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松墨天牛危险性分析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松墨天牛是松林常见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媒介昆虫。为加强对云南省松墨天牛的管理,有效控制其危害和在云南省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对松墨天牛在云南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认为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利用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最佳时段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众多防治单位在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利用肿腿蜂进行防治的现状,根据肿腿蜂寄生行为对寄主的要求和松墨天牛发生的特点,初步分析了最适放蜂期的确定因素,提出最适放蜂期为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后约1个半月。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5.
花绒寄甲是多种林木蛀干性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该文主要研究了替代寄主(大麦虫蛹和黄粉甲蛹)和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及不同饲料(松墨天牛幼虫粉、大麦虫幼虫粉和黄粉甲幼虫粉)饲养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及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大麦虫蛹,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77.22%;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62.08%;单个大麦虫蛹及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出的花绒寄甲数量分别为4.63头和2.48头;而黄粉甲蛹由于表皮硬化过快,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无法寄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相比于松墨天牛幼虫,大麦虫蛹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一年的生长中存活率良好,两者单雌虫年均产卵量基本无差异。对以两者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喂以不同饲料,各处理一年内成虫死亡率之间和全年产卵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麦虫蛹是非常理想的花绒寄甲替代寄主,且大麦虫幼虫粉、黄粉甲幼虫粉和松墨天牛幼虫粉均可作为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是一种危害马尾松等林木的虫种,成虫又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近些年来,该虫在我国扩散速度很快,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文系统综述了松墨天牛在我国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对该虫今后在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制定该虫综合防治策略和方案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为有效防控松墨天牛在山西省内进一步扩散蔓延并阻断松材线虫入侵山西省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2022年,采用“动态监测法”连续4 a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并分析成虫形态特征;结合“总有效积温定律”和气象数据,推算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世代数;建立24块标准样地,采用“每木检尺法”调查样地内的乔木树种遭受松墨天牛危害情况,同时选取36株危害致死的白皮松进行立木解剖,以明确松墨天牛在寄主树种白皮松上的发生危害规律。[结果 ]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鞘翅长、触角长、触角长/体长、胫节长、股节长这5个指标在雌雄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使用松墨天牛成虫“触角长/体长”作为松墨天牛性别判定的形态指标;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约为1年1代,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中始见期为5月下旬,始盛期为6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盛末期为7月中下旬,终见期为10月上旬;在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主要危害径级为2.50~17.50 cm白皮松树,其中幼虫主要分布于树干...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松墨天牛在大连地区的发生规律,在大连市林科院水杉林地中搭建观察笼,于2018年4月—2019年10月对观察笼内的松墨天牛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了解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在大连地区1年1代,以幼虫越冬,极少数幼虫在树皮下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在木质部内做一肾形蛹室化蛹,历时约14 d后成虫羽化,羽化孔为圆形,出孔后沿树干爬行,羽化的松墨天牛成虫雌雄性比为1.15∶1。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成虫行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引起的松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线虫原产于北美,借助于人类的贸易等活动,已于1982年扩散至我国并迅速蔓延。松材线虫需借助昆虫媒介才能完成寄主松树间扩散蔓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东亚松林内习见的蛀干害虫,是松材线虫最有效的传播媒介。有关该虫行为反应的研究,国内外虽有一些报道,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1986年以来,作者在研究松墨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成虫行为反应的系列研究。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行为反应,对于深入探索该虫种群发展、松材线虫传播机制、灾害成因及其制定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与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之间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松墨天牛雌、雄虫,其生育力下降显著,在和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雌、雄虫的生殖竞争中,能降低未经辐照处理松墨天牛生育卵的孵化率。该剂量为松墨天牛辐照处理的全不育剂量和内交不育剂量。该剂量的辐照处理对松墨天牛雄虫寿命的影响较雌虫显著;而对配对雌、雄虫的寿命无显著影响。从而证明释放辐照松墨天牛不育虫来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达到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瘦筒天牛Oberea atropunctata Pic是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重要枝干害虫之一,在贵州黔南地区1a发生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蛀食黄柏枝条,成虫取食嫩叶、嫩梢或叶脉皮层。寄主仅发现黄柏1种。该文还提出了瘦筒天牛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Two species of Acerophagus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are reported. One species, A. ovaliclavus sp. nov., is described as new to science, and one species, A.solidus Hayat is reported as new to China. A key to all described species from China based on females is given.All the type materials are deposited in the insect collections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China.  相似文献   

13.
截至目前,云南省记载蚱总科昆虫有6科38属206种,是我国蚱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有154种,为总种数的74.8%;古北种有1种,占总数的0.5%;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界分布的有12种,占约5.8%;云南特有种39种,占18.9%.云南蚱类昆虫区系组成相对简单,东洋种占绝对优势,极少数为古北种,还有少部分的广布种,特有种偏少.在云南中低海拔地带(1 000~2 000 m),蚱总科种类最为丰富.就分布区域来看,在横断山和西双版纳地区蚱类昆虫及其特有种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14.
林火对森林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清  郭福涛 《林业科学》2006,42(12):77-82
对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牡丹江等林区近5年的火灾过火林地进行森林虫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及黑河林区森林过火后主要虫害为天牛和小蠹类;伊春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较多,但危害较轻;牡丹江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严重.森林火灾后林内蛀干害虫大量发生,树干熏黑高度是影响虫害发生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数量呈正相关性;天牛及小蠹类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线性关系明显;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的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相关性较高,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索云南省自然教育发展模式,调研云南省自然教育发展状况,构建云南省自然教育活动模式。结果表明,云南省近年来自然教育发展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样,以自然保护地、湿地公园、遗产地、科普馆、社会团体等机构组织开展为主;构建了五感体验、植物鉴定、春播活动、昆虫采集、夜晚观察、观鸟活动、叶子画制作、永生花制作、土壤探秘、秋天收获模式;云南省自然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以基层与科研院所相结合逐步完善体系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16.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2,28(2):131-137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同一种源的的白蜡虫种虫在湖南不同产地以及不同种源的白蜡虫种虫在同一产地的泌蜡量。结果表明:相同种源的白蜡虫种虫挂放在湖南不同产地后,其蜡花厚度和单个雄虫泌蜡量在不同产地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种源的白蜡虫种虫挂放在同一产地后,不同种源间的蜡花厚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但单个雄虫泌蜡量则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而言,云、贵、川等传统产地的白蜡虫种虫为优良种虫,而湖南本地生产的白蜡虫种虫可作为生产补充用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国外对小蠹虫侵害机理及暴发成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蠹虫携带的病原性伴生真菌在蠹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伴生真菌是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成功定殖的先决条件[6];对于栎…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布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的分区区划以及少数民族竹文化的特色评价,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岩溶面积达11.0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是西南地区岩溶集中分布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已达2.15万km2.分析云南岩溶的分布,以及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给当地人民带来生产、生活的生态危机,并结合云南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