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工林鼠害防治指标补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主害期对目标鼠种和危害率的相关关系研究,提出了杉木、柳杉和油松的防治指标。在不同林龄分别是:1年~3年时目标鼠种鼠密度为1.70、2.40和1.74;4年~6年时为0.94、1.3和0.6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工林的日益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自然界食物链受到一定的破坏,林业鼠害日趋严重。特别是新造的杉木、柳杉、秃杉等速生丰产林,幼树大量被鼠咬食,造成缺窝,甚至林地完全被破坏,不得不重新栽植。为探索营林措施防鼠途径,走综合控制林鼠的道路,1991年前后,在四川省什邡县国营林场做了化学除草驱鼠及堆垛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什邡林场通溪河工区的大灰堆,总面积约200亩,海拔1500m左右,坡向北偏东,坡度25°左右,黄壤。1989年按照速丰林工程造林技术要求,进行了清林和全垦整地,大穴栽植,造林密度为167株/亩。在采伐迹地造林树种对比试验区,栽植的有杉木、柳杉、秃杉和日本落叶松,其余地区定植秃杉。1990年春造林后,即发现有林鼠为害,杉木为最,柳杉、秃杉次之,日本落叶松未发现受害。在此前曾造杉木和柳杉;均因鼠害严重而失败,后采用过化学和器械防治。林地杂草繁茂,采伐剩余物及乱石窖较多。  相似文献   

3.
2009年秋、冬,大兴安岭季节鼠害频发,危害十分严重,大兴安岭营林局技术推广站对害鼠种类、鼠口密度、危害程度、生活习性、危害规律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了不同树种、不同林龄、不同生境对危害率的影响,并对害鼠大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制定了物理、生物、药剂、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固原退耕还林区经济林木甘肃鼢鼠防治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固原退耕还林区经济林木鼠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林木死亡率与鼢鼠密度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y=-1.923 4 3.432 0x(r=0.934 8).根据退耕还林区鼢鼠对不同定植年限山杏林木的危害造成的损失、防治费用和林木价格等,研究了固原地区退耕还林区经济林木鼢鼠防治阈值,并确定山杏定植1年时防治阈值为1.907只·hm-2,定植2~4年时为0.989~1.273只·hm-2,定植4~6年时为0.859~0.989只·hm-2.同时,以林木被害率和鼠口密度为指标,确定了退耕还林区经济林木鼠害程度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杉木、柳杉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柳杉混交林能够形成稳定协调的林分结构,能改善林分小气候;16年生的杉木、柳杉混交林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27.5~50.4%,比柳杉纯林高15.5~36.3%;杉木、柳杉混交可以改造杉木低产林,扩大杉木的栽植范围,具有比纯林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杉木柳杉混交林的抚育间伐这一突出的技术问题,通过十二年的试验研究,现已基本明确;这就是当林龄8—11年时,应进行第一次间伐,采取下层间伐方式较为理想,强度中度。在主伐之前,间伐2—3次,保留木尽可能多留杉木,少留柳杉,但柳杉所占比例应不少于1成,最多也不要超过5成,并呈插花状均匀分布在杉木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5个不同林龄(3,8,14,21,46年)、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3年生)杉木人工林叶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根据它们对氮循环等过程的指示作用来探索不同林龄、叶龄杉木人工林氮循环过程及氮饱和程度的差异,从而为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制定施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南平峡阳林场5块相互毗邻的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龄的林分内分别设置4个20 m ×20 m的试验小区.分别采集不同林龄杉木活叶并根据“主干法”将采集的杉叶分为不同叶龄,然后在每个小区内采集0 ~ 10 cm深度土层的土样,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它们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用碳氮元素分析仪测定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由叶片δ15N值减去相应的土壤δ15N得到.[结果]叶片δ15N值的变化范围为-2.52‰~2.81‰,叶片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72%~13.5%,二者在不同林龄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并均呈现出幼林和老林较高、处于速生期的林分较低的趋势,且叶片δ15N值与叶片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不同叶龄叶片δ15N值间则不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林龄叶片的15N富集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幼林与老林叶片15N富集指数较接近于0的趋势;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为-29.93‰~-27.88‰,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林龄不同叶龄叶片的δ13C则有显著差异,且有随着叶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结论]不同林龄叶片δ13C差异不显著但呈现幼年较低的趋势,可能是不同树高导致不同林龄杉木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差异所致,而同一林龄不同叶龄杉木δ13C间的显著差异则可能是光合作用效率不同造成的.不同林龄在叶片δ15N、叶片氮含量、叶片15N富集指数间的显著差异均指示出处于速生期的林分氮饱和程度显著低于幼林和老林,这说明虽然我国亚热带地区氮沉降现象严重,但氮素仍是限制处于速生期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  相似文献   

9.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2次间伐,其中第1次间伐时林龄为12年,第2次间伐时林龄为17年,并于23年生时主伐,采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间伐方法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处理(第1次为35%、第2次间伐强度为15%)的间伐强度较为适宜,主伐时单位面积累计蓄积量(间伐+主伐)最大,其胸径增长和林分立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辉南林区森林鼠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害鼠种类主要是棕背鼠平,约占全部森林害鼠种类的72%,其余为红背鼠平、大林姬鼠等。害鼠密度与林木被害程度显著相关,当铗日捕获率在1%~5%时,林木被害率在3%~1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6%~15%时,林木被害率在11%~3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16%以上时,林木被害率超过30%。森林害鼠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度变化规律,且与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植物、天敌、人类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林间防治竹织叶野螟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织叶野螟是毛竹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时可将竹叶吃光,甚至导致竹子死亡。采用4种药剂进行了林间防治竹织叶野螟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机硅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进行林间喷雾,喷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达68.95%、95.68%、92.99%、67.12%。杀虫单和氯虫酰胺防治效果显著好于森得保和溴氰菊酯,研究结果为竹织叶野螟防治药剂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柳杉人工林皆伐后初期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皆伐后1年内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皆伐林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比对照(未皆伐林地)减小2.01 gC.kg-1,但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及微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减少20.97 tC.hm-2、6.68 mg.kg-1(P0.05);皆伐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量碳均随季节的变化而逐渐降低,但有机碳储量随季节的变化无明显减少趋势;皆伐林地土壤四季的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差异不显著。皆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P0.05);皆伐林地和对照在0~4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但对照的相关性高于皆伐林地。总之,柳杉人工林转变为采伐迹地后,其初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1991~2000年西北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数据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地区森林生物灾害的发生特点。根据多方面分析,认为在今后数年内,该地区的森林生物灾害仍然十分严重。文中提出了防御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减灾意识;(2)将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可持续控制灾害的策略中去;(3)做好预测预报;(4)把减灾工作贯穿到生产各个环节中去;(5)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6)严格检疫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外产8个竹种种子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11 mm和1~4 mm;去壳颖果长度和直径分别为8~15 mm和1~3 mm;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70g、70%~93%、0%~15%、7%~8%、40%~75%、70%~95%。2)带壳坚颖果的形状一般为卵圆形,颜色多以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8 mm和2~5 mm;去壳坚颖果长度为4~8 mm,直径为2~4 mm;坚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35g、85%~89%、6%~9%、0%、15%~50%,25%~69%。  相似文献   

16.
柳杉木材干缩性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长岭岗林场不同立地条件下23a生柳杉人工林的木材干缩性能指标,进行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指标的差异性的F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柳杉全干径向干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存在显著差异(0=0.05),立地对全干弦向干缩率、差异干缩以及气干干缩指标影响不显著;土层较厚,柳杉干缩率越高,差异干缩则越低。得出了该场柳杉林分木材干缩性能指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椰心叶甲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危险性入侵害虫,属国家检疫林业有害生物,2005年在河口县首次发现.为了有效防治该害虫,2005~2006年在河口县观察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河口县1 a发生6代,无明显越冬期,卵期3~10 d,幼虫期17 ~73 d,蛹期5~8d,成虫产卵前期9~30 d.完成一个世代需34~121 d,夏季历期较短,冬季历期较长.通过防治试验,提出椰甲清粉剂挂包法、树干打孔注药法、喷雾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Defoliation of well-stocked, 10–12-year-old P. parula, and younger E. saligna/grandis and E. cloeziana standsby the larval stages of a geometrid moth Buzura edwardsi Walker, recently indicates that this is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forest pest in the Melsetter district, one of the major areas of pine and eucalypt afforestation in Rhodesia.

Field observations of the habitsand life cycle of the pest and the damage it causes are recorded, as well as its biological control which, in normal seasons, appears to be adequate in keeping infestation at tolerable levels.

However, the necessity is stressed for immediate specialist investigation into effecting permanent control of this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orest pest, preferably by biological me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