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商河县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为害。如1996年全县播种玉米3.6万hm2,全部发病。其中春玉米0.1万hm2,90%以上毁种,未毁种的几近绝产;麦田套种玉米2.0万hm2,病株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地块病株率30%以上;直播玉米1.5万hm2,一般病田病株率在5%~10%,严重地块病株率15%~20%。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1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毒源量。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在生产中,杂草多,管理粗放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  相似文献   

2.
2009年郧县玉米种植面积1.6万hm2,是郧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7.33hm2,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5.8%,大斑病造成的损失达到8000t,发生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90%以上,减产幅度达到60%以上.近年来,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为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郧县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北部,位于鄂西北山区,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冬少严寒,夏少酷暑,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郧县常年春玉米种植面积0.4万hm2,夏玉米种植面积2万hm2,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1.3%,是本县第一大秋粮作物。玉米螟是玉米上最主要的害虫,在郧县常年发生面积1.8万hm2,秋玉米受害损失率一般在10%~35%,严重时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沟金针虫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以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发生为害较重。我市自70年代停用666处理土壤,全面推广有机磷农药拌种后,蛴螬、蝼蛄数量下降,而金针虫从1984年开始明显回升,为害日趋严重。据调查,1989年,全市发生面积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7%,平均每 m~2有虫7.5头,发生重的地块每 m~2有虫60头以上,个别地块每m~2高达253头。小麦因沟金针虫为害,枯心苗率在4~20%的地块有55万亩,占麦田面积的61%,严重地块枯心苗率在40%以上,仅此一项就损失小麦6500余吨。此外因该虫为害,马铃薯蛀块率8~92%,夏玉米死苗率2~13%,花生蛀果率7~19%,春甘薯被害率6~  相似文献   

5.
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玉米螟统防统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常年种植玉米266.7万hm2以上,玉米螟常年发生面积超过166.7万hm2,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安全.为提高本省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省农业部门积极向省政府请示,2004~2008年共争取到专项资金6 000万元,5年来每年实施玉米螟生物防治66.7万hm2以上,推动了玉米螟的全面控制,保证了玉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涞水县部分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发生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涞水县玉米田2004年以来新发现1种害虫,经省站植保专家鉴定是褐足角胸叶甲[Basilrpta fulvipes(Motscbulsky)].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卵形,体长3~5.5 mm.体色变异较大,有棕黄色、铜绿色或蓝绿色,目前本县以黄色居多.成虫啃食玉米叶片.从玉米出苗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但以玉米抽雄前为害最重.据观察,成虫惧光,喜集中在心叶内或叶腋内.啃食叶肉,只剩表皮或造成许多小孔,或叶片呈破碎状.玉米苗期受害在心叶内,使心叶卷缩在一起,呈牛尾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据2008年7月23日在东关夏玉米田调查,靠近村边或杂草多的地块发生严重,有虫地块78%.全县发生面积4 000~4 667 hm2,严重的1 333 hm2.平均百株有虫16头,最高百株有虫280头.平均被害率28%,严重的被害率100%.受害严重地块玉米全被吃成花叶.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出苗后3~5叶期、杂草2~5叶期,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用莠·乙·烟47%悬浮剂150~200g/667m2(1 057.7~1 410g.a.i/hm2),对夏玉米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夏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出苗后3~5叶期、杂草2~5叶期,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用莠·乙·烟47%悬浮剂150~200g/667m2(1057.7~1410g.a.i/hm2),对夏玉米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夏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0.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常年种植夏玉米4万hm2,夏棉1.7万hm2,夏黄豆3万hm2,夏花生1万hm2,占全县秋季作物面积的90%以上。2000、2001、2002年由于麦田使用氯磺隆、甲磺隆防除杂草,造成麦茬播种的上述作物,都在苗期出现不同程度药害,引起后期不同程度减产。现将药害发生原因和解决对策简析如下:1药害症状药害发生较轻的田块,黄豆、玉米、夏棉等作物苗的叶片变黄,生长点萎缩,生长停滞,根系发育不良,次生根较少,叶脉轻微变色。重发田块作物苗的叶脉变成红紫色,大部分叶片枯死,生长点死亡,植株生长停滞,土表以下的根表皮坏死,几乎没有次生根。2药害…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峄城区 2 0 0 0年种植夏玉米 1 34 0 0hm2 ,死苗地块面积达 80 0 0~ 1 0 0 0 0hm2 ,占播种面积的 60 %~70 %。其中死苗率 1 0 %~ 2 0 %的地块 4 0 0 0~ 5330hm2 ,占 30 %~ 4 0 % ;死苗率 30 %~ 50 %的 1 30 0~ 2 0 0 0hm2 ,占 1 0 %~ 1 5% ;死苗率大于 60 %的近 1 330hm2 ,死苗率 80 %以上的地块不得不毁种后重种或改种其他作物。死苗之严重是近十多年来所没有的 ,给农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60万元。调查发现 ,死苗地块均有以下特点 :一是播种第二天开始连遇近 1周的阴雨天气 ;二是出苗整齐 ,但 1周后开始出…  相似文献   

12.
甘蓝黄叶病在寿阳县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是山西省晋中蔬菜主要栽培种类之一。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仅寿阳县的旱垣甘蓝就占到全市的50%,成为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是,随着面积的扩大以及连作,甘蓝黄叶病随之发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地块发病率15%~20%,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可达50%,减产幅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玉米大、小斑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区仅占6%。玉米是云南省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80万~10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3%~28%,其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8%。2003~2004年玉米大、小斑病在云南省普遍发生,并造成较大的为害。主要的流行区域在滇西南的德宏、保山、临沧、怒江、思茅等州、市,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据8个主要玉米种植州(市)统计,2004年玉米大、小斑病发生面积12郾54万hm2,占种植面积的21%(发生面积大的保山市占67%,临沧占51郾8%,德宏占48%)。其中,2郾68万hm2损失产量三成以上,0郾24万hm2绝收,玉米…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资源利用后,获得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了明确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旱地作物上的施用效果,2000~2002年在陕西渭北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上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改善夏玉米、冬小麦产量结构,提高夏玉米产量874.5~1144.5kg/hm2,冬小麦产量756.0~901.5kg/hm2,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2.784~3.399kg/(mm·hm2),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1.311~1.695kg/(mm·hm2)。在旱地可以通过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昌县是葫芦岛市的玉米生产大县,全县耕地面积5.93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3.73万hm2左右,总产约25万t.2005~2008年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项目,示范区玉米0.67万hm2,平均667 m2产量550kg.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是山东省菏泽市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都在33.3万hm^2以上,由于夏玉米的生长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草害发生面积大,每年受害面积达26.6万hm^2左右,因杂草危害造成玉米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的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鲁南地区夏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峄城区是山东省夏玉米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 000 hm2.近年来玉米粗缩病连年发生,趋势加重.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发生面积都在6 000 hm2以上,绝产面积1 500 hm2.通过近年的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找出了导致该病在本地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探索出了治理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涪陵区处于重庆中部腹心地带,位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072mm。玉米是涪陵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2万hm2。2005年,玉米矮花叶病大面积流行,全区发病面积共5333hm2,其中产量损失在30%以下的有3000hm2,30%~80%的约1600hm2,80%以上的约733hm2,产量损失严重。1田间症状与发病特点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该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在田间先在心叶叶尖形成褪绿黄化或褪绿小点,后从叶尖沿叶缘向下褪绿黄化或形成褪绿…  相似文献   

19.
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旱作春玉米播前设置了4种不同秸秆覆盖量(0、0.45、0.9、1.35万kg/hm2)处理,分析了该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年定点试验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存在季节性、层次性差异;0.9 kg/hm2覆盖量处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对保持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效果(P< 0.05),较对照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14.2%;秸秆覆盖量达到1.35万kg/hm 2时,土壤含水量不再显著增加.0.9~1.35万kg/hm2覆盖量处理较对照增产显著(P<0.01),幅度达16.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增加了4.3~5.6 kg/(mm*hm2),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0.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B.-Bienko)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蝗区的优势种之一。主要发生在北部典型草原和与其相毗邻的农牧交错区,宜蝗面积约166.7万hm2。在农牧交错区主要为害小麦、莜麦、谷黍等禾谷类作物。蝗虫(混合种群)大发生年份,发生面积20万~40万hm2,侵入农田1.3万~3.3万hm2,虫口密度一般10~30头/m2,高的达150头/m2以上,受害作物一般减产10%~30%,重则减产50%以上,甚至毁种或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此外,蝗虫对草原的为害,加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加快了草场退化、沙化速度。特别是在蝗虫猖獗发生年份,蝗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