲组成,又以单脉冲类鼓声为主(139次)。类鼓声为类正弦波形,能量集中在0~1 000 Hz,声纹与时间轴平行,谱峰中心频率为50~140 Hz。嗒嗒声与类鼓声相似,其能量也集中在0~1 000 Hz,但谱峰中心频率范围为180~190 Hz。嗡嗡声、咔嚓声、雀鸣声和嚓咕声同时包含低频(0~1 000 Hz)与高频(3 000~12 500 Hz)成分。类鼓声时长、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范围分别为67~1 333 ms、35~733 ms和0~1 130 ms,平均值分别为279 ms、70 ms和183 ms;类鼓声时长和脉冲间隔随着声信号脉冲数的增加而增长,脉冲宽度则减短。  相似文献   

17.
正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为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又名大鸥、白花鱼、金钱鳘和黄甘等,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为中国特有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据报道,黄唇鱼成鱼一般个体重为15~30千克,体长为1.0~1.5米,大者重达100千克、长1.8米,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黄唇鱼寄生“鱼蚤”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闽南、潮汕人称金钱鳘(鲵)、温州人称黄甘,东莞称为大欧、白花。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品种。目前对黄唇鱼驯化养殖过程发生的病害的研究及报道甚少,本人在驯养黄唇鱼过程中发生的黄唇鱼寄生的"鱼蚤"病害,进行检查、药物敏感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蜡切片、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 (Ali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gent AB, pH 2.5)]染色技术,研究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黄唇鱼食道粗而短,胃呈"卜"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胃与肠的连接处有8条幽门盲囊,肠道在体腔内迂回2个曲折。光镜下观察到消化管管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食道肌肉层很厚,黏膜层很薄,未见黏液细胞分布。胃部肌肉层和黏膜层均很厚,黏膜固有层分布胃腺,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幽门盲囊管腔很大,但肌肉层很薄。肠道肌肉层较厚,黏膜皱褶较细长,黏膜上皮细胞间可见圆形的黏液细胞。肝脏内弥散分布胰腺组织,肝小叶内可见大量糖原空泡。AB-PAS染色检测到胃部分布为红色的Ⅰ型黏液细胞;幽门盲囊黏膜上皮分布大量蓝色的黏液细胞,为Ⅱ型黏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检测到大量Ⅱ型黏液细胞,并有少量Ⅰ型黏液细胞。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体现了食性与结构功能相协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是中国特有种,属石首鱼科,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与东海。过去,珠江口海域是黄唇鱼的主产区,但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渔船过度捕捞,黄唇鱼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6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