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配盆的方法盆景是一种以树、石为主题的造景型态,而配盆就是要使人感受到盆树生长于原生地环境的景象。盆是盆景构成的三要素之一,美好的树若配盆不当,必然显像不良,缺乏安定调和感,甚而喧宾夺主。若盆钵选择得当,便能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因此,盆钵大小、颜色、形状、种植位置、盆高、盆长之比例以及盆景深度等,皆与表达内容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艺景盆是仿照自然或人文景观外观造型的盆钵。在这种创新的盆钵中进行创作,给人以新的感受。传统的盆景用盆是一个盆钵可栽种多种款式的树木盆景。如一个中等深度的长方形盆,可栽种曲干式、斜干式盆景,也可栽种垂枝式、风吹式等树木盆景。也就是说盆钵对盆景所要表现的意境的约束力较小。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盆景艺术就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布局合理,制作精细,还要有比例适宜、造型优美的盆、架配置,以起到烘托主题、突出意境的作用。一、盆钵的选配盆钵不仅是盆景景物的容器,同时本身也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盆景所用的盆钵种类很多,按  相似文献   

4.
盆景——顾名思义,是用盆作栽体,养植经艺术加工后成观赏性植物的泛称。一树二盆三几架,好的盆景作品离不开合适的配盆,不同的地方流派和使用习惯,对盆都有不同的爱好和要求,因而促进了各式盆景用盆的创作发展,各式形状多种规格、材质的盆景盆使盆景人士在创作时能因景因势选用,丰富了盆景的艺术内涵。盆景创作高手对用盆相当考究,个别配盆还专门量身订造,以提升盆  相似文献   

5.
<正>培育一盆型好、花多、色艳、香味浓的蜡梅盆景,除有较好的桩基树姿外,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使蜡梅盆景开花繁茂。盆土选择选盆因蜡梅盆景耐旱怕涝,不论是新桩还是成形的盆景,选盆时应尽量避免用瓷料等通透性较差的盆钵。应选配古色古香、通透性能好的深紫或赭红、青黑色的紫砂盆或瓦料土盆,映衬蜡梅金黄色的花朵,对比强烈,以增强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盆景与盆     
好的景,需与适当的盆钵、几架相配,才能构成整体之美。一株树桩,一簇花草,一组山石,如无相应的盆与之相衬,往往平庸无色,当配以恰当的盆,便面目一新,神彩飞扬。树桩盆景主要以苍古、雄劲、豪放、飘逸而见长。一般用紫砂陶盆或比较深色的釉陶盆比较适宜,这样会越发显得其古老。其它形式的盆往往不能与景物谐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盆景艺术的价值取决于一景二盆三附件,就是说盆景的观赏价值是由树体造型、盆钵以及配套的附件等共同体现的。由此可见,盆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盆钵的种类繁多,样式、大小及质地各异,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选择,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读贵刊87年第五期,林忠明先生的《一代风流初露锋芒》一文,其中报道了盆景艺术新秀王孝金夺魁之作《欲穷千里目》榕树盆景。从附图一榕树形格态势来看,是一件可喜的佳作。但从树、石的构图、配盆点饰、命题意境的综合结构等方面来看,情景不协调。而  相似文献   

9.
微型盆景以其小巧玲珑、造型夸张、线条简练、极具风趣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微型盆景亦有微型山水与微型树桩之分,在制作技艺上各不相同。微型山水盆景,它采取“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再现大自然之山水风貌。由于盆钵狭小,在制作上有一定难度。这里笔者以五彩斧劈石为例简述一下孤峰式微型山水盆景的制作过程,仅供同行尤其是初学者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富有生命的艺术品,它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机,引发人们为生存而奋进,为美好而休憩。它虽可造型,但不是塑造艺术,有它不可违背的自然性。它虽由人作,但不尽随人意,且不让留人工痕迹。它虽配盆钵,设几架,缀配件,以至布置背景,但不是装饰艺术,摆之不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有关盆景、盆栽、盆植的定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古人对盆栽、盆景的区分不很严格,凡栽植于盆里的,一概称之为盆景。如古籍《五石瓠》中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现代周瘦鹃先生于1957年在《盆景趣味》专著中,设有专门章节,论述"盆栽、盆景、盆植",明确提出盆景可以说是比盆栽更进一步的艺术品。彭春生先生等于1994年编著出版的《盆景学》中认为:"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提出的盆景定义。笔者在多年的盆景教学实践中,尚觉应作适当补充,以使更为完整。笔者认为:所谓盆景,是在中国古代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通过艺术造型,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的艺术品。其中主要增加了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刘传刚先生: 我从《中国花卉盆景》1994年5月号彩页上读到你创作的水早式盆景《雪压冬林》。从照片上看,这确实是一盆不可多得的盆景佳作。整个作品,无论从置树、配石、水旱比例乃至林下绿化,都有其独到之处。树木栽植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密而不杂;  相似文献   

13.
仔细揣摩《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第9期彩页上钱泽滨先生创作的《爱在深秋》刺柏桩景以后,有几点不同看法,希望钱先生及同好指正。笔者愚见,将左边的小刺柏与大刺柏合栽是不适宜的。我未见过该桩景实物,但从照片上看,左边倾出盆外的小刺柏的弧形主干刚好与盆沿的弧线连成一线,长跨度的弧连线破坏了原来的刚阳之美,这是配树与盆景搭配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宋德钧同志认为“盆栽”音译已流行于世界,建议“盆景”一词应穿上“西装”出国,言下之意是:用“盆栽”来代替“盆景”。我认为,这一意见值得商榷。“盆栽”,是把自然界生长的某些植物“栽”在盆内培植,如盆栽葡萄、盆栽柑桔……等等。进一步,对盆内栽培的某些植物进行科学的修剪、攀扎,使之成为一种活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树桩盆景”。但它毕竟是栽在盆内的植物,仍然可称它为“盆栽”。但“盆景”就不同了,它的意义是在盆内制(造)景。就是把大自然的景物制(造)于盆钵之中。“盆景”比“盆栽”的范围大了,意义深远了,因而要求也就严格了。  相似文献   

15.
一、植物的选择:要使植物生态与合栽式树桩盆景构图整体相配,要选择叶小、适应性强、生长慢的树种,如榆、米叶冬青、六月雪、雀舌黄杨、虎刺等。二、植物的布局:布局技巧是制作合栽式桩景的关键。要先选定主树,再以主树的姿态及坐落方向为依据选择配树。主树宜最高、最粗,要具体充实。主树与配树的大小比例要恰当。主树的位置应栽在盆的偏左或偏右的1/3处,配树与主树要彼此呼应,做到  相似文献   

16.
高耸入云,一峰独秀,天涯路断而”难于上青天”……这是一盆立式七里香盆景,其树头直径约有25厘米,树高约110厘米,主干斑驳苍老,雄奇傲立,几可谓福建的七里香盆景之王。该盆景底部根盘伸展有力,布满盆面,左侧的根蔓紧紧裹住二块山石且溶为一体,使得该植  相似文献   

17.
几架小议     
一件具有整体美的树木盆景,应当包括树木、盆和几架三个部份。树木是盆景的基础,盆则是树木赖以生长的必要条件,而对几架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多余之物,但从盆景艺术的总体视之,实也缺少不得,它不但可以烘托树木,开拓境界,而且可以起到增姿添色的作用。在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的《步步青云》(见《中国花卉盆景》1986.1.插四,以下刊名略),配以多级书卷式几架,给人以读破万卷书,  相似文献   

18.
用幼树制作露根式盆景,应选择耐干旱、生命力强的树种,如石榴、枸杞、柽柳、榔榆等,且幼树的根最好有较长的侧根。培育时,先把主根剪除,以利侧根的生长。侧根应留奇数,栽种于畦或盆中,盆钵的深度应超过根长。栽种时,先把盆底铺垫好,左手持幼树,右手拿小铲向盆内铲土少许后,把树根向四周分开,将树直立于  相似文献   

19.
在盆景制作中,为了突出盆景的美感,有时往往要采取一些超常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突出了盆景的美感,但也给盆景的养护和管理带来了一些弊端。超浅盆就是一种。浅盆可以表现盆景意境的深远,是盆景的常用手法。长期生长在浅盆里的树木盆景如果管理得好,不但可以使树木的根基隆起,根系紧抓地面,虬劲有力,还可以强化树与盆的比例,小中见大,提升景  相似文献   

20.
关雄斡将形似人或动物的树木盆景,指责为“盆怪”,是对这类高难度艺术盆景的无端非议。象形树木盆景,以非凡的生机、逼真的造型、奇异的怪美而跻身于盆景艺术之林,它特具神韵,别有风采,观赏寻味,美不胜收。当然,仅仅凭借棕绳和铅丝,将蓬蓬勃勃的盆树弯弯扭扭强行扎成凤凰起舞、神龙腾跃或孔雀开屏等等,矫揉造作,违背自然,应遭唾弃。但关雄斡列举的一些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