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树木盆景的造型形式不同,带来的美感特征不同。形式是日积月累的技术、技巧和美学法则等综合运用的表现。美感是感官接触美的事物后引发的思维想象和情感的激发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形式多变,美感丰富。形式是表象,美感是内涵,两者互为依存。形式与美感的统一是盆景创作者所追求的结合点,是使作品升华为艺术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刊近一年多来,曾陆续少量地发表过有关海外盆景的一些资料,这对于借鉴经验、交流技艺、开阔眼界都是有益的。现应盆景爱好者们的要求,从这期起,我们特辟《盆景世界·海外文摘》这个栏目,陆续向大家介绍国外盆景的树种、制作、造型、养护、鉴赏以及发展动态等等,供参阅。您读了这些文稿有什么感想、意见或建议,欢迎提出来,以便把这个栏目办得更好。也欢迎您来稿。谢谢合作! 相似文献
6.
改作地点:文华盆景联谊园改作时间:2012年10月16日盆景改作不仅是盆景制作的继续,更是盆景的冉创作若是改变表现形式的改作,那不光是从另一思路的再创意更是一次挖掘主体潜艺价值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县崖式菊花盆景模仿自然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木姿态,经一定的艺术造型和技术加工,使主枝虬曲下垂于盆外,形如峭壁上的古树,形成古朴刚毅的风格,别有情趣.悬崖式菊花盆景常选用‘白星球’、‘金满星球’、‘一棒雪’、‘二乔’、‘玫瑰’、‘龙眼’、‘金毛’、‘虎球’等枝条坚韧、叶小节密、花朵稀疏、花色淡雅、花期长的小菊品种.可用11月温室盆插的脚芽苗做材料,隔年1月中旬移干10 ~ 15cm盆内,当苗长到20 ~ 25cm时,将菊苗移植于口径20cm花盆内,3月底定植于口径20cm的高简盆内一角,最好盆色与花色成对比色,填满培养土,浇足水.4月上旬把苗盆倒放3~4天,使菊苗弯曲生长,造型时用10号型粗铁丝弯成一定的弧度,一端插入苗下方的根部,将菊苗主干压住,苗头沿铁丝的弧度逐渐伸向盆外底部,根部要高出高简盆的盆口,当菊苗压到50 ~ 70cm时,即将菊苗顶端摘去,10~ 15天后,菊苗主干上长出许多分枝,选留3个健壮的分枝作为造型单元. 相似文献
8.
造型扦插法优点有四: 一、造型扦插枝条易取、易得,成本低廉。二、剪枝→造型→扦插→成活→成型→上盆组景→上市,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果好(见右下图)。三、造型扦插适宜规格化、标准化、批量 相似文献
9.
悬崖式是盆景艺术造型中最为难得也是创作难度较高的一种造型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山松悬崖造型,能显现出大自然名山大川中的松树不屈不挠、有顽强生命力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正>这棵桧柏是一棵半成品,已经制作几个年头了。盆景是活的艺术,因树木的不断生长,作者的创作情趣也在发生改变,对作品的审美要求也会变得更加严格。这种时候,作者不会只拘泥于一种树形的创作,而会开放思维大胆尝试,通过对作品的改作实现一种突破,提高观赏效果。这棵树我认为仍有潜在的美未被发掘出来,于是决定改作。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作品(图1、图2)现在的优、缺点:1、干的过渡自然协调,舍利干坚韧古朴,两根干一前一后,有主有次,且走势一 相似文献
11.
悬崖式在盆景的范畴内比起其它式样要少得多。其原因是取得理想素材较困难。养护也同样较难,一般按正常情况养护,还没有等到作品成型,下部枝条往往就枯死了。而松柏类的悬崖式盆景则要好得多。落叶、杂木类树种的悬崖式制作养护要困难得多。图1是悬崖式雀梅盆景,图2是倾斜30度的养护状态图。杂木类树种尤 相似文献
12.
94年4月第一届贵州盆景研讨会在贵阳和艺果研所隆重举行,到会人员200余人。会上周筑和先生提出了“全露式”盆景的创作思路。与会代表对其美学基础、造型技艺等进行了研讨,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现我省已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其手法更趋于完善。现介绍给广大同仁,请大家指正,使其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4.
15.
截干蓄枝式造型的特点:因不纳弯,故枝条粗度可从1厘米至5厘米,最粗的可达10厘米以上。图1为2008年10月剪截的直径1厘米的对节白蜡,经生根粉药液处理后扦插于苗地培育,现洗去泥土裸根拍摄。 相似文献
16.
改作地点:文华盆景联谊园改作时间:2012年10月16日盆景改作不仅是盆景制作的继续,更是盆景的再创作。若是改变表现形式的改作,那不光是从另一思路的再创意,更是一次挖掘主体潜艺价值的实践。图1~3分别是一盆悬崖式盆景的正、右、左三个面的树像。从图照不难看出,枝叶过密,而且飘长过长,过渡不 相似文献
17.
18.
三角梅属半藤本灌木,性喜阳光充足,耐高温,好肥,喜疏松的酸性土壤。由于它具有生长迅速,枝繁叶茂,萌枝力强,耐修剪,生性强健等特性,最宜于各种艺术造型。在立意造型时,应根据植株的分枝特征而相形就势,其造型大致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创作优秀盆景作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作者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意识。那种以为得到一根好的树桩,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创作出优秀盆景作品的想法,是一种极片面的误解,可称之为唯素材论。对于习惯制作树桩盆景的人来说,把扦插的幼弱枝条组合成一件作品,比驾轻就熟地对“生桩”造型还要难。难在哪里?正如沈荫椿先生给《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信《请勿“东施效颦”》中指出的那样:“培植者大多缺少翰墨文化艺术修养。”(见《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4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