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杉木无性系扦插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是目前杉木无性繁殖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杉木春、夏、秋、冬四季扦插的结果,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年连续对杉木无生育系苗试验的实践,所采取的育苗技术是成功的。不同的无性系生长差异明显,用于杉木无性系育苗的穗条应是采穗圃的优良无性系的萌条。同时只限使用带顶芽的穗条,这样的穗条生根早、生长快,一般扦插后35~40天即生根抽新芽,且能直立生长,不偏冠。扦插的最佳季节为上年11月至次年3月,成苗率达90%,大部分达I,II级苗,当年扦插当年能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系采用扦插苗造林14年结果说明,无性系生长量平均树高可达12.87m,胸径达14.05cm,单株材积0.1146m3,每公顷蓄积量可达257.85m3。而无性林变异系数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实生林低32.47%、24.75%及17.24%,可见无性林变异程度较小,林分结构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无性系、立地、郁闭度对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性系、立地、林分郁闭度等因子对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性系、坡向、郁闭度对杉木种子园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种子质量也有影响。杉木种子园宜选择阳坡、半阳坡,采用优质高产无性系建园;抓好密度和郁闭度管理,林分郁闭度以小于0.6为宜。  相似文献   

6.
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上屯村,采用不同扦插时间(4月15日、5月15日、6月15日)、不同圃地(培育2 a杉木扦插苗的圃地、经过1 a水稻轮作的圃地)进行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月、5月扦插的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质量及苗木成活率均显著高于6月,其中4月扦插的苗木质量最优。在相同的扦插时间下,经过轮作的圃地苗木生长质量明显优于未轮作的圃地苗木生长质量。由此,建议福建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时间应于4月,选择经过轮作的圃地进行扦插育苗有利于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7.
杉木82个无性系间1-4年生树高差异极显著,生长量最大相差达1.6-2.7倍。遗传变异系12.5-22.8%,广义遗传力估值0.633-0.941,遗传变异幅度和遗传控制程度都有随树龄增大而变小的趋向。按10%的入选率,中选无性系的树高平衡遗传增益可达25%左右,但无性系相对于种子园子代的树高生长优势可能因树龄小而尚水表达出来,2年生与3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提高木材产量为目标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工  相似文献   

8.
杉木无性系间球花产量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 1989年春在黎平县东风林场对杉木优树收集区中45个无性系和种子园六大区第五小区16个无性系(共计183株母树)的雌、雄球花产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性系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种子园中少量无性系雌、雄球花产量占垄断地位的现象明显;群体间与个体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的差异大小顺序为:无性系内分株间>种源内无性系间>种源区内种源间>种源区间。  相似文献   

9.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中南部杉木传统种植区的林业技术人员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其对激素、光、热、水、肥、土壤等要求与杉木大田苗育苗有较大的区别,成活率较低,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文章介绍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初步解决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何贵平陈益泰关志山封剑文蔡宏明伊加生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重复力遗传相关近10年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无性系的研究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1~5],各地均有较多...  相似文献   

11.
32个杉木无性系木材密度和力学性质的变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个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差异,无性系内株间亦存在一定差异。木材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间的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7、0.8368和0.9020;木材密度与生长速度呈负的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会同县、绥宁县以33个杉木无性系和2个对照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及1997年营造了单株、行状和块状3种造林形式的区组设计无性系试验林。研究发现参试无性系间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差异在幼林期(4—7年)、中林期(13—16年)和成林期(28—31年)始终显著存在。不同无性系生长规律不同,有的无性系幼林期生长不是特别突出,但在中林期生长加快,到中林期后趋于稳定。优良无性系y18、y15在28或31年生时仍能保持前期所具有的生长优势,且在16 m立地指数和18 m立地指数条件下,生长同样突出,排名均为1、2名,表明这2个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在块状造林条件下,优良无性系13年生时树高、胸径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大于生产种20.1%~26.6%、27%~31.1%、78.7%~92.8%,表明发展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杉木采穗圃的树体管理和插条选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采穗圃建立初期,树体管理方式对单株产条量有显著影响。在12种不同处理中,生长季节(8月)进行压干和生长初期(4月)进行截顶两种处理的效果最好,有效产条量为17~18根/株,总产条量为47~51根/株,4月和8月进行全截干处理,产条极少,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单株产条量的高低顺序是:压干≈截顶>埋干>半截干>全截干。树体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持足够的树冠营养面积和及时抑制主干高生长优势。对两种采穗圃连续3a观测表明,栽植密度为1.66万株/hm2的压干式采穗圃的产条量,超过密度为2.66万株/hm2的换干式采穗圃产条量的40%~50%。但压干式采穗圃适宜稀植,而换干式采穗圃可实行高密度圃地栽培,从而实现早期丰产。两者各具优点,可因地制宜地选用。在采穗圃中采集树干基部20cm以下部位、带有顶芽、长度10cm左右、粗细均匀和较为粗壮的穗条,用于扦插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整齐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种子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提升种子园管理要求和技术,从出籽率、千粒重、优良度、涩粒率、空粒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木生长量等方面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各无性系出籽率和种子品质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出籽率为3.0%~9.0%,60%以上的无性系出籽率大于5.0%;优良度为33.3%~83.3%,69%以上的无性系优良度大于50.0%;发芽率13.0%~78.0%之间,无性系平均发芽率为46.8%。总体来看,出籽率及种子发芽情况良好。无性系平均空粒率为6.7%,而平均涩粒率达37%,且有75%以上的无性系涩粒率大于30%,种子品质受涩粒率的影响较大。根据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降低涩粒和空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的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畴、麻栗坡、马关三县9个杉木山地苗圃不同苗木密度的苗高、地径、根幅、根长、地上部份鲜重、地下部份鲜重及长度大于5cm一级侧根数量等项指标的调查表明,苗木密度与质量成反比关系。密度为100~140株/m2时,合格苗率(国标二级以上)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杉木主要生长、材质性状遗传分析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5和龙 1在木材密度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 ,根据约束指数选择出 6个全同胞优良家系 ,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 2 2 .97%。  相似文献   

17.
杉木杂交亲本分子遗传变异与子代生长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0个杉木杂交亲本的RAPD分析为基础,对亲本间分子遗传变异与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及其变异系数和亲本间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只与胸径特殊配合力和材积特殊配合力在0.10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而与其它因子相关不显著。分别对亲本聚类分析的组内和不同组间的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组内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各因子的相关基本不显著;在中等平均遗传距离上,组间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树高、胸径和/或材积性状达0.05显著水平的相关,但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亲本间特殊配合力相关不显著。共检测到23个标记位点显著影响材积性状(α≤0.10)。根据亲本携带的材积显著性位点对各家系进行赋值,家系的显著性位点值与胸径和材积两性状及其变异系数达0.01显著水平的相关,但与树高性状和其它各因子相关不显著。结论认为,杉木亲本的分子遗传变异与子代生长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亲本的分子遗传变异对亲本选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材积显著性位点对分子标记辅助的亲本选配和子代表现预测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制浆性能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进行了制浆性能比较,测定了它们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优选出最佳蒸煮工艺条件,测定了浆料的物理强度,最后用座标综合评定法来全面评价它们的制浆性能。结果认为,人工林杉木木材制浆性能略优于马尾松。研究结果为杉木在造纸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