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9、41、43℃)下冲击1 h后,东亚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产卵前期、产卵量、寿命等生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存活率从94.44%下降到68.89%;东亚小花蝽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2.56 d,43℃高温处理1 h后延长至4.11 d;短时高温冲击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60.44粒,41℃冲击1 h后,其产卵量为24.10粒,43℃冲击1 h后仅为13.78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5.33 d,而43℃高温冲击1 h后,雌虫寿命仅为8.11 d。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冲击导致东亚小花蝽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适用于本地小花蝽优势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在调查天津地区小花蝽种类及优势种基础上,比较了3种半固体饲料对小花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为天津地区优势种,添加复合维生素的半固体饲料(A3)饲养的小花蝽若虫接近80%可发育为成虫,显著高于另外饲料饲养的若虫存活率(低于60%);不同饲料饲养的小花蝽若虫发育为成虫后产卵能力有明显的不同,添加复合维生素对小花蝽的生殖力具有重要影响,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料饲养所得成虫(单雌产卵量超过69粒)。研究表明,用人工饲料饲养小花蝽若虫可补充20%的复合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南方小花蝽的发育与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27℃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了生命表的有关参数。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取食蚕豆蚜时的未成熟期平均为21.02d,雌成虫平均寿命为7.55d,其平均产卵量为35.55粒,日产卵量为6.29粒,平均产卵期5.6d。南方小花蝽的种群趋势指数为7.17,净生殖率为6.57;内禀增长能力为0.074 9,周限增长率为1.077 4,种群加倍时间为9.257 6d。  相似文献   

4.
【目的】灰茶尺蠖是茶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利用显花植物这一新型灰茶尺蠖生物防治策略,对提升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灰茶尺蠖成虫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显花植物处理(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双荚决明、蟛蜞菊、蓝花草、马利筋)、5%蜂蜜水、清水对照,研究其对灰茶尺蠖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与清水、5%蜂蜜水和蓝花草相比,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双荚决明、蟛蜞菊和马利筋均显著降低灰茶尺蠖雌成虫的产卵量,显著缩短灰茶尺蠖雌成虫的寿命;与清水、5%蜂蜜水和蓝花草相比,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和双荚决明显著缩短灰茶尺蠖雄成虫的寿命。灰茶尺蠖雌成虫在清水处理组的产卵量最多,每雌平均可产305.7粒卵;雌雄成虫平均寿命最长,分别为13.68 d和12.36 d。马利筋处理组的灰茶尺蠖雌成虫产卵量最少,每雌平均产卵量38.3粒;灰茶尺蠖雌、雄成虫寿命最短的处理组分别是蟛蜞菊和双荚决明,平均寿命分别为6.56 d和5.60 d。【结论】显花植物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和双荚决明可降低灰茶尺蠖繁殖能力、缩短成虫寿命,具备作为灰茶尺蠖生物防控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我国重要农业入侵害虫,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其优势捕食性天敌。论文旨在系统评价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以及同一地区两个种群的生物学差异。【方法】采集露地辣椒上的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在室内条件下饲养2—3代后,用带花的辣椒嫩梢饲喂西花蓟马,用西花蓟马2龄若虫饲喂南方小花蝽进行试验。采用两性种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的研究方法,系统测定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云南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力、捕食率以及预测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结果】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不同虫期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阶段重叠现象,且两种昆虫的雌成虫存活率均高于雄成虫。南方小花蝽若虫共5个龄期,而西花蓟马为4个龄期,南方小花蝽具有更长的若虫历期和更短的成虫寿命,且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均低于西花蓟马,尤其是雌成虫的存活率要明显低于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由卵成功发育成为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概率分别为32.67%和20.67%,西花蓟马分别为46.67%和16.67%,西花蓟马具有更高的雌性比例。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繁殖参数(fx)在整个繁殖期内具有高峰,分别在整个发育时间的22 d和16 d出现。南方小花蝽平均单雌产卵量为42.00粒,低于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59.86粒,其种群的净生殖率(R0)、总繁殖率(GRR)、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均低于西花蓟马,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长于西花蓟马。种群预测结果显示经过90 d后西花蓟马的个体数量达南方小花蝽的9.66倍,其中雌成虫数达到17.15倍。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率随龄期逐渐升高,其种群净捕食率(C0)为140.81,转化率(Qp)为9.05。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在整个发育阶段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平均捕食量分别为159.67和86.00头。【结论】以西花蓟马为食物的南方小花蝽个体能较好地完成生活史且种群增长稳定;在相同条件下西花蓟马比南方小花蝽具有更强的种群增长潜力。南方小花蝽可作为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在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西花蓟马暴发前10—20 d释放,并在西花蓟马持续暴发过程中连续释放可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控制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采自田间的南方小花蝽饲养一代,就其雌成虫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若螨、卵3个螨态的选择性、捕食作用和干扰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二斑叶螨的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雌成螨、若螨、卵.南方小花蝽对二斑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一定猎物密度范围内,南方小花蝽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猎物密度下,随着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相应地降低,表明其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捕食作用率E与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E=0.339 0P-0.362 4,经卡方检验雌成虫的捕食作用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该模型方程能很好地反映雌成虫自身密度的干扰程度.分摊竞争强度I与南方小花蝽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I=0.108 0logP-0.057 9.  相似文献   

7.
采用行为测定仪、电生理等法,研究分别取食3种营养源(蔗糖水、红糖水和蜂蜜水)的小菜蛾成虫的嗅觉行为、触角电位反应、产卵量和产卵节律。结果表明,补充营养显著提高小菜蛾雌蛾对寄主植物成分——异硫氰酸丙烯酯的趋性,但不同营养源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补充营养不会显著影响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补充营养的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其中取食蜂蜜水的平均产卵量最大(106.7粒)。从产卵节律看,羽化后当天各处理组的小菜蛾均可产卵,其中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蒸馏水的3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4日龄起产卵量逐渐降低;取食红糖水的2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3日龄起逐渐降低;同时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红糖水小菜蛾产卵历期(13d、12d和11d)长于蒸馏水(7d)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小菜蛾成虫营养与其重要生命过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不同猎物饲喂处理驯化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对同一种猎物的捕食量和喜好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某种猎物的捕食量因前期取食的猎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正喜好性.蚕豆蚜饲喂处理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蚕豆蚜表现出正喜好性,除二斑叶螨饲喂处理外其余3种处理的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二斑叶螨的负喜好性.以上结果表明4种饲喂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的喜好性不受前期取食猎物的影响,但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前期取食过的猎物的喜好性增强,存在一定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天敌昆虫益蝽(Picromerus lewisi)雌成虫的产卵行为,筛选出适合雌成虫产卵的介质,在室内采用网室法观察了益蝽成虫的产卵行为,同时分析益蝽雌成虫在折叠与未折叠处理的牛皮纸、硫酸纸、A4打印纸和纱布4种介质上的产卵量、卵块集中度、产卵持续时间和卵的孵化率。结果显示,益蝽雌成虫的产卵行为表现为寻找产卵位置、产卵和停歇3个步骤;雌成虫能多次产卵且卵以卵块形式分布;雌成虫对折叠纱布具有较高的产卵选择性,在折叠纱布上的产卵集中度最高,为38.86%,产卵量(49.33粒)和总产卵量(140.87粒)较大,产卵持续时间最长,达38.27 d;折叠与未折叠的产卵介质对益蝽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牛皮纸、硫酸纸、A4打印纸、纱布4种介质上卵的孵化率均在90.00%以上。综上,天敌昆虫益蝽雌成虫产卵量大且卵的孵化率高,折叠纱布是室内规模繁育益蝽的有效产卵介质。  相似文献   

10.
王林志  朱汉珍  汪荣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8+3886-3878,3886
[目的]探明柑橘灰象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方法]从定点茶园采回成虫,用上梅洲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饲养,观察其寿命与产卵量.[结果]柑橘灰象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土为害,其取食时间可持续8个月.成虫平均寿命,雄虫长于雌虫,雄成虫平均为161.07d,雌成虫为129.13 d,雌成虫的产卵期平均为93.40 d,产卵量平均为10 677.73粒.[结论]柑橘灰象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蜂蜜水和交配行为对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浓度的蜂蜜水能延长未交配成虫的寿命,其中饲喂10%蜂蜜水的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分别为23.58 d±2.65 d和27.39 d±2.29d。在相同营养条件下,交配后的雌、雄成虫寿命都显著低于未交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八角、花椒、生姜、小米辣、薄荷和草果等6种井上蛀果斑螟非寄主芳香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6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小米辣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前期影响最大,产卵前期较对照(1.03 d)延长2.03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期影响最大,产卵期较对照(9.20 d)缩短6.62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的寿命影响最大,八角挥发物处理下雌、雄成虫寿命仅为4.79和6.02 d,较对照分别减少11.64和8.79 d.八角挥发物处理下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无产卵高峰期出现,其余处理产卵高峰期仅为1d.各处理单雌平均日产卵量均显著下降.八角挥发物处理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子代卵的孵化率最低,产卵抑制率达86.21%,子代卵孵化率较对照减少83.19%.[结论]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针对该虫的生态控制和植物源农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柑橘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人工饲养的最适配方,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蜂蜜水、糖醋液、啤酒酵母蔗糖水以及蛋白胨蔗糖水等4种人工饲料对柑橘大实蝇成虫寿命、交配次数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人工饲料均能满足柑橘大实蝇成虫存活和繁殖的营养需求.以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可存活23~45 d,期间交配3~5次,且4种配方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显示,以蛋白胨蔗糖水喂食的成虫单雌产卵量最高,约为20粒,与其他3种配方间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柑橘大实蝇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可持续治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红雪  邱小琮  吴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64-15066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2.9%、特定生长率为0.043%/d~0.067%/d、寿命为15.5~33.8d、产卵量为51.7~457.5;雄性个体背甲长为5.3~8.9mm、相对增长率为141.6%~267.5%、特定生长率为0.038%/d~0.055%/d、寿命为18.8~34.7d。3种饵料混合组背甲长、相对增长率、寿命、产卵量最高,其次为2种饵料混合组、单一饵料组。[结论]投喂不同饵料对鲎虫幼体的生长、寿命、产卵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 4个柑桔品种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ton)实验种群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各柑桔品种上柑桔潜叶蛾从卵到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 ,雌成虫产卵量、产卵动态、寿命和种群生命表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 ;供试品种对潜叶蛾抗性的强弱顺序为 :福桔 >蕉柑 >雪柑 >芦柑 .福桔上潜叶蛾存活率为 2 2 .97%、产卵量 2 0 .91粒·雌 -1,均比其它 3个品种上的低 ;发育历期为 19.5 8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种群生命表参数中 ,内禀增长率为 0 .0 72 1、周限增长率为 1.0 75 d-1,均比其它品种上的低 ,世代平均历期为 2 1.5 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表明福桔对柑桔潜叶蛾抗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小黑瓢虫形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刀角瓢虫与小黑瓢虫是烟粉虱的2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对刀角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史、取食习性、化蛹习性、羽化与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成虫寿命与耐饥力,以及2种瓢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在福州1a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在实验室条件下,卵期、1龄、2龄、3龄、4龄、预蛹及蛹的历期分别为5.23、2.4、1.98、1.90、1.75、2.96、5.18d,完成1个世代约需19.5-24.5d,平均历期21.5d;世代存活率0.68;雌成虫寿命(63.6±21.0)d(n=10),雄成虫寿命(51.6±11.7)d(n=10),故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长;单雌产卵总量75-257粒,平均(136.8±57.8)粒(n=10);雄成虫的耐饥力较雌成虫大,但二者最长的耐饥时间均不超过108h.  相似文献   

18.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中国的重要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 对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极端高温(45℃)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繁殖力以及体内海藻糖、山梨醇含量的影响,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5℃条件下高温热激西花蓟马当代成虫、2龄若虫2 h,经过24 h变温模式22℃(4 h)-25℃(8 h)-28℃(4 h)-25℃(8 h)培养后再进行一次45℃ 2 h的热激处理。研究热激处理后其亲代、F1代和F2代的种群参数(亲代各虫态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1和F2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以及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45℃ 2 h高温热激两次后,西花蓟马各个虫态的存活率均小于50%,且预蛹和蛹的存活率为0,成虫的存活率最高为41.38%,显著高于其他虫态(1龄若虫存活率为5%,2龄若虫存活率为21.36%)(P<0.05);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在45℃高温条件下热激2 h两次后,其亲代雌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均明显降低,且F1代也受到较大影响, F1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显著降低,但F2代种群有所恢复,另外热激处理西花蓟马成虫的雌成虫寿命及繁殖力在亲代、F1代中都明显高于热激处理2龄若虫(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影响到F1和F2代种群体内的海藻糖含量,另外热激处理亲代成虫其体内海藻糖含量低于热激处理亲代2龄若虫的海藻糖含量, 且F1和F2代与亲代趋势相同(P<0.05);西花蓟马亲代成虫和2龄若虫在45℃热激2 h两次后其体内的山梨醇含量明显升高,热激亲代成虫的山梨醇含量高于热激2龄若虫体内的山梨醇含量,且这种热激处理能够影响到后代种群体内山梨醇的含量,F1和F2代体内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亲代相同(P<0.05)。【结论】45℃极端高温处理不仅对西花蓟马亲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理生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子代(F1、F2代)的不同发育阶段。同时,西花蓟马对极端高温的应对与其体内的海藻糖、山梨醇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观察了利用化学不育剂喜树碱处理的桔小实蝇种群和对照种群在28(±2)℃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情况,通过研究其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平均存活率以及存活曲线等种群生命参数分析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5000mg/L与10000mg/L分别处理120h的2种群产卵前期明显长于对照;雌虫寿命仅5000mg/L,72h处理的种群显著短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雄虫寿命均明显短于对照;10000mg/L,120h处理的种群产卵量最少,单雌产卵量仅为123.04粒,而对照单雌产卵量可达211.85粒;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相比,其平均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均小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的存活曲线均属于存活曲线基本模型I,即桔小实蝇成虫大多数均能实现其平均寿命,待达到固有的寿命时才死亡。因此说明当喜树碱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达到足够时,可引起桔小实蝇种群在繁殖和生长发育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