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酮尿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聚集大量酮体而引发,也叫奶牛醋酸血病和酮病,多见于冬春季的舍饲期,特别是饲喂精料多,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原发性酮尿病,一般多由于母牛怀孕、产犊和开始产乳时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负担的加重,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而产生大量酮体,这些过量的酮体,进入血中即发生酮尿病;继发性酮尿病多见于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和前胃迟缓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主要因饲料中糖和碳水化合物不足,以至脂肪代谢紊乱,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主要以奶牛发病为主,高产奶牛尤为多发。临床病理变化以血糖与肝糖原浓度下降,酮体浓度升高为主。病畜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脱水消瘦,偶见运动障碍为特征。1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糖类饲料不足,导致丙酸生成减少。或体内糖消化过多、过快,造成代谢紊  相似文献   

3.
牛酮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上的一种代谢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酮病通常发生奶牛后3周左右.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酮尿病是由于碳水化合 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聚集大量酮体而引发,也叫奶牛醋酸血病和酮病,多见于冬春季的舍饲期,特别是饲喂精料多,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原发性酮尿病,是由于母牛怀孕、产犊和开始产乳时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负担的加重,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而产生大 量酮体,这些过量的酮体,进入血中即发生酮尿病。生产中多见于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和前胃迟缓等疾病。   (一)临床症状 病牛常出现的症状分为消化型和神经型两种。消化型:食欲降低或废绝,异食,喜喝污水、尿液,可视黏膜黄染。反刍无力,次数不定,瘤胃…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酮尿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聚集大量酮体而引发,也叫奶牛醋酸血病和酮病,多见于冬春季的舍饲期,特别是饲喂精料多,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原发性酮尿病,是由于母牛怀孕、产犊和开始产乳时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负担的加重,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而产生大量酮体,这些过量的酮体,进入血中即发生酮尿病.生产中多见于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和前胃迟缓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酮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也称为乳牛酮血症,最早由Landel于1894年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酮尿病、母牛热、慢热、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所致一种代谢病。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尿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聚集大量酮体而引发,也叫奶牛醋酸血病和酮病,多见于冬春季的舍饲期,特别是饲喂精料多,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原发性酮尿病,是怀孕、产犊和开始产乳时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负担加重,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扰乱产生多量酮体,这些过量的酮体,  相似文献   

9.
奶牛醋酮血病又称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液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病。近年来,随着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规模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醋酮血病的发生也屡见不鲜。轻症引发产奶量下降,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重症导致衰竭而死或久治不愈被迫淘汰,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0.
酮病是指奶牛泌乳期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液中酮体浓度增高,出现以精神异常、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增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也叫醋酮血病、酮血病.常见于分娩后1~8周内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多见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1.
奶牛鲜乳中酮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是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酮体的检测是预防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酮病或亚临床酮病的重要监控指标之一。酮体检测包括血项检测和乳项检测,而乳项检测容易实施,成本远远低于血项检测;有资料报道,乳酮体和血液酮体含量有很强相关性,可以通过对乳酮体的检测来监控奶牛的酮病和亚临床酮病。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是乳牛典型的生产病之一,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多发生在泌乳初期,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酮尿、酮乳、酮血症及低血糖症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醋酮血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是由于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高产奶牛多发。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以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并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的诊断一般根据饲精料过多,精粗饲料的比例失调(精:粗>3:2),临床症状(呼出气有酮味,消化不良,神经症状)及尿、血中酮体含量增高,即可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及预防:①改变饲料状况。日粮中增加以含糖高的块根类饲料及优质干草。②补糖增碱。用50%的葡萄糖500~1000毫升静脉滴注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丁玉臣 《北方牧业》2004,(9):11-11,12
<正> 发病原因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是由于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以致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孕和低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致使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主要发生于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发病后产奶量急剧下降,发情迟缓,配种率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病,终致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酮血症又称酮病,是由于糖和脂肪的代谢障碍,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以血,乳,尿中酮体升高,产奶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反刍动物较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酮尿,酮乳,神经症状及呼出的气体有酮味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舍饲期间缺乏运动,营养良好,生产3~6胎及产后6周之内产奶量最高时的高产奶牛。在高产牛群中亚临床酮病的发生率更高。1病因1.1饲养管理失误  相似文献   

16.
牛酮血病是由于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产生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壮龄、经产、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在产后两星期左右发病,个别产后2~3天或泌乳期发病。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主要表现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乳量下降间或有神经症状等,一般在分娩后10~60d内易发。1病因发生酮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也较为广泛,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营养供应不足,如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糖类缺乏而导致体蛋白分解和脂肪动员,使母牛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引起酮体生成增加而发病。根据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与遗传、胎次、分娩、产奶量、品种及干奶期营养水平等都有一定关系,各胎龄的母牛均可发病,但以3~6胎发病者最为常见;高产牛…  相似文献   

18.
周元军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96-97,100
奶牛酮血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笔者近年来先后收治170多例荷斯坦牛酮血病,除11例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死亡率以外,其余160例经治疗均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兽医结合综合防治高产奶牛酮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血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荷斯坦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笔者近年来先后收治160多例荷斯坦奶牛酮血病,除8例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死亡率以外,其余150多例经治疗均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天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1病因1.1原发性营养性酮病1.1.1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随着奶牛产奶量增加,糖元及其他营养大量消耗,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