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易立彪 《南方农业》2021,(9):216-217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林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能够净化水质和空气.我国虽然一直都十分重视退耕还林还草,但是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其工作质量.基于此,以我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核心开展研究,分析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期中评估,总结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验: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操作;落实个体承包,创新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措施,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科学性。指出退耕还林的主要问题:缺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综合总体规划;存在重林轻草、重生态、轻生计、重造轻封等问题;造林当年成活率低,植被建设布局、模式不够合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不够;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落实。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在退耕还林时有些地方出现了执行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退耕还林一刀切、还林还草脱离当地的自然植被演替规律 ,忽视物种间的生态交互作用 ,忽视生态系统内的异质性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而忽视了当地濒危物种保存作用 ,并把植被覆盖率当成评估生态修复优劣的惟一标准。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退耕还林应根据当地条件科学规划 ,尊重客观规律 ,科学配置林草措施 ,避免一刀切。建议有关人员 ,及早制定环境评价标准 ,以便基层工作人员操作执行。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一机遇 ,通过建立健全退耕还林领导机制 ,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稳步退耕。对弄虚作假而索取国家补助粮食的行为 ,要严肃查处。依靠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 ,严格水保监督执法 ,以保证退耕还林工作健康、持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是水禽养殖大国。近年来,由于饲养肉鸭成本比快大肉鸡低,经济效益每只1.5~2元,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大,使中国肉鸭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肉鸭一条龙企业。但由于制种、防疫工程、饲养设施、疾病和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肉鸭业的健康发展。该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肉种鸭健康养殖的一些饲养管理技术,为中国今后肉鸭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水禽养殖大国。近年来,由于饲养肉鸭成本比快大肉鸡低,经济效益每只1.5~2元,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大,使中国肉鸭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肉鸭一条龙企业。但由于制种、防疫工程、饲养设施、疾病和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肉鸭业的健康发展。该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肉种鸭健康养殖的一些饲养管理技术,为中国今后肉鸭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山西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的林业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涉及面广,目前仍然存在产权不明、重建轻管、工程质量差、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改善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对策是:创办生态治理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林,逐步实行“民建公买”的投入机制,推广实用新技术,实行生态移民及强化退耕还林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棚菇娘种植户在品种、苗期、定植、田间管理、施肥、施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该文结合实际分析了问题,并提出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尺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西部地区正在施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无疑是西部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就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来看,我们认为有必要确认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尺度范围,对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有一个共识,以确保国家以有限的投资获取西部地区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渗吸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双环渗透仪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土壤渗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物理性状与土壤的稳渗速率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增大的趋势;土壤渗吸过程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突出表现为初渗速度极大,而随着渗透时间的进行,其逐渐减小直至趋于某一常数亦即稳渗速度的过程;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同样渗水量退耕还林土壤最大渗透速率是农耕地的11.37倍,渗透深度为10.59倍。退耕还林后土壤的渗透性能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地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内选定3种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基于2007—2009年连续3a的观测,对退耕还林林地水文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2%~11.5%,非毛管孔隙度增加了69.1%~162.6%,平均可增加饱和蓄水量42.5%,非毛管蓄水量221.4%;(2)各退耕还林模式A层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在2.73~4.74mm/min和1.30~2.96mm/min,与对照相比A层土壤渗透性能差异不大,B层土壤初渗及稳渗速率分别较对照提高0.85~5.21倍和3.33~6.83倍,在0.14~0.87mm/min和0.06~0.47mm/min间变动;(3)各退耕还林模式年均径流深为13.21~22.38mm,较农耕地减少74.7%~57.3%,各退耕模式土壤侵蚀模数在137.1~331.1t/(km2.a),较对照减少92.4%~81.6%。  相似文献   

14.
赵杨  危锋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00-203
汉中市位于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汉中市水土流失情况,以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原则,确定了四个重点退耕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汉中市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但汉中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退耕还林促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总产值增长。通过退耕还林,汉中市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保水剂造林和常规造林成本,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和康保县为例,对其应用保水剂造林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利用保水剂造林成本较高.但此方法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减少补植工作量或重造次数,也就相应降低了造林成本.保水剂作用发挥是在有降水或者提前吸水的条件下,因而选用保水剂造林时,要因地而异,选择合适的保水剂类型.只有掌握了使用比例、方法,选好造林季节,保水剂造林效果才能保证,成本方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地带的贵州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将2007年和2008年的土地实际生产能力与土地预测生产能力进行精度检验,对贵州省2020年土地生产潜力进行综合预测。在此基础上,考虑温饱、小康及相对富裕3种生活类型所需的营养标准,对贵州省在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贵州省在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分浅山区和脑山区各选择了5种退耕还林配置模式,研究了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山区,土壤抗冲性指数与枯落物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以模式D(中国沙棘)的抗冲性指数最大,为1.136 s/g,以模式E(柠条)的最小,为0.385 s/g;在脑山区,土壤抗冲性指数与团聚度、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模式F(青海云杉)的土壤抗性指数最大,为1.652 s/g,模式J(青杨 中国沙棘)的土壤抗冲性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18.
四川旱耕地生产、生态问题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四川地域辽阔 ,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农耕地分布范围广 ,旱耕地比重大 ,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 ,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 ,四川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外 ,旱耕地 ,特别是旱坡耕地 (2°~ 2 5°)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也是四川农业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植被完全可以得到恢复,完全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在自然恢复初期,植物群落将以草原地带性植被为主,并可以恢复到稳定阶段。三种植被群落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差异并不大,草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要略小于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