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木霉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与互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将广谱拮抗木霉生防菌株(Trichoderma harzianum)引进辣椒根际,分析其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根际微生物与木霉菌和病原尖孢镰刀菌、青枯假单胞菌的互作。研究结果证实,木霉生防菌对辣椒根际大多数真菌种有抑制作用或重寄生作用,或两种作用皆有,并主要引起真菌种群数量的减少和区系组成变化,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细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和区系的影响不大。在辣椒根际木霉生防菌主要受放线菌和少数真菌和细菌种的抑制,这些对木霉菌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种绝大多数也能抑制病原尖孢镰刀菌和青枯假单胞菌。多数根际优势细菌种对木霉产孢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木霉生防菌株的根际竞争定殖机理和对土壤生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5个木霉菌株的抑菌谱及部分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5个木霉菌株在对峙培养中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1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株土壤习居镰刀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哈茨木霉菌株Th-B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绿色木霉菌株LTR-2和其他3个菌株,哈茨木霉菌株Th-A和Th-B的产孢能力高于其他菌株,Th-B对辣椒灰霉病的预防效果达65.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2株真菌进行鉴定;离体侵染法测定菌株对魔芋球茎及胡萝卜离体组织的致病性;测定真菌粗毒素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采用琼脂块和发酵滤液法筛选能拮抗优势病原真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生防放线菌。【结果】1在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中存在大量的F3和F8,经鉴定,2株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发酵粗滤液对魔芋离体球茎及胡萝卜有致病性,其粗毒素溶液能抑制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筛选得到6株对优势病原真菌镰刀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结论】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抑制活性,是魔芋软腐病发生时的复合侵染有害菌之一;以2株镰刀菌为靶标菌筛选到的6株生防放线菌对魔芋软腐病株根域大量存在的优势有害真菌及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诱捕分离土壤中的生防放线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6.
几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粗提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根癌土壤杆菌和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28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粗提液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28种大型食用真菌中有6种真菌子实体粗提液对根癌土壤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谱显示,这6种大型食用真菌对部分供试植物病原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抑制真菌病害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132株细菌和链霉菌,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到3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其中一株链霉菌经测定对稻瘟菌、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明显抑制作用,该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是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8.
韩松  张守村  林天兴  龚明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12-12713,12729
[目的]以盆栽控病效果良好的一株植物内生细菌为材料,通过对铁载体的研究,探索其对棉花枯萎病的拮抗机制。[方法]通过蔗糖-天冬氨酸(Modified Sugar-Aspartic Acid,MSA)平板初步判断菌株是否产铁载体及其荧光特性;根据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测定各菌株在液体MSA培养基内产铁载体活性;不同铁离子浓度下,比较其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该内生细菌在MSA培养基中高产的荧光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铁离子浓度的提高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初步分析确定该内生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结论]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分泌铁载体竞争铁的吸收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一株拮抗棉花枯萎病菌产铁载体内生细菌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盆栽控病效果良好的一株植物内生细菌为材料,通过对铁载体的研究,探索其对棉花枯萎病的拮抗机制。[方法]通过蔗糖-天冬氨酸(Modified Sugar-Aspartic Acid,MSA)平板初步判断菌株是否产铁载体及其荧光特性;根据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测定各菌株在液体MSA培养基内产铁载体活性;不同铁离子浓度下,比较其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该内生细菌在MSA培养基中高产的荧光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铁离子浓度的提高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初步分析确定该内生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结论]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分泌铁载体竞争铁的吸收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3株食用菌致病木霉为目标菌株,利用热处理过的发酵液研究拮抗细菌B44对3株木霉的抑菌作用。通过对3株木霉菌丝生长、产孢量以及孢子萌发的研究,结果发现拮抗细菌B44对3株木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细菌发酵液浓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在细菌发酵液浓度为40%时,对3株木霉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率分别为79.74%、91.19%、73.37%,而对两株平菇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率为33.80%和55.46%。因此拮抗细菌B44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哈茨木霉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霉 (Trichodermaspp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拮抗生物 ,它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 ,尤其是对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如白绢病菌 (Sclerotiumrolfsii)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 ,腐霉菌(Pythiumspp ) ,镰刀菌 (Fusariumspp )等。国外已有不同类型的木霉生防制剂问世 ,深入研究木霉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条件 ,对于促进我国应用生防制剂防治植物病害 ,提高作物产量 ,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菌株哈茨木霉NF9菌株 (Trichoderm…  相似文献   

12.
常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哈茨木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的病原菌、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与生防菌处于同一生态环境中,田间喷施化学农药势必会对生防菌的自然控制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哈茨木霉多菌灵耐药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紫外线诱变哈茨木霉菌株,通过多菌灵耐药性筛选,获得耐药性菌株。为进一步筛选强根际能力木霉菌株提供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FJAT-9040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孢子数等参数及抑菌作用的动态变化,采用50 L全自动发酵罐对菌株FJAT-9040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检测不同发酵时段培养液的pH值、黏度、孢子数和菌丝干重等参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发酵时段的培养液和无菌上清液对枯萎病菌菌株FJAT-135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菌株FJAT-9040的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值呈先降低、32 h后缓慢上升的变化,变化幅度较小;黏度值呈波浪式上升,末期下降;孢子数的变化表现为前期下降、中期增长、后期基本稳定,最大时达1.4×107 cfu·mL-1;菌丝干重则呈现阶梯式增长,至发酵结束时达10.29 mg·mL-1。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与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孢子数和菌丝干重极显著相关;黏度也与孢子数、菌丝干重极显著相关;孢子数与菌丝干重也呈极显著相关。液体发酵的最适时间为96~108 h。各发酵时段的菌株FJAT-9040培养液对菌株FJAT-135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7.92%以上;菌株FJAT-9040无菌上清液则未表现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哈茨木霉30371在自然情况下的培养条件。[方法]将哈茨木霉30371的孢子悬液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振荡培养,研究培养温度、pH值、无机离子、各种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麦麸培养基中哈茨木霉30371的菌丝干重最高,其次是玉米粉培养基、PDA培养基,豆饼粉培养基最低。哈茨木霉30371在22~34℃下均能生长,22℃为其最适生长温度;在pH值4.0~8.5均能生长,最适pH值是5.5。各因素对哈茨木霉30371生长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NH4)2SO4>KH2PO4>MgSO4.7H2O>麦麸、豆饼粉。[结论]哈茨木霉最适的发酵条件为:在麦麸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22℃,自然pH值,2.00%麦麸,1.00%豆饼粉,1.00%(NH4)2SO4,0.25%MgSO4.7H2O,0.50%KH2PO4。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拮抗木霉在土壤中的定殖动态,采用稀释分离法,测试了木霉gz-2菌株随时间推移在土壤中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26 cm深度以内,gz-2菌株的定殖数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深度越深,其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深度超过28 cm,其数量不再上升;56 d内,gz-2菌株的最大定殖深度为40 cm。在水平方向上,gz-2菌株呈阶梯式扩散模式,其定殖数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接种后第35 d达到峰值;63 d内,最大定殖半径为24 cm。土壤含水量和p H对gz-2菌株在土壤中定殖数量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25%,pH为7.8时,该菌株在土壤中的数量达到最大值,为3.38×107cfu/g。  相似文献   

17.
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69-371
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NF9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Y对3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这2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及茄子白绢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不同木霉菌株间拮抗效果存在差异,哈茨木霉菌株NF9优于绿木霉菌株TY。  相似文献   

18.
哈茨木霉对番茄幼苗促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哈茨木霉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木霉与土的比例为1∶10时对番茄的刺激生长作用最强,番茄幼苗的株高、根系长度、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明显增加,施用哈茨木霉制剂后,番茄幼苗对氮、钾的吸收明显比对照高,差异显著,同时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而呼吸速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哈茨木霉T23对花生的促生增产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23制剂处理花生。结果表明:哈茨木霉T23制剂不但可以促进花生出苗和植株健壮生长,而且可以促进花生分枝、增加花生结果数、 有籽果率和花生仁的百粒籽重,从而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20.
After comparison of Trichoderma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est of colonization ability in rhizospheres were conducted. Auxotrophic mutants of T. harzianum tolerant to carbendazim and UV-light were obtained by UV-light mutagenesis and carbendazim stress on PDA medium and a basis medium with hot pepper root exudation by adding the fungicide. The results showed: all four different isolates of Trichoderma had certain colonization ability in rhizosphe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wing 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