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指出了水华问题由于发展快、危害大及处理难等特点,受到全球高度重视。归纳分析了其成因主要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光照等);充足的氮、磷等营养盐;缓慢的水流流态。评估了国内外就温度、光照、营养盐及流速4种环境因素两两协同作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多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但不同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且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蓝藻,对绿藻及硅藻的研究较少。应设计实验条件,使之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并减小实验参数梯度,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结论,建议开展多因素协同作用对藻类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废弃塑料垃圾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重视。为了解微塑料对硅藻的生长抑制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CS与硅藻作用96 h后,其EC50值为37.82μg/L,而此时TCC的EC50为72.54μg/L。TCC对硅藻的污染作用极强,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围绕化学氧化剂对蓝藻水华及其次生灾害湖泊黑臭的修复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不同氧化剂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着重指出了环境友好型氧化剂过氧化氢及高铁酸盐对水华蓝藻及黑臭的控制效果,阐明了过氧化氢对水华蓝藻生长的选择性抑制机制,提出了对于已丧失生态功能黑臭水体可以使用化学氧化及作为应急处置手段。  相似文献   

4.
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精土具有多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强、良好的分散性等特性,对沥青路面强度和附着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在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基础上,在江苏进行试验路段铺筑,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比较;论证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江苏、安徽等华东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成都市主城区的餐饮业及农贸市场进行了抽样统计,研究了成都市餐厨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及对雨水口的影响,并统计了府南河河堤上雨水口末端管道管口污水排放情况,分析了餐厨垃圾进入河流的流量和特点,发现成都市餐厨垃圾的管理尚存在一定问题,餐厨垃圾对周边雨水口污染现象明显,餐厨垃圾进入河流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对河流及沟渠进行抽样检测后发现:研究区河流和沟渠都受到餐厨垃圾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沟渠由于水量较小等原因,受到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针对六安市河流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调查了河流主要控制断面,梳理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的特点,对六安市河流的生态基流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保障生态需水量的措施,以促进河流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结合笔者从事的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工作实践,首先对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及水土流失危害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任务、城区中小河流整治设计方法、城区中小河流整治防治范围、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河流价值日渐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集中于河流的经济服务价值,未能揭示河流固有价值及对生物生存以及流域生态的价值,对价值的评估方法也未成体系。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河流价值进行了多维度研究,系统阐述了河流各项价值并使其要素标准化,从河流对人类服务价值入手划分为供给、生态、经济、文娱四类服务价值,并以武汉市河流为案例建立了评价模型,应用经济学、市场学等多种评价方法及计算公式量化其各项价值,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河流供给服务价值和生态价值服务价值持续输出,经济服务价值高但粘附性强,文化服务价值潜力较大。据此对河流价值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河流价值综合评价和价值流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DEP、DBP、DCHP和DEHP4种内分泌干扰素的方法。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氮吹蒸发浓缩后进样分析。HPLC分析条件为:100%甲醇作流动相、流速1.2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器(224nm)。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仪器检测限分别为0.011mg/L、0.009mg/L、0.016mg/L、0.020mg/L,加标回收率为84.1%~99.5%。实际水样检测结果为河流中4种PAEs总浓度在35.6~184.2μg/L,表明该河流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PAEs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山仔水库蓝藻发生期的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了2株形态不同的蓝藻。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以16SrRNA基因为分子标记,对分离获得的2株水花蓝藻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山仔水库夏秋发生的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春末发生的水华优势种为浮游鱼腥藻(Anabaena planctonica)。研究首次对山仔水库不同季节的水花蓝藻种类进行了生物鉴定,其结果可为蓝藻水华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轮廓的精度控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20.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