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日照市东港区不断探索虾池综合利用,总结推广了“三茬车虾二茬梭子蟹”养殖模式,虾池养殖潜力得到充分发掘。2001年,全区虾池亩均产值4 000元以上,亩均效益2 500元以上,产值、效益都超过了1993年虾病暴发前的水平。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准  相似文献   

2.
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至今未找到有效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对虾养殖要好。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豚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使贝、鱼生长速度快,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为虾池的多品种养殖创出一条新路。具体技术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1998,(1):28-28,33
针对我市养虾业的虾池老化、虾病严重、对虾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现实,电白县爵山、龙山等沿海镇的部分对虾养殖户采取高位池养虾的方式,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养殖水源采取过滤、沉淀、消毒等措施,避免虾池养殖水体与海区污染水体自由交换,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养虾业连年受挫、防治虾病无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具有十多年养殖历史的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以改善虾池的生态环境为突破口,率先推出“三早一适时”和“多稀混”科学养殖新模式,增加海珍养殖新品种;利用多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由于虾病爆发、对虾养殖产量降低,效益不好,不少养殖户和生产单位对虾池前期的清淤清毒工作产生了消极情绪。认为效益情况难以预料、养殖方式又多属粗养、虾池的清淤消毒对养殖产量和效益影响不大。我们通过试验比较,认为作好虾池的清淤消毒、可明显改善水环境,对养殖产量和效益都有较大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 ,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 ,近年来 ,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 ,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 :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 ,可使水质得到改良 ,使贝、鱼生长速度快 ,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 ,饵料利用率高 ,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 ,可达到…  相似文献   

7.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正> 河北省唐海县三农场不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调整海水养殖结构,在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上下功夫,从而激起了场内外虾农的承包积极性,使虾农们又一次尝到了养虾甜头。 前些年,在养虾业连年遭受虾病侵袭而亏损情况下,大部分虾农纷纷改了行,投身其他行业当中,虾池遭冷落。自1998年以来,该场积极采取措施打破单一的养殖模式,引进、试验、推广对虾、车虾双茬养殖及鱼虾混养“三早一适时”的养殖模式,当年虾产量就比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全球性的虾病使对虾养殖受阻,我市大片虾池闲置。1997年,我们利用虾池引进淡水,进行罗氏沼虾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池塘条件利用旧虾池200亩,平均水深1.5米,最深可达2米,泥沙底质,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二、清淤、消毒及肥水池塘于4月中旬进行清淤,清  相似文献   

11.
全国性流行的虾病,给年产1500多吨、福建省最大的连片对虾养殖基地——连江县大官坂垦区一万多亩虾池,带来极大损失。但虾农并没有因此望而却步,他们在县水产科技部门热心指导下,认真研究对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岸水域污染等原因,1993年以来虾病肆虐,对虾大面积死亡,常规虾池高密度单品种养殖已难以取得好收益,多品种混养已成为虾池增产增收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近年来,笔者一直在福建省长乐市文武虾池进行缢蛏、黄鳍鲷、日本对虾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一、过去几年,对虾价高销俏,多数养殖生产单位采用单一的精养方式。由于虾池工程标准低、水交换能力差以及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原因,虾池自身污染日趋严重,虾病也有所发展。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开展虾鱼、虾贝、虾藻混养,以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从渤海之滨的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传出一条消息:这场尹德栓科学养虾,一亩虾池净赚4070元,创造了全国养虾业罕见的惊人效益。 尹德栓从事养虾已经有十多个年头,特别是近几年养虾效益始终不错,周围的人无不对他刮目相看。在养虾实践中,他勤于学习,善于比较,经常总结,扬长避短,努力探求科学养虾新技术,在虾病流行又无法根治的情况下,不断摸索出预防虾病的一些技巧。 今年春,尹德栓又承包虾池15亩,进行中国对虾养殖。在放苗方面,他采取“稀放苗、攻大个、险风险”的方法,实行低密度养殖,每亩放苗5000尾。在投喂方  相似文献   

16.
我区有养殖水面5.8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万多亩。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本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但是近几年来虾病发生比较严重,有的虾池因病害而亏损,给渔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预防疾病技术方面的探索,在本区北洋水产养殖二区王桂莲虾池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预防虾病发生,除了严格的清淤消毒之外.在养殖中及时做好虾池水质、底质的监控,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虾病措施,才能确保对虾养殖的成功,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对虾养殖虾中水质容易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钟焕荣  赵昂 《水利渔业》1998,(5):36-36,46
养虾业是福建省水利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自1992年以来,由于虾病泛滥,养虾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常规的单一种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已难成功。为了探索养虾新路,我们于1995~1997年在长乐市十八孔闸1号虾池进行了日本对虾、锯缘青蟹和鲻混养试验。1虾池自然...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日照地区的虾池养殖品种多以梭子蟹、车虾为主,近几年,随着虾蟹养殖效益的下降,鲍鱼、刺参等质优价高的海珍品又成为虾池养殖的重要选择对象。日照经济开发区根据自身沿海虾池底质与水质等特点,探索出一条新型的鲍鱼和刺参混养方法,效果显著,效益突出。现将该项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一、虾池的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无淡水注入、水质清新、海藻相对丰富的滩涂区域,且在该区域内选择乱石、硬质泥沙或酥土等硬底质的虾池,并确保虾池深挖后不掺水,拒绝沙底和软泥底的虾池。虾池周围的交通条件要好,以便于虾池清淤和鲍鱼、刺参生长需要的附着…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和1995年河北省连续出现暴发性虾病,仅绝产面积就达3万亩,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同时也给对虾养殖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科研人员和虾农采取了利用地下海水作虾池水源,推广虾池生态控制养殖技术,调整养殖方式及品种结构,强化行政管理等对策和手段,较好地控制了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