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12个贵州地方鸡种及1个引入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标记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及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3个种群在7个标记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及频率等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瑶山鸡的平均基因杂合度最高,引入鸡种隐性白洛克的平均基因杂合度最低,其余鸡种介于其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的分析结果与此类似,说明瑶山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模糊聚类的结果表明,13个鸡种分为2大类群,隐性白洛克独自为1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构成1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又可进一步分为2个小类群:其中1个小类群由兴义土鸡、矮脚鸡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聚上黔东南小香鸡、黔东南小香乌骨鸡构成;高脚鸡、瑶山鸡、威宁鸡、竹乡鸡、竹乡乌骨鸡、黑羽乌蒙乌骨鸡、乌蒙鸡、麻羽乌蒙乌骨鸡则构成另一个小类群。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方鸡种与隐性白洛克鸡遗传多样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对贵州12个地方鸡种(类群)和引进鸡种-隐性白洛克的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较隐性白洛克高,遗传基础更为丰富,更适宜培育不同的新品种(类型),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微卫星标记13个座位,以外来鸡种隐性白洛克为对照,使用逐步突变模型(SUM)估计贵州12个地方鸡品种群的遗传分化时间,以期为全省制定地方鸡种资源保护策略、遗传管理规划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3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和五华鸡3个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96,杂合度为0.2920,多态信息含量为0.4156.3个地方品种中,淮南麻黄鸡遗传多样性最低,五华鸡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群体遗传一致度和标...  相似文献   

5.
部分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我国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2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0.838之间。19个地方鸡种平均杂合度在0.5824-0.7432之间。其中藏鸡最高,白耳鸡最低。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238-0.7023之间,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9个鸡种聚为6类。各鸡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结果与所保存的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2个地方乌骨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并根据遗传距离对12个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0;最低的是江山乌骨鸡,为0.581。27个微卫星标记中4个为中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22个为高度多态座位;LEI0234与LEI0192分别检测到了10.3与12.2个等位基因。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准,遗传距离最近的为沐川乌骨鸡与略阳鸡,为0.1002,而乌蒙乌骨鸡与略阳鸡最远,为0.2546。通过UPG—MA法聚类后,略阳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盐津乌骨鸡、竹乡鸡首先聚为1类,江山乌骨鸡、郧阳白羽乌鸡、余干乌骨鸡聚为1类;金湖乌凤鸡、丝绒乌骨鸡和丝毛乌骨鸡聚为第3类;乌蒙乌骨鸡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重庆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将微卫星标记与荧光标记引物测序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群体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结果表明:在12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Ne在3.158 5~8.480 6之间,位点平均杂合度在0.416 7~0.875 0之间,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587 3~0.722 5之间,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南川鸡,最低的是城口山地鸡;3个鸡品种在12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H为0.659 9,PIC为0.741 2;聚类分析显示,南川鸡和大宁河鸡聚为一类,城口山地鸡独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8.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和五华鸡3个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96,杂合度为0.2920,多态信息含量为0.4156。3个地方品种中,淮南麻黄鸡遗传多样性最低,五华鸡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群体遗传一致度和标准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五华鸡与皖南三黄鸡遗传关系最近,皖南三黄鸡与淮南麻黄鸡最远。研究结果与这些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育成历史相一致,同时也佐证了微卫星标记是研究鸡群体遗传关系的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江苏三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3个江苏地方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江苏的3个品种在30个微卫星上共发现196个等位基因,其中96个等位基因为三个品种共有,47个等位基因为各品种所特有;3个地方鸡品种的平均杂合度:狼山鸡为0.655,鹿苑鸡为0.681,溧阳鸡为0.687;狼山鸡与溧阳鸡的遗传距离较小,而两鸡与鹿苑鸡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0.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以中国西部7个地方绵羊(Ovi saries)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及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并根据共祖遗传距离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评估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3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8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3.4个,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5.3个;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320~0.818,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56~0.719之间,座位平均PIC为0.388~0.786,品种平均PIC在0.590~0.666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有争议之处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5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贵州省5个地方鸡品种:竹乡鸡、威宁鸡、黔东南小香鸡、高脚鸡、乌蒙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计算了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5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高脚鸡,为0.501,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3,因此贵州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相差较大,据分析可能是由于交通闭塞,形成了家禽品种的多种多型,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竹乡鸡、黔东南小香鸡和威宁鸡聚为一类,乌蒙乌骨鸡自聚为一类;高脚鸡独自聚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6对AFLP引物组合对我国12个地方鸡种和引进鸡种隐性白羽鸡进行了遗传检测,统计了每个引物组合在各个品种中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计算了13个鸡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UPGMA聚类关系图,分析了所研究鸡种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6对AFLP引物组合在13个鸡种中共检测到29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48.3奈多态性标记,同时在每个品种群体中还检测到了数量不等的特异性条带,其中寿光鸡和东乡黑鸡最多,为9条,旧院黑鸡、兴义矮脚鸡和隐性白羽鸡最少,为1条.13个鸡种聚为4类,其中隐性白羽鸡单独聚为一类,鸡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结果与各个鸡种的地理分布、现实状况相吻合,从而表明AFLP指纹用于我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品种鉴定及品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了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河田鸡,为0.6870,最低的是狼山鸡,为0.6170;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各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反映了各品种分化时间的长短;UPGMA的聚类分析将27个品种(品系)聚为10类:丝绒乌骨鸡、济宁百日鸡、河田鸡、安义瓦灰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溧阳鸡、金湖乌风鸡、灵昆鸡、余干乌骨鸡、康乐鸡、萧山鸡、琅讶鸡、淮北麻鸡、淮南三黄鸡为第1类,白耳鸡为第2类,浦东鸡为第3类,崇仁麻鸡与丝羽乌骨鸡为第4类,狼山鸡与寿光鸡为第5类,鹿苑鸡、东乡绿壳蛋鸡、汶上芦花鸡各独自聚为第6、7、8类,鲁西斗鸡与宁都三黄鸡聚为第9类,漳州斗鸡独自聚为第10类。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遗传变异的分析说明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4.
川渝部分山羊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川渝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山羊品种(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777、0.819和6.54;大足黑山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736、0.787和5.57。对6个品种(类群)聚类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首先聚类在一起,然后依次与板角山羊、川东白山羊、大足黑山羊和波尔山羊聚类。各山羊品种(类群)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indigenous chicken breeds in Guizhou, a total of 150 individu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breeds, including seven local chicken breeds in Guizhou Province, three Chinese native breeds found in other provinces, and two commercial breeds. The genotype datasets were obtained using a 50K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method, and then a series of populat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he obtained population parameters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decay indicated a higher degree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Guizhou chickens than in commercial breeds. Two Guizhou local breeds, Wumeng black-bone and Weining, were clustered with a breed from a neighboring province, Xinwen black-bone, which exhibited similar ancestral composition patterns. A newly found breed, Wumeng crested, ha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played genetic differences from other Guizhou breed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grams for Guizhou chicken breeds.  相似文献   

16.
Among the chicken breeds, White Leghorn (WL) and White Plymouth Rock (WR) are major breeds and have different history in their establishments. Whole mitochondrial DNA of the breeds were sequenced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eeds. The lengths of the two WL and two WR mitochondrial DNA were found to be 16 788 and 16 785 base pairs, respectively. When the DNA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the similarity was found to be 99.96% (six nucleotide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conformed the existence of an extra nucleotide ‘C’ in 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3 (ND3) of the chicken mitochondrial DNA, which has been consistently observed in Galliformes.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平板聚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贵州及河南、广东、江西部分地方鸡品种及有关外来鸡种共13个种群、1225只个体血浆碱性磷酸酶(Akp-1及Akp-2)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在Akp-1位点出现了F和S两种表型,Akp-2位点均为无带类型。Akp-1位点两种表型(F和S)的分布频率,除黑羽乌蒙乌骨鸡表现为与艾维茵肉鸡和白洛克鸡一样,以F型高于S型外,其余地方鸡种及引进的伊利莎鸡,均以S型高于F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