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正>一、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发病范围广,往往造成大批草鱼死亡。从2厘米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龄以上的草鱼也患病,特别是水温在20—33℃时,极易发生流行。当水中溶氧降低,透明度下降,水中总氮、有机氯、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较弱,病毒量多时易发病。水温在12—30℃时也有病害发生。二、症状草鱼出血病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看到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头顶部、口腔、上下颌、眼眶周围、鳃盖、鳃和鳍条基部都有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掉病鱼皮肤,可以看见肌肉呈点状或环状出血、充血,严重的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出现"白鳃";肠壁充血,但还有韧性,肠管里没有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肝、胆囊、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情况,胆囊和鳔呈紫红色,在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经常变淡n但并不是每条鱼的症状都相同,病轻的,出血程度比较轻,有的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有的以肠出血为主,有的以肌肉出血为主,个别的也有全身各器官、组织都出血或较多器官组织出血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洪爱云 《当代农业》2011,(15):44-4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的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3.
一、草鱼出血病 1.流行情况.(1)发病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危害草鱼,从体长2.5~15厘米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5.
在池塘主养草鱼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腐皮病、肠炎病(简称草鱼“三病”)在宁夏地区发病率高、发病频繁、危害大,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池塘主养草鱼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度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突出的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对草鱼“三病”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一套防治草鱼“三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田革 《新农业》2022,(9):44-46
近些年,草鱼因肉质紧实且鲜嫩,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我国目前养殖数量较多的淡水鱼种之一.草鱼在鱼苗时期通常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可以采食水中的昆虫,当发育达到50厘米以上后转为草食.成年时期的草鱼身长可达到100厘米.随着草鱼需求量的增加,养殖面积也随之增加,草鱼病害的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草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是...  相似文献   

7.
叶建生 《农家致富》2012,(16):40-41
草鱼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佳,为广大群众所喜食。但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对症下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出血病1.发病情况该病由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厘米夏花到15厘米鱼种均可感染发病。发  相似文献   

8.
鱼病的预防工作是搞好鱼类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的4-6月和8-9月是草鱼、青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类病和病毒性出血病以及和种养殖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季节。在发病季节前夕和疾病流行期间必须全面做好预防工作。具体要作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梅青辉 《新农村》2006,(3):19-19
草鱼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佳,为广大群众所喜食。但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做到对症下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出血病该病由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厘米夏花到15厘米鱼种均可感染发病),发病时间一般从每年6月下旬开始,8月份为  相似文献   

10.
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和出血病是池鱼养殖中的烈性传染病。池鱼一旦发生或暴发流行上述病害,损失或重大损失就不可避免。过去这些病多是在发病之后进行药物防治,治标不治本,效果不尽人意。采用人工免疫方法,可防控这些病的发生和暴发流行,防效高达80%~95%,既经济又安全。现以草鱼为例介绍上述病害的人工免疫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在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该病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或是轻微出血,肌肉充血明显,往往全身的肌肉郝呈红色。10厘米以下的病鱼,对着阳光或灯光透视,可见皮下充血:10厘米以上的病  相似文献   

12.
<正>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原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病多发季节。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广大养殖户应树立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做好预防工作。现将4种主要鱼病的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1 水霉病。易流行于早春季节。  相似文献   

13.
<正>一、浇泼猪粪防治鱼锚头蚤病:一旦发现此病,立即向塘内浇泼猪粪,使塘水很块变肥。注意保持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15~20厘米。这样,虫体很快从鱼体表面脱落入水中,鱼类也就得到康复。二、枇把叶防治草鱼烂鳃病、肠炎症、赤皮病:在夏、秋季发病季节,按每100千克鱼重用0.5千克枇杷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困扰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草鱼出血病.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是危害草鱼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常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易发病季节,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易发病季节,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现将4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草鱼(Cl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全国性淡水养殖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4—5月是草鱼车轮虫病的高发季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草鱼车轮虫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引起的,全年均有发生,水温在20℃左右开始流行,以春夏季流行最盛。发病鱼体鳃丝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边缘发白,患病鱼体往往焦躁不安,可以通过全池泼洒杀车灵,或者是苦楝树枝叶煮水全池泼洒,并且施药3 d后,用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治疗草鱼车轮虫病,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续第5期第1 7页)二、烂鳃病1.流行特点烂鳃病(见第21页图4)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和流行。发病时间南方在4~10月,北方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2.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  相似文献   

19.
鲢鱼暴发性出血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病情易反复且难以控制,应引起广大渔业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每年春季3~5月份及秋季8~10月份为流行季节,以秋季8~9月份最流行;发病特点为急性、暴发性、大批量地死鱼,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病3~5天内,死亡率80%~9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特点与危害1".蛙泳"现象的流行特点。(1)该现象的流行无明显的规律性,从4~10月份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于夏、秋两季生长较快、摄食量较大的时期。(2)各种养殖规格的、吃饲料的鱼类均可发生,但以大规格的草鱼、青鱼最为常见,种草养鱼的很少发生。(3)使用消毒剂、杀虫剂以及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明显效果,反而还可能因药物刺激加重病情。(4)该现象的发生与饲料关系不大,换料并不一定能改善或缓解这种现象的发生;即使是投喂同一种饲料的池塘,有的可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