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疆特早熟棉区棉花需肥规律和氮肥施用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北疆特早熟棉区皮棉1500kg·hm-2的棉花需肥规律、施氮适宜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北疆春播早熟品种,棉株一生吸收积累养分的变加速率变化规律,与内地棉区广泛种植的夏播早熟品种中棉所16和春播中熟品种中棉所12比较,介于他们之间。加速率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46d,应重施基肥,以促进棉花前期生长。如果追肥,结合北疆降水很少、靠天山雪水灌溉的特点,适宜在头水前即蕾期进行。中等地力棉田氮肥可以全部做基肥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R93-6需肥规律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抗虫棉品系R93-6皮棉产量为1017kg·hm-2的需肥规律,R93-6生长前期棉株的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比相近产量的中棉所16要少一些,开花后基本一致;吸收养分加速率峰值出现偏晚。因此,应重施基肥,以促进其前期生长。皮棉产量为1106kg·hm-2时,氮的最佳用量为139.5kg·hm-2。氮肥可全部做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植棉区属早熟棉区,选择种植早熟优质棉花品种中棉113,可实现棉花适期集中成熟,提升棉花品质一致性与植棉效益。结合中棉113在新疆博州的种植实践,总结形成中棉113在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下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中棉113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2个早熟棉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个早熟棉品种(中棉所36、中棉所50)和1个中熟棉品种(中棉所41)的单株干物质积累、N、P2 O5、K2O吸收动态进行摸拟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与中熟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高峰期均在开花至吐絮期。2个早熟棉品种单株干物质质量、P2O5、K2O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时间短于中熟棉品种。中棉所50单株N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时间与中棉所41较接近。早熟品种在吐絮至收获阶段,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占全生育期的比例高于中熟品种,成熟单株对P2O5、K2O的吸收比例相对高于中熟品种,在肥料配比上可适度加大磷钾肥比例。  相似文献   

6.
1997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农八师农业局开展了抗病棉花品种的引种筛选鉴定试验。在试验中,中棉所24表现抗病、早熟、丰产、优质,同年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南疆早熟棉区和北疆棉区成为抗病主栽品种,1998年大面积示范推广。为了掌握新品种在...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合理的早熟冬油菜品种的施肥方案,以适宜“稻—稻—油”三熟制的早熟冬油菜高产栽培,于2018-2019年选用早熟品种湘油420、湘油103和常规熟期品种湘油1035、湘杂油710×1035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播种45 d后间隔15~20 d取样,监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比较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发现:早熟品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高峰主要分布在开花期—角果发育期,且净增量最大时期出现较晚,明显延后于常规熟期品种(苗期—开花期)。两种熟期品种叶部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最大的时期均为苗期,但该期叶部干物质和养分净增量占比早熟品种低于常规熟期品种,干物质净增量占比平均低约7个百分点,氮、磷、钾素净增量占比平均低约19、25和18个百分点。两种熟期品种茎部干物质净增量最高时期均为开花期,而积累次高时期,早熟品种(角果发育期)滞后于常规熟期品种(蕾薹期);茎部养分积累趋势两种熟期品种间差异较小。早熟品种根部干物质净增量在开花期最大,常规熟期品种在苗期或开花期最大;早熟品种根部养分积累明显迟于常规熟期品种,主要表现在两种熟期品种氮素净增量均在苗期最大,但其占比早熟品种(41.8%~55.2%)低于常规熟期品种(57.0%~63.0%),磷素和钾素净增量早熟品种在蕾薹期或开花期(两个品种不同)最大,常规熟期品种在苗期最大。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趋势两种熟期品种间差异较小,早熟和常规熟期品种均在角果发育期净增量最大;早熟品种生殖器官氮素净增量在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相差较小,而常规熟期品种主要发生在开花期(62.0%~71.7%),早熟品种磷素净增量主要发生在角果发育期(61.0%~73.8%),而常规熟期品种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相差较小,钾素积累趋势与磷素类似,只是不同熟期品种间的差异相对小于磷素,说明早熟品种的生殖器官养分积累也相对滞后,其中氮素和磷素的滞后比钾素明显。综上,认为相较于常规熟期品种,早熟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高峰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因此,在早熟品种种植中,可采用基肥+追肥的施肥措施或应用缓控释肥,且相对于常规熟期品种适当增加追肥比例或缓控释肥的后期养分释放比例。  相似文献   

8.
华北平原一熟春棉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Bt+CpTI抗虫棉中棉所45为材料,研究了华北平原一熟春棉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花铃期是棉花一生干物质及氮、磷和钾养分积累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干物质及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速率与数量最大,其次为蕾期;吐絮期干物质及磷、钾积累速率与数量高于苗期,而氮素积累速率与数量低于苗期。棉株干物质与氮、磷、钾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棉花出苗后80~117 d、73~109 d、75~114 d和69~110 d,积累速率最大的日期分别在出苗后98 d、91 d、95 d和89 d。成熟棉株各器官的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顺序:子棉+铃壳>叶柄+叶片>茎>根;钾素积累量顺序:子棉+铃壳>茎>叶柄+叶片>根。各器官氮素含量:叶柄+叶片>子棉+铃壳>茎>根;磷素含量:子棉+铃壳>叶柄+叶片>茎≈根;钾素含量:子棉+铃壳>茎>根>叶柄+叶片。棉花全生育期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为213.83,30.11,156.45 kg·hm-2,全株养分吸收比例为N∶P∶K=1∶0.14∶0.73。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9708是转单价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4 d,株高107.5 cm,单株结铃16.9个,衣分41.3%,籽指10.9 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1.0 kg、112.0 kg和106.2 kg。主要介绍了中棉所97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新棉2号是以新陆早8号为母本,新陆早33号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属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品种。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新疆北疆棉区和南疆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博州棉区属西北内陆北疆次宜棉区。本区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 2 4 ,目前该品种推广面积已占全州棉花播种面积的 60 %。现将其种植表现概述如下。1 产量水平博州市种子站 1 999年对一县一市 6点次棉花早熟品种大区示范结果汇总 (表 1 )。中棉所 2 4在 6个示范点产量均排第一 ,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表 1 中棉所 2 4与对照品种的产量比较  hm2品 种 株数/万株单株成铃 /个产量/ kg 位次中棉所 2 412 .2 87.6 0 1939.5 1新陆早 7号 (CK 1) 11.92 6 .6 7175 6 .5 2中棉所 16 (CK 2 ) 11.43 6 …  相似文献   

12.
锦抗(90-8)是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奎屯锦陆早种业共同研发、试验、示范、推广的棉花新品种,以早熟优质抗虫棉的品系作母本、中棉所具有优良品质特征的品系作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病、抗虫、高产、优质、抗枯、耐黄、适应性强等特征。2008年在奎屯乌苏等地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应在新疆北疆、南疆早熟棉区的宜棉区及中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博州地区属次宜棉区 ,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逐年扩展蔓延 ,导致植棉效益降低 ,种棉积极性下降 ,故而 1 994年自治区种子站和博州种子站从中棉所联合引进中棉所 2 4棉花品种 ,参加了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试和生产试验。1 995、1 996年连续 2年参加了精河县品种比较试验 ,截止 1 998年中棉所2 4在博州累计推广种植 40 0 0 hm2 ,皮棉单产 1 677~ 1 890 kg· hm-2 ,1 997年该品种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认定在当地早熟棉区病区推广。1 生育特性中棉所 2 4全生育期 1 2 5天 ,比中棉所 1 6早熟 2~ 3天 ,比新…  相似文献   

15.
特璞棉116于2022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西北内陆早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型较紧凑,株高76.5 cm,单株结铃6.5个,铃重5.6 g,衣分42.7%,籽指10.4 g;在2021年西北内陆早熟常规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69.2 kg、202.7 kg和187.0 kg。对特璞棉116的选育过程、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棉花新品种中棉所35的选育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5是针对黄淮棉区麦棉春套和新疆南疆一熟棉区需要选育的陆地棉中早熟品种。1990年以早熟、丰产品系中23021(组合:{[(陕4×唐古拉斯)西农中3]×中棉所10}×中棉所16)为母本,以抗病、优质杂交材料(中棉所12×川1704)为父本杂交,通过秋季南繁加代、春季3-2式麦棉春套生态条件的选育,1995年育成早熟、丰产、适应麦棉春套的棉花新品系中9409及姊妹系中9418。1999年4~5月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定名为中棉所35。1 产量表现从表1中可知,中…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23在新疆干旱棉区的生育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23在新疆干旱棉区的生育表现及栽培要点吴玉新宋建新新疆麦盖提县科委844600中棉所23是1995年引入新疆南疆干旱高产棉区试种,由于内地与南疆在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差异,其生育表现不同。1996年又进行了大田不同品种对比示范,该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重 6.2…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重 6.2…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 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又一个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新疆区试 ,均名列第一。品种经品种权人授权许可 ,育种家直供基础种子 ,由库尔勒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专营。适合黄淮流域棉区、南疆棉区种植。★特征特性。在黄淮棉区 ,生育期 1 33天 ,比中棉所41早熟 1天 ;在新疆 ,生育期约 1 33天 ,与中棉所35相当 ,属于中早熟类型。因遗传背景及生理生态体征 ,叶茎茸毛较多 ,具有较强的抗棉铃虫性能。植株塔形 ,出苗快 ,长势旺健 ,结铃性强。在黄淮棉区 ,铃重 5 .5 g,在新疆 ,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