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第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的实施.农村的种、养大户迅速发展。目前农村畜禽养殖大户和饲料加工专业户.迫切需要4种类型的饲料加工机械.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如桔杆揉碎机系列、秸杆化学处理机和粗饲料压块机以及符合生物饲料加工工艺的机械.以便把...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下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及对策,选取山东某村庄作为研究现场,根据调查问卷数据,通过SPSS19分析软件对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假设为:秸秆作为燃料利用率低、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率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低。根据分析结果,第一个假设和第二个假设被证实,第三个假设被证伪。最后,提出了解决秸秆焚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云飞 《绿色大世界》2010,(10):102-104
探讨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是利用农村水稻、甘蔗、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缺氧气化而产生一种较高热值可燃气体,用储气柜集中储存,再分散向各用户送气。秸秆气可用于日常炊事,取暖和照明等生活用能,也可用于粮食烘干、发电等生产用能。它的研制成功,开创了农村利用低品位能源资源供应现代生活燃气的新事业,是农村能源的又一次革命。  秸秆气化技术原理和流程  秸秆气化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能量转化的新兴技术。它将秸秆在缺氧的状态下加热,秸秆(物料)首先被干燥,随温度升高,物料的挥发物质逐步析出,并在温度下发生裂解,热…  相似文献   

6.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仍然将秸秆燃烧,这不仅带来很大污染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详细介绍了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阐明了秸秆禁烧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也探讨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提出了秸秆禁烧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引起国家和政府注意。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作为农业重要副产品的作物秸秆,既是农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又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猛发展,作物秸秆从品种和产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秸秆利用技术滞后,过剩秸秆正在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非点源污染源。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创新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提出了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对我国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秸秆及附产物)的处理,成了不少"庄户人"的挠头事儿,一烧了之要污染空气,弃之沟河又污染水源,秸秆还田效果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源作为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和消费结构,认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沼气、秸秆和薪柴。近几年来,我国沼气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秸秆利用方式由传统的燃烧向集中制气、炭化和固化成型等多种方式转变。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沼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呈上涨趋势。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未来应从生物质能资源清查、技术、政策资金保障、市场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辽宁省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指出了辽宁省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燃烧秸秆、水源污染,垃圾处理、林农保护生态意识不强等。提出了禁止焚烧秸秆,统一灭茬还田,科学分类处理垃圾,提高林农生态意识,调动营林积极性,实施生态补偿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能一直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体 ,其中又以农作物秸秆为主。 2 0世纪 60~ 80年代 ,秸秆占农村生活用能量 70 %~ 80 % ;90年代起 ,秸秆大量还田 ,由于生态环保的需要和林业的快速发展 ,木质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日渐上升。同时 ,木质能源的其他用途 (如发展副业 )也正在开发。所以 ,木质能源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发展前景广阔。1 生物质能供需状况生物质能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林木提供的薪材。2 0世纪 70年代前 ,安徽省农村能源奇缺 ,铲草皮、挖树根、拾树叶、烧畜粪 ,甚至煮山竽烧山芋干。 80年代后期 ,由于农村实行…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境内地多平原。全省土地总面积15,390万亩,低山丘陵占14%。林业用地仅有812.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3%。过去林少柴少。山区农业产量也不高,农作物秸秆收获量少,因此丘陵山区烧柴十分紧张。至于平原农区,情况则更加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烧柴难”的矛盾虽然逐步得到了缓和,但还没有根本解决。为了迅速开发和发展江苏省薪炭能源,现试就本省薪炭林的经营现况、类型及发展建议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秸秆及附产物)的处理,成了不少“庄户人”的挠头事儿,一烧了之要污染空气,弃之沟河又污染水源,秸秆还田效果也不甚理想。如何充分科学地利用好秸秆资源,变废为宝,现介绍以下几种途径可以“消化”秸秆,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衡阳市农村农用土地流转现状及成效,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纠纷多、不稳定、期限短和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高度重视农村农用土地流转、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农村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的大量土地流转这一背景下,对土地定价、地租理论和收益还原法进行了分析,并在对现实农村中大量存在的以低价转包或转租土地的问题的思考上,探讨了收益还原法的土地定价,提出了考虑机会成本收益的土地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深入地论述了目前江苏农村能源状况及其消费结构。认为从70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的烧柴矛盾已有缓和。1986年全省农村生活人均年耗秸秆,薪柴量已达286公斤标准煤,合计用能为1680.62万吨标煤,占农村总能耗2809.18万吨标煤的59.83%;农村生产用能1128.5万吨,占40.17%。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秸秆生物质能源为主,煤、电、燃油等商品能源为辅。其发展趋势是商品能源消耗和生产用能逐年上升。同时,在较好地分析了薪炭林在农村能源中的作用,地位和对现实薪材年产量、2000年薪材年产量测算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薪炭林类型区进行了科学地划分。  相似文献   

17.
黄崇林 《绿色科技》2015,(1):238-239
指出了秸秆原料替代传统的家畜粪便原料投入沼气池,是农村户用沼气池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秸秆原料投入沼气池容易结壳,使沼气池无气可用。探讨了采用水渣隔离的方法,具备破壳功能的防浮渣罩装置,为有效地解决沼气池结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轻质建材--稻草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与市场》2005,(12):19-20
目前,一个中等城市粘土实心砖使用量平均在12亿块左右,年耗标煤12万吨,侵食耕地约300亩.全国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年耗标煤11亿吨,年侵食耕地约12万亩,砖瓦企业生产占用的土地更为惊人.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产生秸秆量约4亿吨之多.秸秆的处理在我国已经造成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它是当今各界人士非常重视的问题.以稻草、麦草作原料,直接制成稻草板,用作墙体材料,可解决占用土地烧砖对耕地的侵蚀以及稻草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也为秸秆的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新型墙体材料可节约能源,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资源,改善和促进建筑业和建材业技术进步.国务院十分重视墙体材料的革新,从2003年6月就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提倡推广环保型绿色建材.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近年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违法行为较普遍,农村住宅违法建设、浪费现象较严重,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较低。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依据国家和重庆市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以经部核查确认的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按实地现状,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成果经复核后进行了补充测量调查,确定分布,利用状况及权属情况,纳入集体建设用地补充调查专题数据库。最终得到了垫江县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图及农村建设用地专题数据库。这对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合理管理,制定合理的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市计划、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定级估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根据驻马店农村现有的生活布局:农村住宅比较分散,占有较多的土地,而且我国又是人均土地比较少的国家,因此,为了节约更多的土地,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就驻马店市新农村建筑节能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