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目前,大型乃至超大型树木盆景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并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树木盆景究竟是大好还是小好?笔者认为,宜小不宜大,小型盆景好处多多。符合盆景创作要求盆景盆景,盆中之景。众所周知,盆景是用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美景以及人文景观再现于盆盎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微缩景观。小中见大,缩龙成寸,以小树展现大树或古术风采,早己成为树木盆景创作的准则和目的。以"咫尺之石,观五岳太华;一勺之水,目睹千里江河",是对盆景艺术的极好诠释。将与自然大树一般大小的树桩移植于盆中,有悖于盆景的创作要求,难冠盆景之名,不宜追奉。而小型盆景,恰好以其有限的体量,无限的魅力,很好地承接了盆景创作原则,是应该提倡的盆景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盆景艺术是一门甜美的艺术。创作树木盆景既可强健体魄,又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欣赏盆景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返璞归真,净化心灵。当然,盆景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功能也不可小觑。树木盆景除以上功能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功能有待开发利用呢?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开发树木盆景保健功能。研究资料表明,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人体有益,具有杀菌、消炎和补益功效,对一些疾病有辅助  相似文献   

3.
讲究意境美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国盆景受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书法、造园等艺术的影响,很重视对意境美的追求。这一点也是中国盆景一个可贵的值得继承并发扬的好传统。吕坚以创作小型、微型盆景见长。尤其是他的小型盆景,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盆景讲究意境的特色,创作了不少具有  相似文献   

4.
没有树木的曲与直的线条表现,也就没有盆景艺术的展示。从这个意义说,盆景也是展示树木线条的艺术。树木露出地面的根部,是树木生命整体和形象极为重要的组成分。左边5幅照图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棵根的粗大有力,强壮的曲折线条在地面上表现出来,曲直有序,分布自然。从根的形态可以感知树木有多高大、雄伟。  相似文献   

5.
<正>盆景作为生活艺术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盆景如何与生活空间良好搭配以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是广大盆景爱好者关心的问题。摆放位置不同类型的盆景需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才能将其最好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装饰生活的盆景因为其类别、形式、体积及与室内外的陈设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类别盆景摆放小型树木类盆景在摆放时不宜太靠墙角,以利于欣赏到树木的整体,同时凸显树木类盆景的层次与和谐美。小型山水与水旱盆景的摆放与植物盆景摆放有所区别,这两类  相似文献   

6.
当代著名艺术教育家陈之佛有句艺术实践名言;“感物而动,情既生焉。”盆景艺术的创作,其无限生命力之所在,亦必严格遵循“尊重自然,超乎自然”的创作法则,才能激励人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同时起到美化生存环境的使命。盆景艺术是情感意志的体现,虽与文学、诗歌、绘画,书法的表现形式不同,创作手段各异,却凝聚着民族的文化特色,诗情画意、书法格局、音乐节奏无不充分体现。一些文化素养极高的政治家和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所以十分喜爱盆景艺术,就是因为他们能从盆景中找到艺术共鸣和生活中美好的情趣。盆景是属于文化艺术范畴,也属于园艺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所有树木盆景的成长、造型都离不开园艺手段,育种、矮化、修剪、蟠虬、施肥、调温、浇水,这一切都必须进行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二者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人材辈出,精品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形势虽然喜人,但盆景创作中存在的些许偏激现象也不容忽视。标新立异树木盆景之所以令观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因为它用艺术手法再现了自然界古木大树最生动、最美好的形态。这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之美,一枝一叶都与自然林木息息相关,是自然林木美的浓缩和放大。然而,盆景越奇越有新意,稀奇就是创新的声音在盆景界时有泛起,而因此产生的盆景作品也常常被称为创新之作,如此着实令人担忧。试问以创新为幌子,把盆景做成麻花状、折戟状等等,符合盆景艺术创作原则与自然规律否?能给忙忙碌碌、渴求返璞归真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园艺》2010,(15):15-17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扬州盆景几乎与中国盆景同步,是中国盆景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也吹起了一股“争鸣”之风,这是一种喜人之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艺术事业的发展应该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中国盆景艺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还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例如“盆景与盆栽”之争。明眼人都看得出,海外盆栽的艺术含量、技术含量均远远胜过大陆盆景,而有人偏搬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一种文人艺术,它是通过文人自身的艺术修养、个性追求以及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同属于文人艺术的山水画、山水诗和山水园林,有着共同的哲学思想和基础艺术类似的功能。它从诞生起就具有诗与画的特点,同时盆景艺术也可以看作是,被高度浓缩的微型园林景观。"盆景"——就是取"盆中之景"的意境。它既不是未作整理的盆中树木,也不是随便放在盆中的完全自然的石头,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精心布置在盆中的自然景物。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花卉盆景编辑部在北京举办的第七期盆景、园艺培训班上,赵庆泉先生为学员们讲述了水旱盆景的制作过程,使我这个喜爱水旱盆景创作的工作者从实践中又提高了一步。现将赵先生的讲述,按我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与喜爱盆景的同道共享。中国盆景与优美的自然景致有着密切联系。可说是微型的造园艺术,可以表现树木的景象,亦可表现山水的景象。水旱盆景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树木盆案和山水盆景的有机结合,是以植物、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在浅口水盆里表现水、旱、树、石兼而有之的自然景象。赵庆泉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水旱盆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的个人风格。他创作的水旱盆景以树木为主,山石为辅,表现大多为比较“完整”的自然号观。  相似文献   

12.
盆景——顾名思义,是用盆作栽体,养植经艺术加工后成观赏性植物的泛称。一树二盆三几架,好的盆景作品离不开合适的配盆,不同的地方流派和使用习惯,对盆都有不同的爱好和要求,因而促进了各式盆景用盆的创作发展,各式形状多种规格、材质的盆景盆使盆景人士在创作时能因景因势选用,丰富了盆景的艺术内涵。盆景创作高手对用盆相当考究,个别配盆还专门量身订造,以提升盆  相似文献   

13.
盆景艺术与传统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都是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创造美是其劳动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价值之所在。作为艺术的盆景,虽说与书画艺术同源,但其艺术品位、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似还处于弱势地位。感到未人艺术主流。其实,盆景之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我们对盆景美学有较普遍的深层的认识和运用时,也就是盆景艺术昂首走入主流艺术殿章之日!  相似文献   

14.
一位朋友参观过福建泉州市盆景艺术家陈汉农家中精致的屋顶盆景园后,兴致勃勃地告诉笔者:“平时我在市场上所看到的盆景,大多注重对形式的追求而忽略对意境的营造,陈汉农的作品与众不同,他打破传统的盆景束缚,将人工培育成的树种造型与奇石、怪石经过艺术加工,巧妙地穿插为一体,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附石式盆景。”近日,笔者也来到他的家中,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中国盆景艺术是一座殿堂,那么,地方特色就是构筑殿堂的砖瓦。地方特色奠定了中国盆景的基调,是中国盆景独有的亮点。中国盆景艺术之所以能异彩纷呈,青春常在,领军世界盆景艺术,皆为地方特色之功。没有地方特色就没有中国盆景艺术昨日的精彩和今日的辉煌。地方特色是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形成的基础。盆景是最受环境、土壤、气候、素材、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人们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盆景创作,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由上述因素造就的规律行事,创作出风格相近的盆景作品来,这种因地域而产生的相近风格就被称为地方特色。而随着地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为了展示中国盆景发展新水平、新成果,弘扬中国盆景艺术,中国花卉协会定于10月25日~11月2日在江苏省如皋市举办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和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大赛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合作共赢",大赛分比赛、展示、表演和交易四个部分。届时将邀请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和专家进行现场表演,并展示讲解盆景制作技艺。树木盆景、  相似文献   

17.
读贵刊87第9期的无锡张国保先生大作《试谈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有些看法,现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人所共知,中国盆景艺术基本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它的制作技巧与造型艺术,有根本的区别,张君肯定“盆栽为盆景艺术的特征”,那么山水盆景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张文否定诗画与盆景艺术同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否定兴比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本双干"式盆景,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连根式",一种是"总干式"。当前,一部分带有"总干"的"一本双干"式杂木盆景,造型不太完备,只见"双干",不见"双冠",只有"主冠",没有"副冠"。这既违背了自然之理,又降低了艺术表现力。树木既然能长成了"副干",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副冠"。为了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对"副冠"的造型,不能忽视,不能敷衍。这种缺失"副冠"的"一本双干"作品,在一些外国作品中容易见到,我们中国盆景有自己的造型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不能"东施效颦"!大家知道,浙江派松树"双干双冠"式造型很有名,自然与艺术结合得好,颇具拟人味道,值得学习借鉴。当然,一些杂木"一本双干"式盆景佳作,更值得学习借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盆景艺术不象中国文学、书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有渊源.有理论体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研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盆景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创作与发展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盆景》2005,(8):40-41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树木园,有一座收藏盆景艺术珍品的园中国,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国家盆景博物馆。盆景博物馆又包括日本园、中国国和美国园三个部分,风格各异,分别用以陈列这三个国家的盆景作品。日本园中陈列的作品,系1976年美国独立200周年时日本盆栽协会赠送的53件树木盆景。这些盆景以松柏类为主,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350年的五针松和另一件来自日本皇室的180年的赤松。1986年,香港永隆银行伍宜孙先生赠送了31件树木盆景给美国国家盆景博物馆,树龄从15年至200年不等,以杂木类为主。后来伍宜孙先生又出资在盆景博物馆内建造了中国园——文农学圃。近些年来,中一国园又陆续增加了一些收藏。笔者数年前在美国中大西洋盆景大会示范表演的作品三角枫水旱盆景,也陈放在中国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