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盆景制作中,一般都将枝托位置设计在主干弯曲的外侧(凸出部分).这样会显得盆景动感较强、有力而美观,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而内弯出枝显得呆板、别扭,动感美感较差,是盆景制作中的大忌,故很少有人采用。在树桩盆景制作中,枝托只能按侧枝在主干上的位置来确定,尽量安排在主干凸出部分,多余的侧枝可作成舍利干或剪去。当树桩主干外侧无枝,内侧有枝时,也只好因桩施艺了。笔者在3年前得到一桧柏树桩(见墨线图  相似文献   

2.
笔者是一个盆景制作的爱好者。多年来业余从事树桩盆景的制作,总有这样的感想:树桩盆景好象特写镜头,画面常常难以开阔深远;因为树桩盆景一般都要靠采集的天然桩形来决定其整体形象,尽管其枝形、树冠等可由人工控制培植,但终不能尽如人意。山石盆景也有这局限。而水旱盆景独树一帜、结合了水土、植物、山石、配件  相似文献   

3.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中,会遇到主干关键部位无出枝或突出枝位置不佳的困扰。采用“借枝补位”,可解决无出枝和出枝不佳的问题。现作简要介绍,供参考。一、树冠制作中的“借枝补位”:在桩景制作中,树冠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构图的优劣。有些桩坯,为了促其成活,顶梢主干大多被截除,仅保留少量的顶部短截后的侧枝。在育坯过程中,这些侧枝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地成活,有的会  相似文献   

4.
干粗、枝茂之时是文人树桩头阶段的终结我们制作文人树桩,一可到花木市场或苗圃选购,自己设计加工,一、两年后当见雏形;二可播种地栽,三、五年会有实际成效。因文人树用材不需主干粗大,较之其它大桩盆景能省却许多时间和操劳。但由于文人树突出“高洁”,意境(格调)要求雅,形态(各部)要求简,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可以说,制作文人树“硬件”操作不费功夫;“软件”从构思到设计,到因材施治,到面对干和枝的变曲、取舍,哪一步斟酌失误都可能造成遗憾。而这“软件”是艺者的修养亦即“造诣”,是创作者对盆景艺术和相关艺术知识掌握的多少。当前,文人树盆  相似文献   

5.
盆景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其周期是相当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构思、技艺实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艺术构思定格,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便是对树桩进行合理的取舍以及对部份枝盘进行必要的人工“促”“抑”,从而使树桩尽量合乎人的审美要求。本文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盆景树桩枝盘的“促”“抑”技艺。所谓“促”,就是人工促发,扩大该枝盘在整个桩景中的尺寸比例;所谓的“抑”,就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抑制某些枝盘的生长,打破植物自然的生长趋势,使整个桩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6.
破干扩桩     
在树桩盆景创作过程中,无论业余或专业同行都会遇到这样一件使人遗憾的事情——有相当一部分树桩盆景材料其苗架、出枝、树种都可制作出较好的盆景,但由于粗度不足,达不到创作要求而往往被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7.
单枝,即单侧枝,是指树桩主干上唯一可以利用进行造型的较粗长侧枝。除此侧枝外,主干光秃或仅长有短小的细弱枝。这使许多爱好者和初学者对此类桩材束手无策。其实,经笔者实践认为,利用单一的侧枝进行造型,也能制作出自然优美的树桩盆景。利用单独的一侧枝制作桩景,要求该侧枝具有相应的长度,生长健壮,直径与主干协调,并有适当的分枝,且易于弯曲。由于该侧枝是主干上的唯一枝干,其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桩景的整体构图。  相似文献   

8.
在盆景制作中,有的树桩在需要发芽长枝的地方却没有长出枝条,出现缺枝现象。针对本人经过多种试验和探索,对缺枝部位进行芽接,但成活难。经过多年终于获得成功。一、挑选健壮的靠接枝条一是树桩自身枝条,进行同体靠接;二是同种植物枝条,异体靠接。最好是自生枝条,亲合力强,成活后和原桩叶片大小、颜色一样,整体观赏效果好,管理方便,枝条来源容易。可以用树桩基部萌发的枝条,也可以用其它部位长出来的枝条。  相似文献   

9.
在盆景艺术中,面对大型柏桩,按照常规的杂木树桩栽桩方法,很难使其枝托、收顶与主干协调起来。通过“丝雕”的手法,模仿自然界的枯枝断柯现象,将其做成神枝、舍利,使克服了上述缺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树桩盆景创作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过程。岭南盆景中的一些大型桩、巨型桩,成型时间约为12~15年,或者更长;中型桩8~12年;小型桩也要3~5年。岭南盆景的特征是截干蓄枝。蓄枝的艺术要求是干、枝逐级收尖,最后达到任剪下  相似文献   

11.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12.
树桩盆景的分类,应该包括野桩类和育苗类。前者是利用采掘野桩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苍老古朴;后者指人工培育苗本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布局严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第7期所载陈恭悦的《自幼培育代替人工掘取》一文的提法不妥。再者,岭南派“蓄枝截干”的造型方法,有它一定的区域性,北方就不适应,文中将“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13.
制作盆景的树桩,当然是树龄越长越好。可对于一般盆景爱好者来说,老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尽管树龄会使树桩体现出苍老的气韵,但体现树桩苍老与稚嫩并不完全靠树龄,正确掌握老与嫩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制作树桩盆,无疑  相似文献   

14.
创作优秀盆景作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作者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意识。那种以为得到一根好的树桩,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创作出优秀盆景作品的想法,是一种极片面的误解,可称之为唯素材论。对于习惯制作树桩盆景的人来说,把扦插的幼弱枝条组合成一件作品,比驾轻就熟地对“生桩”造型还要难。难在哪里?正如沈荫椿先生给《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信《请勿“东施效颦”》中指出的那样:“培植者大多缺少翰墨文化艺术修养。”(见《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4期)。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育一盆艺术性较高的树桩盆景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形神俱佳的桩景作品,无疑是盆景爱好者和制作者所向往的。实践证明,通过人工促老催古的技术处理,即可达到在短时间内使树桩成型的目的。选材每年冬季和早春,选取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态优美的奇特老桩。截枝养冠截枝养冠是桩景造形中必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目前盆景界不少同志称之为“树桩盆景”的提法,很不恰切,特别是简称桩景或古桩更不妥。桩是树木的残余,从山野中挖来的树桩制作成盆景,当然可以称为树桩盆景,但不能概括其他。扬派盆景以前强调幼树培育和盆中培养,现在改进为幼树培养与山野挖取老桩并重,盆中培养与地上培养交替,以缩短培养的时间。显然,由幼树培育而成的称为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湖州市花卉盆景协会于10月1—7日举办了庆亚运、迎国庆盆景展览会。共展出树桩和山石盆景190余盆,其中桩材大部分取自本地区的雀梅、榆树、柞木等刊余个杂木树种。这些作品均出于业余盆景爱好者和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制作树桩盆景时所利用的桩材,有时难以完美无缺;栽种好后,可能仍有不满意的地方。若欠均衡,可用点石造势之法,进行协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两件欠均衡的树桩盆景,建议给以点石纠正。一、高胜山先生制作的《真柏》盆景(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19.
嫁接技术是盆景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盆景人必须掌握、忽视不得的技术。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嫁接在盆景制作中的三个主要用途,补头、补枝,化残缺为完美所谓补头、补枝,就是在制作盆景时,有些桩材残缺不美,或无正头,或在该出枝处由于芽眼坏死与无芽眼,无法出枝。这时,盆景制作者可通过嫁接,给其补接上正头或侧枝,使原本残缺的桩材,化为完美无缺的桩材。  相似文献   

20.
石榴盆景“秋实”(见图)在一九八五年全国盆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从选桩、培活、稼接、构思、造型、布局到制作成现在这样干老古奇、枝冠丰满、绿叶红果,花了十几个春秋。现把制作体会介绍如下。选材,是制作盆景的开端。带着设想去选材,或见到材料再设想,这两种情况是并行的。“秋实”是采到桩材之后才设想的。它是一棵生长在沟壁上的大果石榴树,当时并不具备苍、老、古、奇等特点,主要是在桩材培活过程中下了功夫。我每次得到一个树桩后,根据它的自然形状,总爱绘制出构思图。有时一个树桩要画多张图,进行多次的比较,直到满意为止。“秋实”也是这样。从选材到成活以及对生长中的幼芽是留是去,始终都和构思图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