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禾花鱼”是广东连南山区稻田养殖的一种土著鲤鱼,因放养在稻田中,以采食田间杂草和落水稻花为主食,而得名“禾花鱼”。 长期以来,由于当地鱼种繁育基础工作落后,多数养殖户依靠自繁自育方式解决鱼种苗来源,造成当地“禾花鱼”近亲繁殖现象普遍,鱼种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呈无序发展,最终导致“禾花鱼”品种种质退化严重,稻田养鱼生产力普遍下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来,广西区全州县把发展稻田养殖禾花鱼作为增效富民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98年该县利用稻田养殖禾花鱼回.72万亩,产鱼160吨,产值240万元。1999年该县稻田养殖禾花鱼297万亩,上半年产鱼596吨,产值894万元。显然,这里的稻田养殖禾花鱼不仅具有良好收益,而且前景广阔。有关禾花色的ABC正宗的“宫庭贡品”禾花鱼,全身为紫色吗揭),有的甚至成透明状,以稻田禾花为食,当地人称它为“乌鲤禾花鱼”,此鱼产地为全州县,现分市桂林市各地,但产量及品质仍以全州为最,特别是全州县的才湾、龙水两镇养殖较为…  相似文献   

3.
浅谈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全州禾花鱼的历史渊源 全州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桂东北地区就有了稻田养鱼的记载,到唐末五代利用稻田进行稻鱼生产已较普遍,清代乾隆盛世时曾把全州县的“禾花鱼”列为贡品,之后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1954年,国家农业部、广西商业厅、桂林专区农林水利局及苏联专家就禾花鱼品种专程到全州进行了考察,认为禾花鱼肉质鲜美,全州稻田养鱼两全其美,宜大力发展,《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为此专作记载。19世纪60年代,全县稻田养鱼超过6666.7hm2。“文革”期间曾把稻田养鱼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批判,该品种几乎濒临灭绝。据统计,1977年,全县稻田养殖禾花鱼仅有96hm2,保留下来的禾花鱼亲本由于在群众中自繁自养,近亲繁殖严重,导致该品种优良性状退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田养鱼才再获“生机”。  相似文献   

4.
<正>在种稻谷的田里放养一定规格的禾花鱼鱼苗,数月后便可同时收获两种产品,这项技术在广东省清远地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地人都说"这是祖辈们留下来的宝物"。如今,当地的稻田养鱼以农户家庭分散种养的模式为主,产量远低于市场需求,而禾花鱼的品质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对此,清远市绿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相似文献   

5.
正连南"禾花鱼"是连南高山梯田养殖的一种土著鲤鱼,因放养在稻田中,以采食田间杂草和落水稻花为主食,而得名"禾花鱼"。其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连南、连山等少数民族区域。每年5~6月份,该地区养鱼稻田以投放大规格的老口"禾花鱼"鱼种为主,每年需求量达80~100吨左右,为做到有计划、多批量生产大规格"禾花鱼"鱼种。近两年来,我们在夏秋高温季节,开展"禾花鱼"人工繁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夏秋高温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海拔山区稻田养殖禾花鱼的最优养殖模式,提高郴州高山禾花鱼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试验在不影响禾花鱼品质和稻谷产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了苗种规格、养殖密度及投饵率3个关键因素,交叉设计了9个养殖模式试验组,通过每667 m2的禾花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模式进行比较评估.研究表明,9个试验模式均能当年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7.
<正>清远位于广东中部、北江中下游,北面与韶关为邻,南面接壤省会城市广州,被喻为"广州的后花园"。长久以来,清远农业打出了山区生态特色牌,在全省农业版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远麻鸡"闻名遐迩,而连南瑶乡稻田飘香的禾花鱼、山泉流水养殖的氹仔鱼及摄食黑麦草象草长大的鲩鱼更令人垂涎三尺,吸引着珠三角及附近省份的大批食客慕名而至。一种可满足休闲、旅游、观光和饮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渔业生产方式在清远萌芽、发展并壮大。金秋收获的季节,《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进清远,为您详解清远山区那些生态特色养鱼法,一起领略禾花鱼、氹仔鱼  相似文献   

8.
<正>桂林禾花鲤鱼也称稻花鲤鱼,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广西桂林,素来是禾花鱼的养殖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2012年,国内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1季第4期一播出,颇具地域特色的禾花鱼就掳获了不少吃货的心,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好奇与关注。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以为,禾花鱼只能依稻田而生,产量较低,殊不知,禾花鱼早已实现了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产量大大提高,消费区域也在慢慢扩大,这条鱼的繁育和产销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本刊特邀有着17年禾花鱼养殖经验,桂林漓江渔人养殖基地负责人蔺漓清给我们详细讲述。  相似文献   

9.
禾花鲤一年多次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花鲤亦称禾花鱼、乌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鱼体粗短,全身略带紫色,背部黑色。肉质细嫩,味甜,当体重长到50克以上时便可作为商品鱼食用,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在南方一年可以养殖2~3批商品鱼。随着近几年养殖面积的扩大,需要的苗种越来越多,一般的鱼苗生产都集中在春季,夏季以后鱼苗紧缺,因此一年  相似文献   

10.
<正>自韶关市从2017年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来,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推广站")就开始进行禾花鱼的选育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工作。推广站副站长蓝昭军表示,"为选育出适合本地的禾花鱼品种,我们还在摸索阶段,目前对南岭禾花鲤的选育已经到了第3代。"  相似文献   

11.
广东粤北地区禾花鱼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总体体型为特征的第1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C. carpio var. Xingguonensis)、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和建鲤(C. carpio var. Jian)聚在一起,而与和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荷包红鲤(C.carpio var. wuyuannensis)聚在一起的团圆体型禾花鱼区分开;在以头部形态为特征的第2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团圆体型禾花鱼聚在一起,而与镜鲤和欧江彩鲤区分开。形态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镜鲤、黄河鲤和建鲤聚合为一支,荷包红鲤与瓯江彩鲤聚为另一支,而团圆体型的禾花鱼介于两支之间。COⅡ基因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为鲤属鲤种的一个群体,2种体型禾花鱼的COⅡ多态位点比例仅为0.3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禾花鱼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禾花鱼饵料中添加0.05%、0.1%、0.2%、0.3%的蛋白酶,经过8周试验期.检测禾花鱼肝胰脏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2组和试验3组禾花鱼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4组(P<0.05);试验3组禾花鱼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  相似文献   

13.
正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稻田养鱼面积达2500亩,其中一六、游溪等镇早造稻田已于5月中旬投放鱼苗,大桥、东坪、必背等镇中造稻田也于6月中旬投苗完毕。目前,稻、鱼生长良好。在一六镇团结村禾花鱼养殖示范点,农户黄国平首次试养禾花鱼,没想到投苗后虽然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农药,但田里害虫少了近一半,稻、鱼长势喜人。投苗时只有手指大小的鱼苗,经过一个半月的养殖,目前平均体重达到了50g/尾,鱼体规格匀称,体色金黄,体型漂亮。有关  相似文献   

14.
桂花鱼     
<正>鱼价格平稳上涨创今年新高5月到6月,广东桂花鱼价格平衡上涨,6月初标桂价格为35元/斤,创今年新高。5月后到新鱼上市前,正是桂花鱼老鱼存量不多的时期,也是价格最高的一段时间。目前饲料鱼成本为3.5~4元/斤,价格不算太高,相信很多养殖户会选择留塘养殖,等待高价再出鱼。  相似文献   

15.
<正>从韶关市区驱车前往始兴县罗坝镇河渡村,2个多小时车程。在这个仅有800多人的村里,大多居住着60岁以上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一年多以前,韶关首届禾花鱼节在这里举办,河渡村热闹了一阵。"有很多人来抓鱼,大人、孩子,都挺高兴的。"村里人回忆起  相似文献   

16.
<正>乐昌是广东省辖县级市,由韶关市代管。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毗邻湖南,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在这个地方,禾花鱼的养殖从清代开始就有记录。如今,乐昌市加大对禾花鱼养殖的扶持力度,去年安排了40万元资金,通过示范养殖,辐射带动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力图把原本仅  相似文献   

17.
<正>禾花鱼又称乌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原产于广西,在原产地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禾花鱼生长速度快、苗种成活率高,10尾/千克左右规格的商品鱼具有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等特点,餐饮市场可用于取代溪流性鱼类销售,价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湖南郴州宜章欧家洞的稻田里热闹非凡,村民们都忙着在收获禾花鱼。欧家洞村海拔800多米,高山冷水,梯田层层,历来有养殖禾花鱼的传统。今年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免费为当地村民送鱼苗、送技术,现在全村320户人家几乎每家都养上了禾花鱼,品质和产量也都有了显著提升。市畜牧兽医水产局今年为全市7个稻田养鱼示范点免费提供了35万尾优质鱼苗,预计亩产量达20~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家鱼繁殖单位较多,购苗方便,养殖户夏花鱼种培育较为普遍,一般鱼苗放养密度为10万尾/亩左右。随着河蟹养殖兴起,鱼苗需求量下降,鱼苗繁殖单位大为减少,同时由于夏花鱼种培育密度小、产量低、效益差,绝大多数养殖户不再进行鱼苗培育,直接引进夏花鱼种培育一龄冬片鱼种,这对本地的水产养殖和品种改良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在西锄渔业养殖场进行了高产高效团头鲂夏花鱼种的养殖试验,养殖品种采用团头鲂浦江一号。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连南瑶乡,绿水青山.从这里“游”出来的禾花鱼闻名遐迩,成为了当地舌尖上的美味一绝,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品鲜. 连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水产技术推广股股长罗锦声常年奔走在瑶山乡间,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推广传播养殖技术,助力稻田养鱼和氹仔养鱼特色产业发展,贡献渔技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