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修枝强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修枝强度对油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强度下胸径和树高生长量为:1/31/21/502/3,说明合理修枝能有效促进油松生长。  相似文献   

2.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连续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点保护,并据此提出了油松合理修枝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油松是辽西地区一个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很强的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优良的用材树种。建国以来营造了大面积油松人工林,对改变气候,保持水土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自然整枝差,人工修枝技术掌握的不好,不仅影响林木的高生长,也影响着木材质量。现就我们几年来对油松修枝技术,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方针指引下,我场自1953年以来营造油松幼林2万亩。为促使幼林快速生长,尽快给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木材,20年来,我们在幼林管理方面摸索到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我们对幼林的管理,主要是适时修枝和间伐。从造林后第二年起,我们对油松幼林连续进行2—3年松土除草工作,到幼林接近郁闭时,进行第一次修枝。双株栽植的在修枝前或修枝时进行一次定株。在第二次修枝后,幼林开始郁闭,林木开始分化,高生长加快,粗生  相似文献   

5.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的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章义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3,29(5):408-414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  相似文献   

6.
敖汉地区的油松纯林均分布在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有的松林不能及时郁闭。已经郁闭或接近郁闭的松林也因缺乏管理,或群众为索取烧柴过度修枝,使郁闭度下降到0.5或0.4以下。通过虫情调查发现:同一立地条件、同一林龄的油松纯林,凡是郁闭度较小或过度修枝的地块,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及其为害程度都明显高于郁闭度较大或未修枝的地块。郁闭度0.4以下  相似文献   

7.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油松容器苗速生、丰产,通过容器苗不同苗龄、造林前不同整地方式、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年生容器苗造林效果好,造林前整地以及造林后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抚育技术,可以促进油松树高和地径的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油松天然林宾施修枝、带状采伐、不同强度间伐等几种抚育方式研究了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修枝对更新幼树的高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适当宽度的带状采伐对更新幼树的高生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更新幼树株数均大于对照,且以中度间伐为最好,强度间伐次之。  相似文献   

9.
油松光合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黄土高原造林的优良树种。研究油松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即可为正确地经营油松林,如合理混交、密度、修枝及间伐抚育、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研究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运转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1980年,在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及淳化县爷台山等地对不同条件下油松光合作用强度进行了测定。一、测定原理与方法测定油松光合强度用的是山东省聊城农村“五七”工厂制造的74-L型光合速测器。本  相似文献   

10.
当前,油松种子园的建设中,嫁接油松多采用8~10厘米以上的接穗,这种接穗相对较粗壮,嫁接成活率也高。但是这种规格的接穗在年龄大的优树上采到的较少。相反,优树上却常常生长着较多的长度仅5厘米左右的短轮生枝条,特别是经过连年采条的优树,这种枝条更多。以1977年嫁接的长短接穗的统计为例(统计量1,300多个),这  相似文献   

11.
在高寒山区为了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的生长,缩短油松成林成材的培育年限,我们采取了抹芽、修枝、施肥、疏移、林地管理等多种措施,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通过生产实践我们发现这些措施中,以抹芽促进生长的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又简单易行,省工省时省投资。从1978年开始,连续三年进行了油松幼林抹芽试验的研究。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松针叶叶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浊秀军  马占山 《林业科学》1990,26(2):101-109
对油松针叶的年龄结构、针叶量在树冠各轮枝中的分布、针叶叶量与树高、材积生长量的关系,以及修枝对针叶叶量和油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在树高、胸径、地径、树龄、冠幅、冠长、冠高比、轮枝数、松枝数、松枝总长度、树高生长量等11个因子中,筛选出与油松针叶叶量关系较密切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高比、松枝数、松枝总长度等7个因子,求出了估测油松针叶叶量的最优回归估测模型,并在林间对此模型进行了估测检验。  相似文献   

13.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变成具有高度化学势能的有机物质的过程,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油松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也是黄土高原造林的优良树种。研究油松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强度变化,即可为正确地经营油松林,如合理混交、密度、修枝及间伐抚育、促进速生丰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研究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运转亦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于1980年6—10月,在黄龙蔡家川林场及淳化县爷台山,对不同条件下油松光合作用强度进行了测定。现将测定材料予以整理,供参考。一、测定原理与方法测定用山东省聊城农校“五七”工厂制  相似文献   

14.
杨树修枝新方法与修枝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3种主要杨树修枝方法的弊端的基础上,笔者成功探索了一种新的杨树修枝方法——年龄轮生枝法,在此基础上对杨树的修枝机理与必要性、修枝林分选择条件、修枝季节、修枝年龄与修枝对象、修枝质量标准、修枝工具等进行了新的研究,发现萌芽前一段时间是最佳的修枝季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块19年生油松落叶人工混交林调查和1块19年生落叶松人工纯林、1块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的调查,表明油松与落叶松混交,对促进油松自然整枝、形成良好干形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油松飞播成效,进行了飞播油松种子萌发特性、油松幼苗生根特性、油松的适应性等因子对油松成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种子自然落种时多为种子珠孔与地面平行,便于吸收天然降雨和地表水分;油松种子浸水8 h吸水率达到16.4%,之后吸水速度减缓,其发芽吸水率为164.3%;油松种子萌发后根系生长迅速且直根系发达;油松种子在高温下进行适当时间的暴晒和干热处理,均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油松种子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均表明其适宜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侧柏混交林一般是在造林时混用苗木或交叉补植形成的。在这些林分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发现它有一定优点,从而对它进行调查观测。其生长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修枝处理对杨-麦复合模式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麦复合模式及小麦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修枝处理,比较不同修枝处理内小气候因子、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小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杨-麦复合模式内小麦穗长、单穗重、麦粒长、千粒重及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模式,但小麦营养成分含量表现不一;对杨-麦复合模式内欧美杨107进行不同修枝处理后,处理Ⅰ内小麦产量及品质要好于其他3种修枝处理。可见,小麦产量及品质随杨-麦复合模式内小气候因子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小气候因子的变化与杨树修枝强度与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为实现杨树与农作物“双赢”,应采用处理Ⅰ的修枝方法开展杨树修枝,即从造林第5年春季修除第1年生的轮生枝,第6年春季修除第2年生的轮生枝。  相似文献   

19.
王丽清 《山西林业》2023,(S2):74-75
油松病害种类较多,是影响油松健康生长的制约因素之一。从油松根部、干部和叶部3个层次介绍了山西地区油松常见的病害种类,并根据其发病特征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杨—麦复合模式及小麦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修枝处理,比较不同修枝处理内小气候因子、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小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杨—麦复合模式内小麦穗长、单穗重、麦粒长、千粒重及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模式,但小麦营养成分含量表现不一;对杨—麦复合模式内欧美杨107进行不同修枝处理后,处理Ⅰ内小麦产量及品质要好于其他3种修枝处理。可见,小麦产量及品质随杨—麦复合模式内小气候因子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小气候因子的变化与杨树修枝强度与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为实现杨树与农作物"双赢",应采用处理Ⅰ的修枝方法开展杨树修枝,即从造林第5年春季修除第1年生的轮生枝,第6年春季修除第2年生的轮生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